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摘 要 平榛是遼北等北方地區山區經濟發展、農戶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結合當地實際,對平榛資源的歷史、現狀、優勢及前景等進行簡單闡述,并提出開發利用的措施,為當地平榛資源更好開發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 平榛;開發利用;遼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S793.9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18
平榛屬于樺木科榛屬的堅果類叢生灌木,是榛類中分布面積最為廣泛、資源最為豐富、產量最多的一種,是我國遼寧省等北方地區種植面積較為廣泛的一類珍貴鄉土經濟樹種[1]。平榛的原產地為我國東北地區,主要分布于遼寧省、陜西省、黑龍江省等省份的低山丘陵地帶。近幾年,遼北地區平榛資源的開發利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視及大力支持,目前其種植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成為當地山區林農增收致富、發展林業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現結合實際,對平榛的綜合利用價值、開發利用現狀、優勢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總結探討。
1 平榛開發利用的歷史及現狀
平榛作為廣銷國內外的優質干堅果,原產于遼寧省,是珍貴的經濟林樹種之一,有著極高的綜合利用價值[1]。世界上共有16種榛類,原產地在我國的有8種。早在19世紀,歐洲榛子傳入我國的青島地區,由于具有果仁大、種植簡單等優點得到廣泛推廣,但是歐洲榛適應能力差,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只能在河北省等地推廣,總體種植規模不大[2]。
20世紀90年代,為了研究出具有較強抗寒能力的品種,學者們以我國的平榛為母本、以國外引進的歐洲榛子為父本,經過遠緣雜交獲得了若干無性系品種,顯著提高了親本的抗寒能力[3]。遼北地區野生平榛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當地人未充分認識到平榛栽植的效益,不重視山區平榛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發展油松、落葉松等樹種的人工栽植,甚至將平榛林開發成為耕地,導致豐富的平榛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以往人們對平榛林采取自然式的粗放管理,病蟲害嚴重,平榛的產量及品質不高。進入21世紀后,遼北地區政府對豐富的榛子資源開發利用逐漸重視起來,在技術方面加大研發力度、積極進行優質苗木的繁育,不斷豐富完善當地平榛高產栽培、品種選優等多方面的技術,有效地推動了當地平榛的增產提質,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帶動了更多的農戶積極參與到平榛的墾復及生產管理中。遼北地區所產的平榛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口感純正、清香,適口性佳,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2 遼北地區發展平榛種植的優勢及潛力
2.1 自然環境條件適宜
平榛樹抗旱、抗寒能力強,可以耐貧瘠的土壤條件,其雄花序為裸露狀態,葉片、花芽上分布較少且松散的鱗片,因此休眠期對空氣中的濕度條件有較高的要求,冬季或春季空氣濕度至少要達到60%。在氣候條件濕潤、土壤條件肥沃、光照資源充足時平榛生長良好、利于結實[4]。遼北地區的年均溫度在7.2 ℃,年均日照時數
2 400 h,比較適合平榛的生長。
2.2 市場前景良好
平榛作為名貴的干果,食用價值高,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1]。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優質食品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遼北平榛的品質上佳,市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市場前景良好。國外大果型的歐榛在我國的售價也一直上漲,國內生產的平榛價格相對于歐榛更高,因此種植平榛前景良好[5]。
2.3 經濟效益高
與歐美的榛子相比,遼北地區所產的平榛果仁更加飽滿、口感更加純正、香氣濃郁、含油率更高,雖然其果實個體相對更小、果皮也更厚,但是受歡迎程度遠遠大于歐洲榛。由于平榛的產量相對較低,市場上的售價一直居高不下,遠遠高于歐洲榛以及其他國內的大果型品種。遼北地區目前有不少野生的平榛林,通過墾復等措施即可逐漸提高其產量,投資少、技術要求簡單,一般通過精心的管理,收入可達到每公頃2.25萬~3.75萬元,經濟效益非常明顯,廣大山區農戶的積極性高。
2.4 發展潛力大
當前,遼北地區有不少荒山、采伐跡地、宜林地等適合進行平榛栽植的區域,發展平榛生產有著非常廣闊的空間。平榛樹根系發達、長勢繁茂,腐殖層厚,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水源涵養效果及水土保持作用。因此,在遼北地區進行平榛種植,不僅可以作為農戶增收致富的經濟林樹種發展,還可以作為營建生態林、防護林等的先鋒樹種之一。結合遼北地區現有的平榛資源,因地制宜地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符合當地“產業生產生態化,生態保護產業化”的發展思路,發展潛力巨大。
