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胡旭民

腰部由椎骨和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組成,椎骨間以椎間盤相連。年輕態的椎間盤“性似果凍,富有彈性”,且附著在骨上的肌肉和韌帶力量彈性俱佳,從而“完美配合”創造了一切腰部運動。即便是先天發育有所不足,也能夠經常彎腰或進行運動后不那么容易疲勞,并且能夠通過強大的自愈能力修復自身,這是我們這些老腰所無法企及的。
先天發育不足聽起來很可怕,但事實上并非如此。人群中存在腰椎發育不良的占比超過20%,即每100人中就有20多人的腰椎存在先天問題,還是很普遍的。最常見的有2種。
1.隱形脊柱裂 人體在發育過程中,左右兩半是分開發育的,然后在某個時期向中線匯聚融合,但也有整合失敗的。融合失敗若發生在嘴唇,就是唇裂;發生在脊柱則為“脊柱裂”。骨頭“缺了一點”對骨頭本身沒什么影響,但如果少的那一塊碰巧是肌肉的附著點,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肌肉必須附著在骨頭上,才能依靠收縮帶動骨頭運動。肌肉少了附著點,剩余肌肉的負擔就會加重,剩余的附著點拉力就會增加。這就類似于單腿站立時,負重腿將承擔所有體重,腳后跟(剩余附著點)會痛累,小腿肌肉(剩余肌肉)也會累。
2.巨大橫突綜合征 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先天發育不良,是一塊叫橫突的骨頭長得巨大,導致它“撞”到了其他骨頭,引起疼痛。橫突是椎骨向左右兩外側的突出部分。椎骨橫突和棘突是肌肉和韌帶的附著處。
在青少年階段,這2種先天發育不良的情況一般不會被注意,因為他們有朝氣蓬勃的腰啊,修復能力強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增多、受力加大,附著點不好和碰撞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癥,修復能力減弱無法及時消除,腰痛的問題就慢慢凸顯出來。
隱性脊柱裂,說到底是“肌肉強度不夠”的問題。在突發腰痛的急性發作期,需要減少運動、佩戴腰圍,減少使用受傷肌肉等。可以考慮在醫師指導下口服非甾體類藥物和肌松藥,促進局部炎癥消退,降低慢性腰背痛概率。
在腰痛慢慢緩解后,建議恢復功能鍛煉。此處的鍛煉并非指打球、跑步等綜合運動,而是針對腰背肌的運動,使得僅剩的幾塊腰背肌肉更加發達,去彌補先天不足。在良好的鍛煉下,可以做到終身不發病。
而巨大橫突綜合征治療方案與上面稍有不同,最大的區別在鍛煉上。巨大橫突綜合征的患者一定要避免大幅度彎腰和挺腰,減少骨之間的相互摩擦,必要時到醫院脊柱外科就醫,給予局部注射藥物及緩解炎癥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