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志坤
摘要:校本研修,是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的一種研修方式,旨在通過專家的引領和同事們的互助學習、交流,以及通過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和崗位實際進行自修反思等形式,充分讓教師在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和培訓中專業得到發展,學科素養得到升華。
關鍵詞:新時代;校本研修
教研工作是教育教學質量的支撐點,它對推進課程改革,指導教學實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服務教育決策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要想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夠得到提高,做到與時俱進,作為學校管理者和普通教師,必須從思想認識上和行動上形成合力,充分對國家教育方針進行把控和執行,充分對學校過去、現在、將來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和研判,緊緊圍繞黨的教育方針這一主線,因地制宜結合學校實際開展校本研修,努力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育人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社會、家庭服務。
一、堅持由課堂研究向教育教學全元素研究轉變
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單純只強調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固有的“向45分鐘要效益、要質量”的思想觀念,真正去領會“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深刻內涵,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更應強化課程意識和評價意識,注重每一節課知識傳授和育人效能,充分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得到心靈的洗滌。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堅持不懈地傳授與引導,教育或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那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主動求知,主動修煉自己的品格,從而不斷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二、堅持知識傳承研究向全面育人研究轉變
托爾斯泰曾說過“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由此可見知識學習與知識傳承的重要性,對于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使命,是責任、也是擔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國家需要的更多是“復合型”人才,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才。在全面做好知識傳承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聚焦如何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建立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圍繞如何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重點問題,強化學科整體育人功能。充分結合學校實際,深入開展內容、策略、方法、機制等方面研究,指導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要求有機地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從而不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
身教勝于言教。在工作與生活中,我們每一個教師除了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師德修養,去教育引導學生,做實做好知識的傳播者,我們更應該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去影響、感化每一位學生,讓自己優秀、出色的一面在實踐過程中潤物無聲地去滋潤著每一位學生的心靈。
三、堅持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研究轉變
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是學生最重要、最寶貴的學習素質,是引領、促進、保障學習、有效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品質。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教學相長,讓學生能學得好,教師教的水平能得到提高。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新課程理念提出要建立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倡導學生在課堂實踐中學會自主學習、互助學習、探究學習,不斷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欲。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克服“一言堂”,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求知,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能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透徹,從而提升課堂教與學效率。
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作為學校,必須要不斷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采取措施,加強對教師們教育理念、教學教法等方面的培訓與引導,不斷在實踐中改變陳舊的、過時的教育教學方法,充分把全新的理念與知識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來,讓老師們舒心地教,學生們愉快地學。
一所學校發展要想行穩致遠,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必須堅持以校為本,認真分析存在不足和自身優勢,把制約學校發展的問題找準,把推動學校發展的校本研修做實,形成團隊協作合力,學生的培養、學校的發展就能贏得美好未來。緊扣時代脈搏,圍繞“立德樹人”目標,努力為學生的成人、成才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教研模式與策略研究 秦曉文
[2]論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 肖川 胡樂樂 CSSCI.2007年1期
[3]席軍平.淺析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內容選擇[J].當代家庭教育,2021(1):5-6.
[4]李巖.新時代基礎教育校本科研課題的實踐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20(3):62-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