3 平榛開發利用的保障措施
3.1 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在政策上加大扶持的力度,結合遼寧省及各市在林業產業、榛子產業等方面的規劃、意見,出臺一系列利于平榛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涵蓋科技創新、品牌創建、信貸優惠、林業扶持等多個方面。在平榛產業發展中不斷完善相關的獎勵扶持機制,為遼北地區平榛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撐。在國家出臺的各項林業相關政策上,結合遼北地區各地實際,出臺專項政策用于平榛產業的發展扶持,營造出利于平榛產業發展的寬松氛圍。不斷創新機制,從知識產權、人才引進、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予以完善。
3.2 采取多元化的融資機制
在融資方面不斷拓寬渠道、推廣多元化的融資策略,在以市場為主導、企業為主體、政府為調控推動的原則下,建立起以融資平臺為紐帶的市場化投融資渠道,大力支持鼓勵更多的外來資金、民間資本參與到平榛產業的開發利用中。對于企業的投資,政府可給予適當地引導和一定的政策支撐,通過“以獎代補”等措施扶持平榛相關產業項目的發展。如林業部門可積極爭取國家級、省部級的相關項目資金,農業部門每年在平榛產業發展中土地的整理方面安排一定額度的資金,水利部門可每年在平榛基地水利建設方面優先安排一定額度的資金予以支持,農機部門在農機補貼中將平榛生產相關機械的開發納入范疇。通過以上措施,為遼北地區平榛產業的開發提供資金方面的保證。
3.3 增加科技投入
加大產業相關科技難題的攻關:1)結合各地實際加大對平榛種植、產品開發等方面的研發,結合市場需求不斷創新技術;2)建立平榛良種繁育基地,在優良品種的選育、引進、擴繁等方面加大研究,以篩選出適合在當地推廣的平榛優質品種;3)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合作力度,探索平榛人工建園、肥水管理等實用技術的研發,提高其可操作性,加大技術的推廣力度。
3.4 重視品牌的建設
平榛市場的開發利用與其他產品一樣,可從市場開發和技術開發2個方面展開,其中前者是平榛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后者是產業發展的有力保證。市場開發中要注重思想觀念的改變,注重打造名牌、推廣名牌經營理念。1)結合當地的地域特點進行特產品牌的打造。我國各地區在氣候等自然條件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林木的種類眾多,各地均有一些具備當地傳統特點的產品,可積極融合現代管理理念,增加科技投入,注重品牌打造。2)在重視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進行名牌的打造。品牌要獲得大眾的認可,關鍵在于確保質量,高新技術的投入是提高質量的保證。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強技術管理措施,對產品的質量嚴格把關。3)重視有機產品的發展,積極打造名牌。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安全無污染的食品越來越受到追捧,平榛作為營養價值豐富的有機食品在市場上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注重有機食品品牌的打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調查分析發現,平榛經常發生白粉病、榛實象甲、榛卷葉象甲等病蟲害,但整體發生程度不重,由于平榛林所處的位置多數為坡度大、面積廣的山地丘陵,難以有效開展化學防治,不少平榛林還處于自然生長的狀態,非常適合作為有機食品進行開發利用。4)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名牌的打造。賞心悅目的標識不僅在宣傳方面的作用明顯,還可以給消費者很好的心理體驗、產生一定的心理效應。平榛名牌的打造中要在生產、加工、包裝等方面的標準、標識等實施統一化,以發揮出地區品牌的效應。5)重視品牌的保護。名牌的創建不易,后期品牌的維護更加不易。需要從技術的先進性、經營理念的創新性等多個方面不斷創新發展,才能確保質量穩定、品牌長久。
參考文獻:
[1] 龍作義,李紅莉,逄宏揚,等.平榛種質資源性狀的描述與評價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2010(3):76-78.
[2] 龍作義,魯昌華.黑龍江省榛子資源分布狀況與開發利用研究的進展[J].中國林副特產,2005(4):41-42.
[3] 王信德.遼寧寬甸野生平榛資源及綜合開發利用[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2,15(7):48-49.
[4] 姚麗杰.朝陽縣野生平榛資源垂直分布規律調查[J].林業科技,2016,41(3):52-54.
[5] 李德成,白冰,姜薇,等.鐵嶺平榛資源現狀和發展對策[J].遼寧林業科技,2009(2):57-58.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