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霞
摘要:泱泱中華五千年,華夏文明燦爛輝煌,誦讀經典古詩,已經成為豐富學生人文素養,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天地,為學生終生成長打下基礎的重要途徑,如今儼然已經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熱點。古詩作為經典傳承,代表的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古詩對人們來說,還是一種藝術熏陶,同時古詩對提升教師、學生的整體素質,對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都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古詩詞;誦讀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能屹立于世界前沿的重要源泉,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命脈。作為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大道至簡、厚德載物等文化精神,那如何引導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把中華悠久歷史文明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中?誦讀經典古詩正是傳承中華民族文化至關重要的通道。讓學生學習經典古詩詞,絕不僅僅是學習語言,不僅僅是滋養心靈,更要有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命的意識。對此,教師就要在古詩誦讀教學上下工夫,不僅要提前備好課,還要練好朗讀基本功,在課上給學生示范朗讀,更要教會學生學習古詩、朗讀古詩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學生自己拿到古詩文就能自己感受到古詩的魅力所在,并能把情感融入到朗讀中,讀得有模有樣,從而也為提高語文學習的素養奠定根基。
一、小學低年級古詩誦讀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學生誦讀經典古詩,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在學生習得傳統文化的同時,讓中華燦爛的文化在孩子心靈深處扎根、傳承。《語文課程標準》中也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課標低段的閱讀要求提到,截止到二年級,小學生必須能背誦優秀詩文50篇。由此可見,古詩文誦讀在小學教育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讀經典古詩,可以讓孩子們受益終身。借助誦讀古詩,培養學生珍惜中華民族文化、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通過熟讀、吟誦,進而探究、領悟,由此讓學生真正觸摸到中華民族文化幾千年文化的積淀。二年級的學生記憶正處于黃金時期,此時重視古詩文教學,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強化學生誦讀訓練,對于開發學生記憶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重視對經典古詩的教學,對學生一生的人格、素養培養與陶冶也有重大、深遠的意義?;诮虒W經驗,筆者結合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中的古詩教學,總結了關于幾點古詩的教學小策略。
二、小學低年級古詩誦讀教學策略
(一)詩中有樂,樂中有詩
學習古詩最直接且單純的就是教師有魅力的范讀,因中國自古以來便有詩樂合一的傳統,所以教師在進行范讀時,還可以佐以清新悅耳的輕音樂,用音樂創設情境,在情境中進行朗讀。音樂營造氛圍中,可以很好地為學生學習詩詞營造氛圍,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體會詩人的情感,以及把握詩詞的意象的狀態。相對于畫面,音樂能夠更好地與詩歌相融合,因為音樂與詩歌的關系更為密切。由詩歌這個名可以知道,詩和歌是不分家的,詩和音樂融合在一起,就是詩歌之名的來歷。最初的詩都能配上音樂唱,歌就是詩,詩就是歌。如《敕勒歌》一詩,就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流傳的一首民歌,這首詩歌節奏一目了然,朗朗上口。在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初讀簡單劃出節奏后,可以給學生配上富有草原氣息的輕音樂,讓學生嘗試直接跟著劃出的節奏朗讀,在音樂的加持下,學生能讀的有聲有色,音樂可以把學生與古詩之間的距離完全縮短,實現了學生與詩人跨時代的心靈交匯,如果學生感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直接跟著樂曲唱詩,詩中有樂,樂中有詩,學生很容易就能陶醉其中,學生這樣伴著樂曲邊唱邊學習詩歌,極富新鮮感,教學效果更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現代技術,創設情境
如今最習以為常的進行范讀臨摹的方式,就是用多媒體播放名家的配樂詩歌朗讀?,F在這樣的資源有很多,最好的就是既有音樂又有畫面的名家朗誦。這樣的視頻資源,能通過名家主持人聲情并茂的朗讀和富有樂感的節奏,直觀地體現了朗誦的音聲性與規范性。比如央視一套主持人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就是很好的傳統文化誦讀的經典。學生們可以邊聽邊看邊欣賞,能夠比較容易陶醉于名家主持人朗誦詩歌時所創造的美好氛圍之中,入情入境,這就可以讓學生在對照中提高自己。學生跟著模仿,反復的朗讀,讀的熟練了,讀的入情了,自然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詩詞,這樣所取得的效果絕不是傳統的教師灌輸講解可以達到的。在學到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課時,筆者就結合網上資源制作了微課視頻與學生們分享,學生們視覺、聽覺齊享受,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首詩的魅力,從而愛上詩歌,樂學詩歌。
(三)想象領悟,感悟形象
在傳統的古詩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會提前先備課,枯燥無味的干巴巴的講解,或是直接懶惰的讓學生抄詩詞大意,這樣毫無故事的浪漫色彩,無法讓學生鍛煉聯想和想象能力,支零破碎的講解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在教學中,教師其實可以重視聯想與想象得重要性,指導學生在腦海中呈現詩詞中的形象,以聯想與想象的方式感受古詩的魅力。如學習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通過發散思維,回憶自己見過的荷花、荷葉;還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角色扮演,直接把自己想象成詩人,讓自己身臨其境,在對六月的西湖美麗景色的想象之中,來感受詩人對西湖美景由衷的的贊美,和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的感情。
由上可見,想象力對于古詩學習的重要可見一斑。畢竟古詩具有短小精悍卻意味深長的特點,古詩所描繪的場景大多離現在較為久遠,學生要想真正充分感受古詩所創設的意境,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靠聯想和想象補白,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當然,除了老師的有意引導之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聯想與想象去續寫詩歌,繪畫詩歌,也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從而真正感悟古詩。
三、結束語
教師在低年級階段,尤其是已經有了一定學習能力的二年級,必須要做好學生學習古詩的領路人,指導他們學會一些學習古詩的技巧,讓學生真正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人。廣大語文教師要想做到這一點,更是要在重視古詩教學的同時,要不斷繼續進修學習,各種途徑充實自己,并能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讓學生能發現古詩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真正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傳承者。
參考文獻:
[1] 龍婕. 部編版小學低年級古詩誦讀教學策略淺談[J]. 新課程.小學, 2019, 000(010):P.98-99.
[2] 黃靜怡. 淺談小學低年級古詩詞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7, 6(005):66-68.
[3] 沈潔. 優化小學低年級古詩詞誦讀教學的策略[J]. 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 2020(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