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逢剛
摘要:近年來,教育部也下發了相關的文件來促進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這為職高機械專業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現代職業教育在我國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為我國經濟以及科技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機械專業教學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
關鍵詞:職高;機械專業;信息化技術
1職高機械專業課教學現狀
信息技術是當前社會的重要科技產物,其對于各個領域都有很大的影響,在職高機械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機械模型細節進行處理,能讓學生在機械課程學習中產生更多的靈感。事實上,職高機械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設計、探索機械行業的能力,從而為國家制造業發展提供保障。在信息化時代下,傳統的機械課程教學方式已經難以做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職高機械課程教學中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就目前而言,在職高機械課程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1)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職高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比較弱,對于學習本身就很反感,而在機械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會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手段為主,這會讓學生感覺學習很無聊,加上教師講解的內容大多是理論知識,缺乏實踐訓練,導致學生會對課程產生畏懼心理,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效果必然會降低。(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難以結合。機械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會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十分重視,會不定期的安排學生開展實踐訓練,以此滿足學生發展需求。但是在職高機械課程教學中,卻存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脫節的情況,教師大多會在學期前段時間,安排學生集中學習理論知識,然后在學期的后段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訓練,這樣雖然兼顧了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但是兩者并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學生很有可能在后期實踐過程中已經遺忘之前學過的理論知識,對課程教學效果造成一定影響。
2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職高機械課程教學創新策略
2.1借助信息化技術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對職高學生來說,其文化基礎相對比較差,學習機械課程理論知識的熱情相對比較低,這也導致學生難以用豐富的理論知識來支撐實踐操作,這對于學生的良好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對此,在實踐教學中,職高機械課程教師應該靈活的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更加主動學習知識。如教師在講解液壓千斤頂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將液壓千斤頂的組成、工作原理直觀呈現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視頻動畫了解到液壓千斤頂的具體工作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其內部構造、工作原理,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時,會變得更加輕松,從而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2.2通過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職高機械課程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比較多,并且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舊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沒有將更加形象、直觀的內容展現給學生,會顯著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難以對課程知識有深入了解。所以在實踐中,職高機械課程教師必須做好備課準備,要對將要講解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利用網絡查找更多豐富的資料,制作出直觀的PPT課件、動畫視頻或者是三維模型,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機械課程知識點直觀的表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軸組裝配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在以往的課堂活動中,大多是利用一定數量道具配合口頭講解,學生在學習中雖然了解軸組的裝配流程,但是卻無法看到軸組上的各個零件裝配關系,也不知道軸組上的各個零件是如何配合的,影響到學生實際學習效果。將Flash動畫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到機械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好的為學生展示這一模塊知識,教師將軸組裝配過程制作成形象的動畫,讓學生可以在觀看動畫視頻的過程中,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三維軟件對軸組裝配過程進行模擬,全面激活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熱情,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2.3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多元評價課堂
在過去的職高機械課程教學評價中,教師大多是通過口頭進行評價,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則以期末考試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得到學習的成就感、滿足感,學生難以感受到教師的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熱情會逐漸降低,從而影響到學生學習效果。在實踐中,職高機械課程教師可以靈活應用信息化技術,構建多元評價課堂,在課前、課中、課后等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評價,關注學生整體學習過程。如在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前預習任務,并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單,在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單以后需要通過手機將自己的任務單完成情況上傳到學習網站,教師利用網站智能系統,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慕課這種教育技術,引導學生開展知識訓練活動,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評價,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課后,教師還可以錄制專門的鞏固性微課,讓學生在課后根據微課來鞏固自己學到的知識,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2.4開展模擬操作訓練
在以往的職高機械課程教育中,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存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脫節的情況。同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思維難以滿足實踐操作要求,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工作需求。而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種情況。對職高學生來說,其正處于青春期,對于枯燥的機械課程知識學習主動性不高,而教師可以借助虛擬仿真軟件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轉變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在實踐中,職高機械課程教師可以利用虛擬仿真軟件引導學生開展模擬仿真操作,讓學生在仿真操作中提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促進學生實踐操作水平提升。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職高機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時代特征,科學引入現代信息化技術,可以將抽象的機械課程內容更加形象化呈現到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提升,這對于學生今后就業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煒.信息化技術在機械專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9(14):198-200.
[2]薛立忠.中職機械專業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的探索與應用[J].職業,2019(16):68-69.
[3]宋小標.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機械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46):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