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蓉 黃葉
摘 要:中國是農業大國,科技興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國策。近年來,由于沙漠面積增加,森林面積減少,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因此要加強對小型農田水利的規劃,促進農業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規劃;要點
中國人口眾多,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量較大,因此高度重視農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耕地水源。因為植物的生長對于水源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水利建設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在設計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使其能夠滿足農田所需。
1 小型農田水利規劃設計概述
1.1 重要性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靠進口解決不了糧食問題,因此發展新型農業勢在必行。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許多工業園區和住宅區的建設占用了大量沒有土地資源的農用地。由于沙漠化、重金屬污染等環境問題,土壤肥力下降,大面積耕地流失。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農作物就無法生長,會嚴重影響糧食生產。因此合理利用水資源,科學利用所有農田,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2 基本原則
1.2.1 繼承原則
中國農業發展的歷史已經有了幾千年。從古代農業的純人類農業到現代機械農業,水資源管理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在水利農田設計時,應當改善原有的缺點,保留好的部分,采用繼承原則。
1.2.2 整體原則
農業是非常大的產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農業包括修復、農產品流通和生產等許多與其他產業密切相關的產業。在規劃農地時,要了解農地的一般原則和結構,統一規劃,實現農地并行均衡關系。
1.2.3 動態原則
農業整治工程的建立,既是一個改造自然的過程,也是經濟發展的過程,因此要定期和不定期進行現場分析和檢查。修復工作完成后,由于氣候變化,為了實現施工的動態結構,要不斷適應開發過程,使其長期處于最佳狀態,保持良好的關系。
2 小型農田水利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 節水建設的實際研究不足
在進行小型農田水利規劃設計時,部分工作者沒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施工隊伍的水平不高,最終導致設計路線的混亂。水量直接影響灌區面積和灌溉效果,傳統的節水建設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和發展,應有效避免灌水量減少、馬虎的問題,使節水工作具有真正的意義和作用,為農業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另外,傳統農地管理項目設計嚴重影響植物生長,阻礙社會經濟發展。傳統的修繕工程只能灌溉部分耕地,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質量。
2.2 項目基礎設施差,蓄水能力不高
傳統的水利施工設計不夠充分,大多是基于相關人員的實踐經驗,對水電站的蓄水能力產生不利影響,阻礙水利工程建設,顯著降低農田水利工程的利用率。因此,應科學合理地設計工程質量和工程使用能力。
2.3 項目管理工作內容不完善
水電站建成后,沒有定期維護,大大降低了水電站的使用壽命,最終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系統中斷對灌溉性能有直接影響,造成難以預料的經濟損失。
3 小型農田水利規劃設計要點分析
小型農田水利規劃設計旨在根據耕地建設需要,適當塑造科學的設計和施工方法。因此,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按照一定的規劃原則,科學規劃建設。
3.1 因地制宜
當地政府綜合考察分析農業整治項目的使用需求、當地政府經濟狀況、區域社會發展需求等。對現有修復工程的建設,以問題解決、科學規劃,提升修復建設的經驗。
通過分析某地小型水利農田設計項目的數據,廣泛研究當地各產業用水情況,可以看出:該地區用水量約200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量約430萬立方米,生活用水量約210萬立方米,水產養殖用水量約40萬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13%,總產量比上年增長0.89個百分點。根據這一數據,有關部門要準確把握現階段建設計劃總利用率顯著偏高的情況。另外,從整體用水需求研究來看,存在水資源浪費現象。
3.2 可持續發展
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實際工作中體現農業發展的科學觀核心,根據當地的生長地點開展恢復工作,以實現農業用地可持續發展。農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規劃建設后恢復農用地時,要合理規劃重點產業,使其具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3.3 生態可持續發展
農用地恢復對當地水資源和氣候有一定影響,由于水庫吸水方式不同,很多水庫水溫偏低,與灌溉作物的生長成正比。長期冷水灌溉會導致農田減產甚至停產。同時水對水庫動物的生存和生長也很重要。受其影響,生態平衡被擾亂后,容易引起局部降水區變化。因此,在規劃水資源時,既要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又要保護當地的自然資源。
3.4 具體措施
一是經過嚴格的規劃許可,開展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節水推廣和科學管理制度,保障當地農業生產,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二是在高層領導下,組織群眾自愿成立農民水庫協會。
三是加強科學知識培訓,養成總結種植者種植經驗、研究相關農業科研人員種植方法的習慣,對目標經濟的水溫和農作物數量提出明確要求。通過這些問題及時解決科技問題,滿足農作物的實際需求。
3.5 從實際出發
工程在設計初期就考慮施工現場的實際位置和經濟發展程度,追求實用性,綜合分析當地地質、地形條件,合理規劃,制定方案。在制定工程的建設方案時,不僅要強調建設項目的形象,還要強調公眾的需求。應分析經濟適用性、質量連續性、生態友好性和當地經濟發展情況,以免人們承受過大的經濟負擔。
同時,小型水利農田工程的建設保障了農民作為受益者,農民也是主力軍,因此在建設前要與農民進行良好的溝通,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儲備資金有很多選擇,利用補貼政策可以緩解建設資源短缺的問題,動員公共投資,堅持資源和公開的原則,不應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3.6 統一進行籌劃
第一,實行統一規劃、統籌配置按照科學發展規劃的要求,規范農地整治工作建設方案,確定農村各類涉水資金總量目標和遠景目標。考慮到適合本地區的擴建工程,為農業發展作出貢獻。
第二,規劃建設應根據地區采取相應措施。根據當地節水系統現狀,加快支撐結構持續建設和灌區節水改造,不斷補充農用地排灌系統。強化水閘泵站,按區域建設,推進節水建設,保持抗旱防洪領域繼續發展。積極推進大中型水暖系統建設更新改造,加強重點流域管理,統籌農業水暖工作,不斷提高水暖工程的使用率和成功率。
第三,重視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在規劃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平衡不同行業用水需求,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改造與田間、排灌結合,制定適宜的改造方案。同時創造新技術、新材料,以科學發展和科技體制創新為基礎,促進水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建立節水型經濟發展和運行體系,最終達到提高農業用水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4 結語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綜合能力不斷提高,耕地節水建設工程正在逐步啟動。良好的農田水利設計可以解決環境退化、土地資源荒漠化和水資源短缺問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管理,開展更惠土地、惠民生的修繕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對小型農田水利設計的重要性和原則進行分析,其次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促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
參考文獻:
[1]邵衛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要點[J].地產,2019(09):117-118.
[2]郭乙霏,王明明,李金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要點[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9,48(04):21-22.
[3]張研.淺談小型農田水利規劃設計要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8):168.
[4]史麗榮.淺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要點[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