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道平 劉金玲 王濤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通過土壤肥料技術來提高耕地質量已成為共識。但許多地方由于農作物的不合理種植、土地的過度利用及施肥方式不合理導致耕地質量急劇下降,部分土壤受到污染逐漸惡化。因此,應做好新形勢下的土壤肥料技術推廣,來解決上述問題。
關鍵詞:土壤肥料;技術推廣;措施;建議
為促進農業發展,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應在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合理利用基礎上,大力推廣土壤肥料技術。土壤技術分為肥料技術和土壤技術。肥料技術包括有機肥料的更多應用、精確施肥、配方施肥等。土壤技術包括深耕精耕技術、坡地溝種壟作、蓄水保墻技術、降潛去漬等。在推廣土壤肥料技術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下面介紹推廣土壤肥料技術的困難和改進方法。
1.1 推廣力度不夠
土壤肥料技術推廣是一項長期的、技術性強的工作,需要配備大量的農技人員,由于目前許多鄉鎮已農技中心納入同級政府管理后,還要從事其他事務性工作,缺乏時間和精力從事該項工作。例如四川省的秦巴山區,土地多屬分散經營,進村入戶推廣難度較大。
1.2 接受程度的限制
現階段,如果某個地區許多農戶不接受,將影響整個推廣的進度。不能接受的原因主要是對土壤肥料技術了解不足,對于主要收入來自種植農作物的農民,將會增加經濟成本;對于不以農業種植為主要收入的農民,實施土壤肥料技術無法獲得理想的效益,也給推廣帶來了困難。此外,要求種植者掌握相關的知識,土壤受到施肥,灌溉,氣候和環境的影響,而施肥則受品牌、施用方法、作物大小等因素影響。因此,在推廣過程中,每位農戶要掌握各項技術,但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大多數農民接受新事物新技術較慢。
1.3 因地制宜問題
在具體操作中,必須根據農業用地的具體情況來推廣土壤肥料技術,并且必須以特定方式促進相關的可行技術。譬如達州市宣漢縣屬四川盆周山區,土壤、地形和氣候差異很大,不同的種植結構對土壤和肥料有不同的需求。應深入了解基礎數據,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技術措施。
2.1 加大推廣力度
要深入基層開展廣泛宣傳普及土壤肥料技術知識,讓農戶充分認識到能帶來收益。同時政府機構應將更多具有相關技能的技術人員充實到基層,收集大量土壤樣品進行檢測,開展田間試驗,并加大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現代農業園區及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土壤肥料技術推廣,指導科學施肥,精準施肥,提高產投比。
2.2 積極適應農業經營方式的改變
我國現階段正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土地流轉,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鼓勵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農產品的結構和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傳統農業技術需要不斷升級,讓高科技融入農業發展,加大土壤肥料新技術推廣,逐漸淘汰舊的技術。需要政府出臺政策,增加資金投入和設備投入。
2.3 進行機制創新
首先,應采用激勵和競爭機制,使技術人員在自己的工作中承擔更多責任,從而增加活力和動力。其次,建立和完善評估機制,實行可以客觀地評估來促進當地土壤肥料技術推廣和勞動效率的效果。再次,應建立獎懲制度,調動從業人員的積極性,更好地推廣土壤肥料技術。
當前,推廣土壤肥料技術對于解決我國面臨的耕地質量下降和土壤污染極為重要,對緩解農業用地緊張減輕耕地使用壓力具有重要意義,有關人員應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新形勢下推廣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