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民間舞蹈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能夠展現民族文化的內涵。新時期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流行舞蹈出現,導致民族民間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們忽視。因此,應加強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保護,通過與旅游業結合以及擴大宣傳等,讓人們了解民族民間舞蹈的重要意義,體會民族民間舞蹈的美妙,從而能夠更好地展現中國獨有的舞蹈文化。本文針對非遺視角下民族民間舞蹈的獨有特點進行介紹,對在傳承與保護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有關傳承與保護策略進行分析,以期促進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關鍵詞:非遺視角 民族民間舞蹈 保護與傳承
民族民間舞蹈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是根據人們的日常生活勞作進行創造的。另外,我國的民族具有多樣性的特征,所以,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蹈種類各有不同,所表達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也會大不相同。當前,人們越來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因此,作為非遺的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保護逐漸得到重視。但是,在進行實際的傳承與保護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相關人員應該重視這些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促進民族民間舞蹈的繁榮發展。
一、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
(一)傳承性
民族民間舞蹈具有一定的傳承性。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創作者大多會根據人們的真實生活設計舞蹈,并將自己所在民族的文化融入其中,從而形成系統的民族民間舞蹈。而且,民族民間舞蹈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夠展現人們的生活和各種民間習俗。在各民族舉辦專有的節日時,經常會跳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這樣的形式能夠讓人們更加了解民族民間舞蹈的特色。因此,民族民間舞蹈一代代地傳承下來,體現了其傳承性。
(二)集體性
民族民間舞蹈還具有集體性的特征。在進行創作及表演的過程中,體現了人們的參與及配合。通過對民族民間舞蹈內容進行分析時,發現其表現的是人們的日常勞作生活,而且會展現一定的民族習慣。民族民間舞往往以群體的形式載歌載舞,在不斷的發展進步下,通過不斷革新,創造出獨具一格的民族民間舞蹈。
(三)自娛性
民族民間舞蹈具有自娛性的特征。人們經常會通過民族民間舞蹈的形式放松心情,讓身心能夠得到鍛煉。同時,民間舞蹈在流傳中,雖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規范,但也都有即興發揮的傳統。民族民間舞蹈能夠讓參與者更好地體會民族特色,展現民族的魅力。
(四)地域性及民族性
民族民間舞蹈帶有地域和民族的特征。我國地域遼闊,擁有56個民族,各個民族的文化都有所不同。所以,民族民間舞蹈的內容也會隨著地域的不同出現變化,而且,民族特色具有差異性,所以,在進行創作時,所展現的民族文化迥異。
二、民族民間舞蹈保護與傳承中出現的問題
(一)地方相關部門的保護與傳承觀念較弱
在進行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時,需要地方相關部門的配合。但是,有些部門的保護與傳承意識較為薄弱,認為傳承者應該全力負責,不可交于他人。這種觀點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傳承者人力畢竟有限,單憑傳承者無法使整個社會對民族民間舞蹈保持強烈的關注,很容易使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出現斷裂的問題。另外,在保護民族民間舞蹈的過程中,如果政府缺少對傳承者能力的培養,或者缺少完整規范的保護措施,導致傳承者沒有進行保護,容易對民族民間舞蹈產生破壞。同時,在進行民族民間舞蹈保護的過程中,大多是將其以視頻的形式保存下來,視頻的質量有待提高,影響了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
(二)傳統思維禁錮了傳播形式的創新
首先,現在許多的傳承者年齡較大,其思想還停留在以往的傳統觀念,所以,在進行民族民間舞蹈傳播的過程中,還在使用以往晚會傳播的形式,缺少對先進方式的使用。這樣,就會使民族民間舞蹈缺少創新性,從而降低傳播和傳承的效率。其次,在進行傳播的過程中,使用的方式較落后,而且在展現民族民間舞蹈的過程中,缺少講解,有些人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承的實效。
(三)過于嚴格的傳承機制降低了傳承效率
有些地區在挑選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人員時要求較為嚴格。比如,有些地區存在性別的限制,只有女生或者男生才可以傳承。另外,還有些民族民間舞蹈不能夠傳承給外姓人等。這些設定嚴重減少了傳承的人數。如果在新時代下,過于堅持傳承機制,會導致傳承效率的降低,影響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
三、非遺視角下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策略
(一)非遺視角下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策略
1.進行實地訪問,真實還原民族民間舞蹈的歷史樣貌
在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積極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通過引導,吸引相關具有傳統文化保護經驗的人才,并創建保護團隊。團隊人員進行實地的探訪,通過與當地人和傳承者的交流,更加了解民族民間舞蹈的深層次內涵。可以去當地的博物館進行參觀,追尋文化發展的軌跡。另外,團隊人員可以發揮職能優勢,將有關民族民間舞蹈的資料進行整合,保護資料的完整性,促進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
2.運用現代技術,實現對民族民間舞蹈素材的妥善保管
在保護民族民間舞蹈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護相關文件資料,還要對視頻資料進行整理。有關人員可以在進行民族民間舞蹈保護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視頻錄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舞蹈保存在計算機中,防止視頻文件的丟失。另外,相關部門人員應該加強保護意識,通過學習先進的保護手段,幫助民間民族舞蹈資料完整保存。
3.建立健全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制度
