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筠
(國能神東煤炭集團公司,陜西 榆林 719315)
在礦井開采工作的時候,稍有不慎會發生安全事故,嚴重的情況會威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安全相關的問題是礦產資源開采企業進行關注與維護的重點[1]。在進行礦井開采作業中,不僅僅要注意礦洞坍塌的問題,對于通風安全管理同樣重要[2]。如果通風做,礦工們有可能會出現缺氧、窒息甚至中毒的危險,因此,做好通風安全工作迫在眉睫。為了提高礦洞內工作人員們的生命安全問題,礦山企業應當探究對于礦井內通風安全的管理工作,并做好對于礦井內通風事故的管理。
通風事故對于礦產行業的威脅性較大,通風系統幫助礦產企業保證好礦坑內環境的安全性,防止缺氧、設備過熱等問題的發生,如果通風不暢,容易引發爆炸,礦井下的有害氣體、粉塵等均會成為爆炸源頭。
對于常規情況的地質工程工作而言,需要深入底下的礦井工作面對的地質地形結構顯然較常規而言,更為復雜且危險。如今,我國礦產產業逐漸發達,給后續的發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對未來的發展要求更為嚴格,意味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礦產相關使用情況,對于采礦相關工作所延伸出的產品需求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我國目前礦產使用量的總體情況而言,這一需求量正在逐漸形成上升趨勢[3]。然而,由于人們需求量的增大,對于同一位置的礦井進行開采后,該礦井的整體深度將會不斷地加深,需要開采工人深入地下進行采礦作業。然而,井下氣體的壓力以及地溫隨著礦井的深入逐漸上升,二者的溫度上升,導致工作人員面臨著較為棘手的問題,比如說,礦井與井下氣體在高溫下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映,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而爆炸的波動引發一系列的礦坑坍塌,對于正進行地下作業的工作人員造成威脅,突發情況的威脅性也會進一步增加[4]。實際上,在我國的礦產行業的作業過程中,礦井爆炸事故以及礦井自燃事故時有發生,使得人們對于礦業乃至礦產產品存有恐懼心理,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埋下安全隱患。
礦產企業對與礦井通風系統的不重視,主要體現在日常的運營中。礦產企業的管理層錯誤的以為通風系統,只要單純的負責給地下提供一定的氧氣,保證工作正常進行即可[5]。然而,這樣的理解存在局限性,是狹隘的認為安裝通風系統只是壓縮其自身的工資,二者達成了一定的“共識”,能夠保證工作進行,多余的事情一概不予理會。然而,往往因為此種僥幸心理,釀成悲劇的發生。事實上。如果礦井內的通風系統設置并不完善與合理,不僅會使得采礦工人出現呼吸困難乃至窒息的風險,還會容易出現礦井常伴隨的毒氣出現堆積的情況,吸入非常少許的毒氣并且再也不接觸就對人體沒有太大影響,但是一旦人們吸入過多,在體內形成了沉淀,就很容易出現中毒癥狀,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情況。企業將這一通風系統的重要性忽略掉,導致通風系統建設的漏洞增加,而企另一方面的采礦工作者也對于通風系統的重要性不甚了解,二者不約而同的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方式,忽略了通風系統不完善的危險性,顯然影響了整個采礦作業的安全性[6]。在這一點上,人們不難發現很多礦產相關的企業對于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識還較為欠缺,很多安全環節的設計都不甚完善。通常情況下,采礦相關的安全體系的建立需要重點關注兩個方面,即對于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地培訓以及進行安全設備的采購與檢修。礦產企業在進行自身的發展過程中,經常需要進行下井的工作。而由于采礦工作的特殊性,專業人員的需求量大,但是數量卻較為稀缺,因此,很多下井的作業雇傭本地居民,其通常不具備專業的技術,并且對礦井工作的概念不甚清晰。對于這些采礦工作人員而言,進行井下安全相關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在重要時刻甚至能救自己一命。因此,采礦相關企業應當重視這一點,在井下作業人員進行正式工作之前,設立較為系統的培訓課程,還要詳細講解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當如何應對,確保在進行井下工作的時候,讓其具備一定的自保能力,這一方案不僅對井下開采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也是提醒企業員工養成安全意識的重要媒介。
