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盈
摘要:“雙減”政策就是要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就是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做到“減量提質”。在中國千千萬萬家長的心中早已形成了“作業鍛煉能力”成績等于進步”的刻板印象,這也就使很多家長形成了“關注孩子分數勝過關注孩子本身”的錯誤認識。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作業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講只能初步解決一個“懂的問題要真正達到”會用”,使學習的知識形成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認識水平,還必須通過復習、完成作業等活動才能實現。
關鍵詞:雙減;作業設計;時間合理;多元化
雙減”政策背景下,孩子在家學習、生活的時間增多,這就需要家長們在環境營造、習慣培養、活動安排和參與陪伴上做足功夫。環境是影響孩子專注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家長需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為孩子設立一個自己的獨立學習空間,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秘密基地”里更加專注地學習、做自己的事。在家庭中也要關注孩子個人習慣的培養,家長務必要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充足的體育鍛煉,培養孩子的自律好習慣。當然,除了孩子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外,家長也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此外,在完成必要且重要的作業后,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從事家務勞動、進行體育鍛煉、閱讀書籍和參加文藝活動。
“雙減”政策二是要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就是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做到“減量提質”。在中國千千萬萬家長的心中早已形成了“作業鍛煉能力”成績等于進步”的刻板印象,這也就使很多家長形成了“關注孩子分數勝過關注孩子本身”的錯誤認識。因此,從長遠考慮,我們要采取回歸兒童完整生活的跨學科學習方式,保證提升作業質量,制定學科教育導向。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作業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講只能初步解決一個“懂的問題要真正達到”會用”,使學習的知識形成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認識水平,還必須通過復習、完成作業等活動才能實現。
作業從本質上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與教學價值互補,是推動學生獨立學習、培養恒心毅力、自我約束、學會時間管理和快速進步的重要途徑?,F今,孩子的課業壓力是非常大的,每個孩子寫作業都要寫到晚上9點、10點甚至凌晨。這是個摧殘孩子的大問題。在“雙減”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關鍵是要解決的作業設計問題。
第一、要設計好作業的時間
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其實我們從研究上來說,作業時間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時間越長越好,但你超過了一個拐點以后,他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他自己的學習效果就越不好。比如說這個孩子,他一個晚上只能做四個小時的作業,他做到12點,他就困得不行了,他要睡覺了,但是你讓他硬讓他做到晚上12:00,你讓他做了六個小時的作業,這個孩子意識越來越差了。因為他體力跟不上了,他學習效率很低,第二天聽課也不專心了。
第二、老師心中要有全體學生
很多老師預估布置的作業完成時間會高于學生實際完成的時間。其實這說明老師心里面是沒有太多的學生概念的。老師認為這個題目花5分鐘就能完成,但事實上,絕大部分孩子10分鐘甚至15分鐘,有的孩子實際是花了20分鐘才完成這一個作業。實際上我們老師布置一條作業的時間,往往是按照班上最好的那個孩子來進行的。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我們老師還要考慮到日常積累、預習、復習整理、錯題整理等額外的時間,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
第三、我們老師要設計分層作業
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師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有的孩子不會進行錯題整理,從我們培養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我們體現核心素養的一些作業,應該具有情境化,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注重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注重作業的開放性,反對絕對的固定的答案。其實越開放的題目,就越能夠激發孩子探索精神。注重作業的合作性,這個夠激發孩子探索精神。注重作業的合作性,這個是可選的,未必每一條作業都要合作,其實有的時候合作性作業實施得不好,還不如不要合作,有的時候適得其反。
第四、獎勵指向要具體,促進學習品質持續提升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老師會根據學生具體的發展需要創新獎勵措施:面對做事磨蹭的同學,老師會持續一段時間關注,他們進入學習狀態的速度,速度提升了就蓋章獎勵(獎勵章可以兌換獎勵積分)。慢慢地這些學生也養成了課前把學習用品有序準備,課本、練習冊夾上書簽的習慣,使出渾身力氣提高進入學習狀態的速度;對于寫字潦草的學困生,老師會盯著他寫字,字寫端正了、本子干凈了就蓋章獎勵;對于作業速度慢的學生,老師經常在他身邊巡查,發現有點進步,馬上大聲說:“某某同學已經做到第幾題了,速度有進步,蓋章獎勵”。于是老師們總結出一個經驗:要想學生進步,獎勵要大方,指向要明確,在獎勵中強化學習行為,提升學習成績。
總之,在“雙減”政策下,在設計作業時注重目標和內容的一致,既要設計科學,又要設計合理。這幾個要素是緊密相關的。在“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好了,學生就真正的提質增效了。
參考文獻:
[1]《雙減之后,如何布置作業》人民教育報
[2]《如何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