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曙宣
指導專家·樊煒靜(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周圍血管病科醫師)
柳國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周圍血管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
不管是否是夏天,現代社會里時尚摩登的女郎們一年四季似乎都愛把短褲、短裙作為“標配”。可是,天生愛美的蘇女士卻因此而痛苦。原來,蘇女士真正的隱憂來自她的小腿。蘇女士的小腿上布滿了青紫色的“蚯蚓”,看著著實有些疹人。去醫院就診后蘇女士才知道,自己這是患上了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是周圍血管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按血流動力學變化,可將下肢靜脈曲張分為血液倒流性和回流障礙性兩大類,前者主要為靜脈瓣膜關閉不全而導致血液倒流,后者則為靜脈回流受阻而引起。簡單來說,下肢靜脈曲張就是血管里壓力太大或者血管壁太薄導致的小腿皮膚下的血管擴張鼓起來了,與此同時,肥胖、慢性咳嗽、便秘、家族遺傳史等因素也是造成下肢靜脈曲張的重要誘因。
經常從事站立工作或者坐著不動的人容易得下肢靜脈曲張,比如教師、醫生、辦公室白領、工人、農民、廚師等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此外,孕 婦、慢性咳 嗽 患者、便秘患者等人群因為腹部壓力長期處于較高的狀態也容易導致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

一般睡一覺早晨剛起來時癥狀比較輕,走一天或者站一天后小腿靜脈曲張就會比較明顯。這主要是由于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后,靜脈壓過高、靜脈血液返流、血管迂曲擴張而形成的。
近年來,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但卻因癥狀不夠明顯、對該病不夠重視等原因,患者的及時就診率、規范就診率不及半數。
因此,在這里也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下肢沉重、容易疲勞、癢、抽筋、浮腫、脹疼等癥狀,且下午比上午更明顯,長時間站立后和夜間更嚴重,即便沒有明顯突起的血管,出現上述癥狀也應該去醫院接受早期檢查。
一般來說,患有下肢靜脈曲張疾病的人,除了會在外觀上面出現青筋凸出的情況,隨著病情發展還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還有可能發展為“老爛腿”,甚至有截肢的風險。比如說有下肢水腫以及出血等情況發生。
下肢靜脈曲張的四大常見并發癥:
靜脈曲張性靜脈炎這主要是血流緩慢所致,但亦可因外傷引起。
潰瘍形成由于靜脈長期淤血,血液含氧量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液體外滲,組織水腫,局部抵抗力降低,因輕度外傷而發生潰瘍,這種潰瘍常發生在內踝上部和小腿內下三分之一處,其周圍組織變薄,色素沉著,或有濕疹樣改變,較難愈合。
淤滯性皮下硬化癥由于踝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倒流加重,下肢淤血,結締組織增生,在皮下組織內形成淤滯性硬化表現,或皮膚因血液循環障礙而發生退行性改變,表現為脫毛、皮膚光薄發亮、脫屑、色素加深等,也可因毛細血管破裂而出血,有血色素沉著。
出血由于皮膚退行性病變而變薄,難以支持其下靜脈承受腔內高壓,或者是因外傷而引起大出血,亦有因細靜脈損傷而引起皮下出血者。
目前在臨床上針對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為主,常見的手術方式有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射頻、激光等,一般需要全身麻醉或者腰椎管麻醉,住院一到兩周。當然,有些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醫院還會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手術方式來實現外科快速康復。
以曙光醫院周圍血管病科為例,他們就是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將針灸麻醉與局部麻醉結合,實現下肢靜脈曲張的門診手術,患者僅需住院1天即可出院,同時針灸麻醉的參與也避免了全身麻醉及腰椎管麻醉帶來的諸多并發癥的可能。此外,手術采用射頻聯合泡沫硬化劑以及局部血管剝脫結扎方法,根據不同靜脈血管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還可以最大程度保證手術成功以及降低疾病復發率。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進行預防。
首先是穿衣,一定要穿著寬松的衣服,衣服太緊會影響靜脈血液回流,增加下肢靜脈曲張發病的風險;再則要注意,房間應當保持干燥,因為潮濕的環境也會誘發下肢靜脈曲張,睡覺時可以在小腿肚下面放一個枕頭,小腿稍微抬高10~15度,如此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最后,應盡量避免長時間行走,實在無法避免時可以穿醫用彈力襪。但是要注意,醫用彈力襪不要隨便買,要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TIPS
靜脈曲張患者生活保健小知識
靜脈曲張不耽誤健身
運動時,小腿肌肉收縮會促進靜脈血回流,減少血液在下肢靜脈內的淤積,有利于靜脈曲張的恢復,建議選擇散步、游泳、瑜伽、慢跑等有氧運動。同時要注意避免長時間行走、站立等增高靜脈壓的運動。運動時還可以穿上醫用彈力襪以減輕壓力。
泡腳不適合靜脈曲張患者
下肢發涼、血液循環差可以泡泡腳,但是如果患有靜脈曲張同時合并嚴重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泡腳很可能會使下肢血管擴張,加重下肢靜脈血瘀滯,加重下肢水腫,加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癥狀,所以靜脈曲張患者盡量不要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