想要安全提升礦井開采工作的安全程度,首先需要加強礦產企業工作人員們的安全意識。采礦工作的主體是工作人員,其能夠把控自身的重要性,才能提升整體工作的安全性[7]。為實現這一目標,礦產企業就可以開展針對采礦工作人員們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以此來幫助采礦工作人員來提升自身對安全工作的認知,讓工作人員們意識到科學的工作方式對自身安全的重要程度,還要教授自救以及逃生的方式,確保在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工作人員能夠自救。與此同時,對工作人員設立礦井通風系統的相關技術培訓課程,幫助工作人員盡快掌握通風系統的具體的技術規范以及運行規則,確保工作人員對通風系統的各項指標以及對通風設備操作的熟練度,保證其能夠為工作人員的井下工作提供幫助。此外還應當加強好負責通風系統的工作人員對與通風系統的責任意識與安全意識,以自身的優秀職業素養來配合對通風系統的操作熟練度來確保整個通風系統工作的穩定運行。此外還需要注意好通風系統自身的維護,在日常的通風系統正常工作期間,注意通風系統是否正常運行,若是發現異常的情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并且配合其工作,找到通風系統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其進行維護與維修,解決故障。
對于礦井內的通風系統設置與設計,應具備較為完善且科學的管理制度與方案。對于礦產行業而言,正常情概況下的礦井作業,需要具備一個通風總系統以及六個通風子系統,同時各個通風子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在進行通風管理的時候,針對不同通風子系統的特殊位置與功能來制定獨屬于自身的管理制度,同時建立其相互關聯的平臺,確保所有子系統在同一個平臺內進行管理,降低管理人員關于通風系統的操作復雜度。同時,在進行礦井開采工作的方案設計的時候,還應當同步制定好叫我科學的監控方案以及特殊情況下所使用的預案,確保建立較為可靠的通風系統的工作方案,控制通風系統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的系統維護與運行控制的時候,盡可能的發揮其穩定性,從而確保礦產企業井下工作的通風安全。
建立一個較為科學且完善的安全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井下工作的異常情況進行預測與警報。首先,最完善井下開采工程的監控系統,確保采礦工作人員在進行井下工作的時候,能夠得到安全監控設備的支持,保證工作的安全性。若是作業人員在進行井下工作的時候,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監控系統捕捉到求救信號,迅速上報給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在接收到消息,并驗明情況后,通知專業人員進行協助作業。具備完善且科學的安全設備不僅可以監管好工作人員進行井下工作的安全性,還能夠檢測好工作人員在作業時候的安全性,能夠極大程度的保證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同時還能夠保證企業的正常經濟收益。
礦井內部存在的某些物質會影響到正常工作的展開,比如說毒氣、粉塵等等。因此,在確定下井作業之前,應連接到井內的通風管理系統,進行一定的井內系統管理性能評估,在評估后,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得到的數據進行提純與優化,保證能夠提升礦井內的通風管理水平。在正式進行井內的完善管理工作的時候,應當以實際現場為標準,根據現場的情況來進行具體分析,若是在空氣中提取出一定的有毒物質,立即建立毒氣相關的檢測數據庫,聯合其他的相關事故數據庫,確保將毒氣與可能發生的事故聯系在一起,方便后續通風系統的管理人員進行資料的查找。而針對井下無可避免的粉塵與井下氣體等易引發爆炸的物質,對其空氣中的含量進行較為科學的檢測工作,確保能夠將其嚴格控制在安全的比例之下,避免同一區域內粉塵過多的堆積,防止其成為礦井開采工作的安全隱患;同時,最重要的是注意井下工作的時候嚴禁使用明火,一旦井下氣體與粉塵接觸到明火,將會引發爆炸。在運用信息系統的時候,應當盡可能的按照系統的知道來進行通風系統的日常審查與管理,確保其正常運行。對于這項工作,管理人員應當做好排班工作,確保每個時間段均有工作人員管理通風設備,并且記錄通風設備的工作信息,把握好工作人員進出礦井的頻率與次數,以此作為工作重心,提高對于礦井的通風管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礦井開采工作的安全性關系到整個礦產企業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工作效率。因此,對于礦井開采工作的通風安全性進行保障,是完成整個工程的重要基礎。本文根據近年我國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與探究,確定了未來大概的發展路途,并且進行一些意見的討論,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以保證礦井通風安全的措施可行性,同時,為確保采礦工程的安全性,將礦井開采的安全措施做到最佳的狀態,以確保工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工程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