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芳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社會經濟發展及現代化醫學理論知識普及的背景下,強調醫學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相關認知態度和應用需求的重要性。通過明確醫學統計學概念及目前醫學從業者的基礎能力情況,從醫學工作者對一些統計學的認知態度、應用需求兩方面進行分析,以全面提升新時期醫療工作質量,進而推動國家醫療理論現代化發展,滿足科研及臨床方面的需要。此次研究選用的是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相應文獻的查找,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論基礎。
關鍵詞:醫學工作者;醫學統計學;認知態度;應用需求
前言:
隨著現代醫學理論在我國醫學現代化實踐中的不斷應用,我國醫學工作者越發看重以醫學統計學在醫學臨床與科研領域方面的應用,屢次在大型會議中強調其內含極強的學科專業性。近年來我國大數據技術以互聯網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強化了人們搜集分析數據信息的能力,醫學統計工作依托計算機技術對醫學數據運用邏輯思維及數學運算所進行的數據整理工作,其與大數據互聯網的時代內涵高度重合具有極強的時代精神。對醫學統計學進行正確的態度認知,并提升在實際醫學工作中使用醫學統計學的應用能力是現代醫學繼續教育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內容和提出的策略對在醫學領域內普及醫學統計學知識具有理論性意義,對提高我國醫學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具有現實意義。
1、醫學統計學概述
醫學統計學在醫學教育領域中首先是一個學科概念,其中包含著數學統計學科中的概率論及統計學原理,使用醫學統計學所進行的醫學實踐與科研過程更加強調對醫科數據信息的數字化統計、分析以及推斷,該方式使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指導醫學工作者完成對關于人體健康及機體結構相關層面的研究,隨著現代醫學精神的普及與發展醫學統計學的應用領域也逐漸從治療護理向管理甚至教育方向發展。
大數據概念的提出依托于網絡技術的發展,隨著網速的提升與技術的突破,大數據為現代醫療信息數據在臨床及科研中賦予了多重含義。對于醫療領域內所涉及與調度的數據信息而言,該類型數據具有體量龐大、變換速度快且類型復雜的特點,而醫學統計學在醫學臨床及科研層面上的使用將大幅提升醫療工作人員對此類數據的處理能力,是目前醫療現代化發展潮流下的必然趨勢[1]。與此同時醫學統計學技術的應用還意味著對醫學樣本中巨量集成的臨床知識信息進行數字化表達,在大數據發展的未來,虛擬技術與云上數據也將為醫學統計學的信息處理方式提供更為多元更為靈活便捷的可能,在時間與空間層面對醫療研究及服務機構現有的功能進行充分擴展,使醫學工作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數據資料。
2、醫學工作者基礎能力概述
2.1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即醫學工作者在工作實踐過程中調用自己以往學習的醫學及相關學科知識,對醫學現象進行理性思考并最終得出獨立結論的能力。在實際醫學實踐中醫學工作者需要對通過合法科學渠道獲得醫學樣本從宏觀與微觀了兩方面進行觀察,根據樣本差異在試驗中設置實驗組及對照組兩類差異組別進行對照比較,通過兩者的指標與數據差異分析總結樣本實驗結論[2]。在某些非常規的醫學科研中還需要醫學工作者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與理解力完場推理及判斷工作,是醫學工作者處理學科專業問題必備的能力。
2.2數學基礎
我國醫學工作者在工作中運用的數學基礎教育多來源于九年義務教育及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教育,而在醫學科研臨床中應用頻次較高的則主要包括其中的運算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醫學實踐中醫學工作者需要結合醫學數據統計模型在數據樣本分析的過程中計算出X2與t、p的具體數值,進而探尋試驗樣本的變量改變是否使其獲得了統計學意義,準確是醫學統計數據計算最為基礎性的原則[3]。醫療工作者需要準確記憶并科學運用運算表格工具,以提高數據分析的效率為后續研究提供科學性支撐。同時由于醫學臨床與科研工作的復雜性在實際醫學實踐中醫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面對各類龐雜信息的干擾,這就要求其應具備較高水平的理解篩查能力,即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數學思維的方式規避紛繁信息的干擾最終得出正確結論
2.3計算機基礎
運用在醫學臨床與科研領域內的計算機基礎能力更加側重于計算機統計數據庫能力的應用,是大數據信息時代催生下的現代化醫學生產力產物[4]。醫學工作者在臨床工作中需要靈活運用醫院電子處方開具平臺與院內藥房進行合作,這就要求其具備較為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與打字填寫能力。醫學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需要熟練掌握科研場所內的數據庫系統,在進行實際樣本運算及試驗過程中能夠快捷地調用庫內基礎科研信息為自身的研究提供科學的往期樣本支持。
3、醫學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的認知態度分析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與人才強國戰略的不斷普及,我國醫學高等及專科教育現代化發展取得較大成效,尤其是以醫學統計學為代表的現代醫學應用方法及應用思維已經在廣大本科教育、專科教育甚至是成年繼續教育課程中得到普及[5]。大多數醫療工作者在其教育經歷中普遍對醫學統計學學科展現出較為端正的認知態度,并在工作中表現出強烈的深造學習意愿。但受限于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和傳統教學理念的殘留,部分護士專業教育尚未開展醫學統計學課程的學習,這直接拉低了我國護工人員在醫學工作實踐中的專業度水平,不利于我國醫學現代化的長期發展。
4、醫學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的應用需求分析
醫學統計學作為一門醫學領域專業課程,高等教育課堂是醫學工作者接受該學科教育培養醫學統計學應用能力的主要場域。因此對于醫學工作者而言其學歷水平的高低直接與醫學統計學的應用能力成正相關趨向,學歷越高的醫療工作者在教育環境中所接受的醫學知識將更為深入,此類環境下對醫學工作者實踐能力及專業素養的培養將幫助其在醫學統計學的實際應用中掃清知識障礙,并發揮出專業統計工具的實際效果[6]。而部分學歷較低的醫學從業者而言,其在實際工作中將會面臨更多醫學統計學方面的問題,進而對于醫學統計學學科則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再教育需求。
結束語:
醫學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相關認知態度和應用需求是其接受醫學專業學歷教育或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數據和現代醫療體系改革的背景下是推進我國醫學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一步。通過本文研究得知醫學統計學概念復雜,現代醫學工作者主要依靠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基礎以及計算機基礎,基于此本文分別細致分析了醫學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的認知態度及需求分析兩方面,以為后續的研究及應用提供理論支撐及現實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濤,李晨,夏結來,王陵.醫學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相關認知態度和應用需求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9,36(04):550-553.
[2]韋紅霞,周宇亭,周世煜,陳昭宇,吳志勇,劉家余,安勝利.醫學碩士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認知現狀及教學需求調查[J].重慶醫學,2019,48(06):1074-1077.
[3]高艷艷,孫景芬.臨床醫學本科生醫學統計學學習現狀及意愿調查[J].中國衛生統計,2018,35(04):598-599.
[4]王陵,李嬋娟,夏結來,尚磊,徐勇勇,李晨.醫學研究生對醫學統計學的認知態度、教學感受和應用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5,32(03):396-400.
[5]胡晗,李晨,王陵,楊喆,梁英,夏結來,尚磊,徐勇勇.醫學生醫學統計學相關認知態度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5,22(02):98-101.
[6]胡利人,劉岱純,吳家園.廣東醫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認知和需求現狀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4,32(05):71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