賓佳
摘要:新發展理念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指路明燈,新發展理念從大局上全面指引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文章主要從“新發展理念的內涵、社會實踐的內涵及意義、新發展理念促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展”來探討。新發展理念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影響,能夠幫助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大學生傳遞真善美,加強其社會擔當意識,幫助大學生推崇仁義禮智信,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發展理念 大學生 社會實踐 活動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經濟社會發展五大理念,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發展方向。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牢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從而推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展。
一、新發展理念的內涵
新發展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二、社會實踐的內涵及意義
從哲學角度來看,社會實踐是指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銜接大學生在校學習知識和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運用知識不可或缺的途徑。因此,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對大學生自身、學校、社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積極意義。具體表現為:其一,社會實踐能拓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磨煉其意志,發展其個性,鍛煉其能力。其二,社會實踐能增加大學生的社會閱歷,積累工作經歷,增強社會責任感。其三,社會實踐能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堅定勇敢的信念,健全優良的品質。其四,社會實踐能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市場競爭意識,懂得優勝劣汰,從而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提高承受外界不確定性的能力。其五,社會實踐能打開大學生的交際圈,擴大人際視野,建立更和諧友善的人際關系。其六,社會實踐能提高大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而言之,通過社會實踐,能夠幫助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大學生傳遞真善美,加強其社會擔當意識,幫助大學生推崇仁義禮智信,促進其全面發展。
三、新發展理念促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展
大學生社會實踐能更好的促進大學生發展。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新發展理念,對于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應該要注重理念上和方法上的創新,各個職能部門實行統籌協調組織,優化資源合理配置,特別要關注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人文和自然環境的綠色健康,通過開放合作、兼容并包形成一種和諧有效的育人合力,努力實現成果由大學生們共享。
(一) 創新是動力源泉,優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展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新是動力和源泉,沒有創新,社會實踐就失去了生機和活力。創新優化社會實踐發展的具體表現為:首先,大學生要堅持自主創新,積極營造健康向上、和諧民主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氛圍。實現社會實踐的創新,離不開良好的社會實踐創新環境與氛圍。特別要求大學生要自覺堅守理想,不斷提高“三養”,即學養、涵養、修養,不斷加強思想沉淀、知識積累、文化素養、專業技能,以全新的精神風貌與大愛大美的和諧氛圍去擁抱生活,從而進行社會實踐的創新。其次,大學生應加強和改進社會實踐的已有傳統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加大對社會實踐創新的投入力度和強度,不斷完善社會實踐創新的形式和內容,提高社會實踐創新的質量和效果,從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促使大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最后,大學生要學會利用國家政策、參照社會的輿論、蹭著學校的熱度等,激發大學生在社會實踐創新中的青春力、活力、創造力和信心力等,實現全體大學生“人人想創新、人人要創新、人人能創新”的社會實踐創新生動活潑局面。
(二) 協調是內在要求,實現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目標
協調發展社會實踐,說白了就是解決社會實踐中不平衡的問題,協調既能夠拓展社會實踐發展的空間,又可以緩解不周到的領域,還可以促進不同的社會實踐形式內容的同步、協調可持續發展。其實,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展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因此,不能只顧眼前,要堅持長遠眼見,堅持協調發展原則,促進不同社會實踐活動形式的同步發展。促進社會實踐的協調發展,還要求不同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共同進行。社會實踐歸根結底是為大學生服務的,然而,大學生群體的文化背景、文化素養、生活環境各不相同,對社會實踐活動的層次需求不同,對社會實踐活動的感觸體會也存在差異。這就意味著進行社會實踐的協調發展,要做到面面俱到,必須要切實考慮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學生對不同的社會實踐的需要,協調進行不同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從長遠來看,促進社會實踐的協調、健康發展。
(三) 開放是重要舉措,拓寬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格局
社會實踐的開放發展,就是社會實踐在發展中要開創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拓寬新思路,豐富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社會實踐的發展,需要海納百川的學習精神,需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需要各個領域各個階層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同時,社會實踐的開放發展,必須要認真學習借鑒全國各地的優秀社會實踐活動,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優秀精神。要盡可能的創造機會,努力促進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之間社會實踐成果的交流與互鑒,以拓寬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格局。
(四)綠色是前提條件,營造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環境
所謂社會實踐綠色發展,就是要堅持用綠色理念來繁榮發展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生態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綠色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弘揚正能量,實現社會實踐存在意義。發展綠色社會實踐,就是發展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發展綠色社會實踐,必須要營造清新明朗的社會實踐環境。發展綠色社會實踐,必須要發展高尚偉大的、腳踏實地的、無愧于時代的社會實踐。總而言之,發展綠色社會實踐,就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會貫通到社會實踐活動中,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精神的精髓融會貫通到社會實踐中,使得社會實踐引領大學生新時代新風尚、增強大學生自信心,滿足大學生美好精神生活等等。
(五)共享是必然選擇,升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價值
社會實踐共享發展,從本質意義上來講,就是由大學生全體共享、全面共享、共創共享。發展共享社會實踐,具體要解決好社會實踐“為了誰”以及社會實踐的“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問題。共享是必然選擇,具體要做到:深入大學生日常生活,扎根大學生群體,傾聽大學生心聲,了解大學生心理變化,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大學生追求,實現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目標,最終實現美好生活的價值需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發展理念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影響,不可小覷。以五大新發展理念為導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加強社會實踐的創新發展、協調目標、綠色環境、開放格局和共享價值,努力提升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自覺和自信,不斷振奮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陶冶高尚情操,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不斷滿足大學生美好生活需要,等等。
參考文獻:
[1]姜建成. 五大發展理念四維解析[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7(3):10–15.
[2]王小錫. 五大發展理念的倫理蘊涵[J].思想理論教育,2017(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