要想民族民間舞蹈更好地受到保護,需要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和宣傳,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有效吸引人們加入傳承隊伍當中。另外,民族民間舞蹈形式多種多樣,難易程度不一。對一些難度較高、較為稀缺的民族民間舞蹈,可以在調查結束后,利用通俗的語言將其描繪出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提供文字基礎。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保護制度,設立專門的保護人員,各司其職,利用其專業的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進行民族民間舞蹈的搜集與保護工作。在保護制度落實的基礎上,為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提供資金支持,緩解傳承中出現的資金緊缺的問題,助力民族民間舞蹈的創新發展。
4.加強對民間舞蹈藝人的保護
相關部門可以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民間舞蹈藝人的發展,并且為其提供發展的平臺。首先,相關部門可以舉辦民族民間舞蹈的研討會,讓人們能夠深刻意識到民族民間舞蹈保護的重要性。其次,鼓勵民間藝人開設民間舞蹈培訓課程,不僅可以保護民族民間舞蹈,還能培養更多的舞蹈人才。在宣傳培訓中,充分展現民族民間舞蹈的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員加入。最后,相關部門可以建立文化生態園區,將有關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軌跡和特色通過建筑和展覽展現出來,營造出一種傳統文化的良好氣息。
(二)非遺視角下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策略
1.實現現代化改造,強化社會宣傳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可以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創新改造。在不改變民族特色的基礎上,適當加入一些流行元素,有效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民族民間舞蹈中。除此之外,可以加強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宣傳,通過與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的合作,讓更多的人看到民族民間舞蹈,擴大受眾面。另外,也可以在各地舉辦民族民間舞蹈的演出,并在演出的過程中,對舞蹈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進行具體的講解,加強地域舞蹈文化的宣傳,促進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與傳承。
2.通過民間舞蹈進校園的方式,助力民族民間舞蹈傳承
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人員數量在不斷減少,為了促進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和傳承,可以通過教育的方式,培養更多的舞蹈人才。學校可以開設民族民間舞蹈的課程,聘請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人進行講解,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加入,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提高學習舞蹈的興趣,并自發成為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者。
3.結合旅游產業,創設地區舞蹈文化品牌
可以將旅游產業與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旅游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促進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首先,可以建立旅游品牌,設立一些跟民間舞蹈有關的觀賞建筑和休息場所,通過營造一種氛圍,幫助人們體會傳統舞蹈文化的內涵。例如,在云南一些旅游景點,可以設立專門的視頻展廳,將傣族舞蹈《云之南》整個展現出來,并且伴隨語言的描述,讓人們能夠在休息的過程中,體會民族民間舞蹈的魅力,從而帶動旅游者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主動去探索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促進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民間舞蹈能夠展現民族特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應加強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為傳承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并加強對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人的保護,為其提供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除此之外,相關部門可以建立團隊,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考察,加快對其的搜集、整理與保護工作。在傳承方面,可以利用與旅游業結合的方式,讓人們在觀光的過程中體驗當地民族民間舞蹈的魅力,有效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并傳承民族民間舞蹈。此外,要重視舞蹈文化進校園,從校園培養更多民族民間舞蹈人才,建立舞蹈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總之,相關部門要通過采取不同的方法促進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助推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艾明旭.非遺視角下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策略[J].普洱學院學報,2021,37(01):96-98.
[2]侯晉芳.非遺視角下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J].北方音樂,2019,37(18):253.
[3]鄭雪松.非遺視角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學校傳承的思考[J].貴州民族研究,2020,41(06):161-165.
[4]單南,徐思海,王丹.非遺視角下高校傳承民間舞蹈文化的有效策略研究[J].藝術品鑒,2021(06):124-125.
(作者簡介:朱江鳳,女,本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藝術研究所,館員,研究方向:舞蹈藝術)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