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善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變革,市場經濟的主體即企業,也應該積極轉型升級,因為只有企業升級轉型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朝著更加長足穩定的方向發展。因此,企業應該著力進行轉型和升級,增強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從而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基于此,分析企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意義以及企業轉型的五個關鍵點,即向技術創新型、綠色發展型、服務制造型、內外兼顧型、知識密集型轉變,進而提出企業自身層面和政府層面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策略,以期助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企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方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8-0013-03
一、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
企業轉型升級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舉措,它與傳統模式中的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是不同的,二者相比,顯然經濟發展方式要更加符合當前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環境,因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技術能力,將轉型的重點放在提升效率與優化自身產業結構上,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最終實現自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在傳統經濟環境中,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則要求企業不斷提高經濟貢獻總量,這樣的轉型只是要求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并沒有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促使企業升級。因此,企業的轉型升級應該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基礎,不斷提升自身發展的質量和速度,以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
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點
加快企業的升級轉型,是實現企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礎和必要舉措,也是符合我國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一種表現。而如果想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企業的轉型升級就必須遵循以下幾個關鍵點,以不斷促使其朝著更加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向技術創新型企業轉變
如果企業想要完成更加科學的轉型工作,最關鍵的就是要推動其不斷向著技術創新型的企業發展方向轉變,將創新發展內化為企業自身的動力,逐漸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切危機和阻礙。具體而言,企業的技術創新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首先,企業要提高自身的原始創新能力。原始創新指的是企業本身具備的能力,如果能夠實現原始創新,就能使企業在國際競爭的洪流中在技術方面實現領先發展[1]。在這個過程中,大型企業可以順應新一代技術革新的浪潮,著力研究自身的基礎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使得自己可以在技術創新的競爭中取得勝利。但是中小型企業的創新道路就不能沿襲大型企業的方式了,而是要遵循“專、精、特、新”的原則,發揮自身企業類型的靈活性特點,不斷吸納社會各類創新資源的優勢,開展一系列創新聯合活動,不斷促使中小型企業朝著更大更強的發展方向前進。其次,企業要在原始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引入國外先進技術,提取出適合我國企業發展形勢的契合點進行技術創新,學習已經成功的先進經驗,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完成創新發展的目標。最后,實行企業技術的改造措施,發揮出技術改造投資少、見效快的優勢,不斷促進企業的轉型和升級,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
(二)向綠色發展型企業轉變
在當前的國際國內環境中,環保理念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并逐漸內化為經濟發展的指導理念,以求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而企業的轉型升級也必須向著綠色發展型轉變,企業應將生態發展的理念作為轉型的依據和目標,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我國經濟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想要實現綠色發展的目標,就必須推動企業走集約、無污染、高效化的道路。因此,企業應認識到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斷深化改革的步伐,從設計、生產等各個環節出發,創造出一條綠色生產鏈,真正實現企業發展與綠色環保思想的高度融合,在實現長足發展的同時也能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例如,一些鋼鐵、油田等大型耗源型企業,應該從節能減排出發,既實現節省資源的目的,又能減少廢棄污染物對環境的污染,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向服務制造型企業轉變
當前的經濟發展環境中,由于產業發展的分工日益細化,客戶逐漸成為企業轉型中的中心,而服務環節逐漸成為制造企業的重點內容,因此企業的轉型升級應該將傳統制造業向著服務制造業轉變,從而增強企業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力[2]。我國的制造業發展迅速,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所以我國也被稱為“制造業大國”,但是距離“制造業強國”還有一段路要走,這就是因為我國的制造業還沒有實現轉型。目前大多數外國企業都已經完成了單純制造業向生產性服務行業的轉型,所以我國企業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加強自身的產業鏈調整,從單純的制造加工向自主設計研發、宣傳營銷等服務型產業轉變,從而不斷增強企業在新經濟環境中的競爭能力。
(四)向內外兼顧型企業轉變
當前我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作為一個超級人口大國,單純依靠外銷模式是不能實現長足健康發展的,因此企業的升級轉型需要遵循的第四個關鍵點就是要將企業的發展轉向內外銷兼顧的道路。具體而言,企業需要細致地鉆研國際國內市場的發展變化,整合當前世界的經濟發展趨勢,形成具體的轉型規劃[3]。首先,企業應該繼續加強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從提高產品質量和優化產品結構出發,增強企業出口產品的競爭力,致力于打造品牌效應,在實踐中探索出更加高效的出口模式;其次,企業應更加關注對國內市場的拓展和深化,深入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對自身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需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企業的轉型之路應該更加契合國內人民的需求變化,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品牌效應的影響力,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費條件,從而給予消費者更好的體驗。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順應國家有關“三農”問題的政策,為農村、農業和農民的發展提供幫助,實現企業發展統籌兼顧的價值與意義。
(五)向知識密集型企業轉變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中,為了適應勞動力大國的優勢,我國一直致力于建設勞動密集型產業,這種發展方式確實有利于承接海外的產業轉移,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不斷變化,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逐漸顯示出與我國企業不相適應的特點[4]。因此,企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應該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化,從而提升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知識密集型的核心就應該是人才的素質建設,通過不斷推動企業員工增強自身的技術能力、創新能力,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具體來說,企業可以為員工營造寬松民主的環境,給予他們失敗的機會,鼓勵他們的創新舉措,充分調動人才的創新積極性,并組織人才培訓活動,為他們創造提升自身素質的機會,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三、加快企業升級轉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策略
(一)從企業自身出發
1.企業應構建科學的管理結構,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企業如果想實現升級轉型的目標,就必須從企業內部出發,通過優化管理結構,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抵御外界的嚴峻挑戰打下良好的基礎,不斷提高企業效益,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做好準備工作。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總體上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比較低,管理結構還不夠完善,現代化管理理念與實際的管理工作沒有實現有效的結合,這樣就很難為企業的轉型提供發展動力,甚至會阻礙其發展。因此,企業應該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結構,不斷吸納先進的管理理念,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創建一套適合企業發展的體系,從而不斷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的成本,增強其在現代生產環境中的競爭力。
2.企業應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增強自身的轉型能力。當前的時代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而企業的升級轉型也要牢牢抓緊信息技術這一便利條件,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提升企業的發展優勢,突破傳統產業的束縛和禁錮,建成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模式[5]。因此,企業可以將科技金融發展思路作為轉型的依據,將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等特征作為轉型的基礎,不斷增強發展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精準度和專業度,適應信息時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從而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條件。
3.企業應完善控制體系,增強自身的審計能力。在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中,企業的控制對象僅限于經濟活動的主體,但是為了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企業的升級轉型應完善控制體系,將控制對象拓展為全部業務活動和權力主體,并以此為依據構建內部相互制約、執行力強的控制系統,從而發揮出企業內部協調一致、高效率運行的作用,提升企業管理和控制的效率,增強企業自身的審計能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加強預防控制,尤其是在財務預算編制層面,應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嚴格審查項目的可行性,并實行全程監管措施,做好科學合理的預算評價,根據具體的實施情況完成經費制度的管理;其次,加強內部收支管理,嚴格審查支出項目的合理性,從多方面多角度將內部審查貫穿于收支的整個過程,從而完善收支管理的審查體系;再次,加強對物資采購的管理,確保預算制度與采購工作能夠實現一一對應,提升采購環節的審計效率;最后,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實行定期清查制度,對一些無用資產進行轉化利用。
(二)從政府層面出發
1.為企業提供促使其長期健康發展的政策支持。企業的升級轉型不能僅限于企業自身的力量,也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幫扶。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企業轉型工作,政府應建立有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政策制度,緩解嚴峻的社會環境帶給企業的沖擊,加強政策的長期連續性,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需求就忽視了政策的長期目標,避免因政策前后變化過大而使企業陷入發展困境。所以,政府應深入調查當前的企業發展環境,根據具體情況,從長期目標出發,制定出一系列符合企業升級轉型需求的政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上層保障。
2.著力消除行業壟斷的弊端,引導企業間公平競爭。企業要實現升級轉型的目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就必須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實現自主發展,而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力量無法營造公平的環境。因此,政府應發揮統籌作用,著力突破行業壟斷的弊端,引導企業之間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氛圍,以此來營造更加公平民主的市場經濟環境,鼓勵企業的自主轉型和發展。具體來說,政府部門應合理運用宏觀調控的手段,綜合使用調節稅收等政策,不斷消除市場上存在的不合理行為,保護企業合理競爭的權益[6]。
3.鼓勵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傳統企業改造升級。政府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便利條件的第三點,就是要不斷調整當前的產業政策,鼓勵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傳統企業的改造和升級,進一步為解決當前產能過剩問題做出努力。一方面,政府應鼓勵創新產業的發展,為他們提供政策指導,避免其出現盲目發展的情況;另一方面,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不能單純地依靠新興產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加強市場對企業的發展約束,避免企業出現投機行為,從而不斷促進企業結構的優化,促使更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成為國際市場的主流。
總之,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是企業脫胎換骨的一個過程,只有真正實現了轉型升級,才能保證企業不被時代的洪流以及嚴峻的經濟環境所淘汰,從而實現自身的長足健康發展。因此,企業應牢記轉型升級的五個關鍵點,通過科學合理的策略不斷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緊隨時代發展變化的方向,將升級轉型工作看作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參考文獻:
[1]? 任愛蓮,秦俊文.新形勢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研究[J].理論探討,2019,(3):106-112.
[2]? 羅仲偉,侯靜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小企業轉型發展[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6):39-44.
[3]? 李若輝,關惠元.設計創新驅動下制造型企業轉型升級機理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83-89.
[4]? 馬永斌,閆佳.產融結合與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3):110-114.
[5]? 李也.信息化環境下中小企業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20-21.
[6]? 謝博宇.新時代推進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納稅,2019,(35):162.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ZHANG Liang-shan
(Xiyuan Sub-district Office,Jinjiang City,Fujian Province,Jinjiang 3622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the main body of the market economy,that is,enterprises,should also actively transform and upgrade,because only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there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economy in a more stable and stable direction.Therefore,companies should focus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and enable them to continuously meet market demands.Based on this,we mainly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and the five key points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namel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green development,service manufacturing,domestic and foreign sales,knowledge-intensive transformation,and the enterprises own level and government level research to accelerate the enterprise The strategy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Key words:enterprise;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strategy
[責任編輯 毛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