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奶牛養殖過程中傳染性疾病的出現可能會導致整個奶牛養殖群體的患病,嚴重降低了奶牛的產奶性能和健康狀況,阻礙了奶牛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規模化奶牛養殖過程中疾病的防治工作可以從免疫注射、常見疾病的防治以及患病奶牛的及時診斷護理等方面進行。本文將對規模化奶牛養殖場中疾病防治工作以及患病奶牛的護理工作進行介紹,旨在為奶牛的健康養殖以及奶牛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幫助。
關鍵詞:奶牛;規模化養殖場;疾病防治;護理;生產性能;健康狀況
牛奶是一種優質的動物蛋白來源,在畜產品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的一類,優質牛奶的供給離不開奶牛的飼養,逐漸提高的牛奶需求量使得奶牛養殖的規模和數量越來越高,奶牛的養殖方式逐漸朝著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規模化奶牛養殖過程中的疾病因素是限制奶牛生產性能和養殖經濟效益的重大阻礙,尤其是傳染性疾病的出現可能會導致奶牛養殖群體的患病,威脅奶牛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規模化奶牛養殖場中的疾病防治工作我們可以通過改善奶牛養殖的飼養管理,做好疾病防治的相關工作以及患病奶牛的及時診斷和護理等方面進行。
規模化奶牛養殖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保障奶牛飼養環境的清潔衛生,定時做好奶牛養殖圈舍的消毒殺菌工作,同時保障奶牛養殖欄舍的溫度和濕度的適宜,避免由于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化而出現奶牛應激情況。規模化奶牛養殖場中我們建議實行自繁自養的管理原則,自繁自養的飼養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外來病原菌的入侵,有效地防止了傳染性疾病的出現。當必須引進外來奶牛是需要嚴格考察奶牛的來源地區是否存在疫病的情況,嚴禁從疫情區域引進奶牛。對于引進的奶牛做好疾病的檢疫工作,同時做好相關疫苗的注射,奶牛引進后先進行隔離飼養30天以上,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后即可開始混群飼養。

免疫疫苗注射以及普通疾病的預防是規模化奶牛養殖場中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通過良好的飼養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部分常見的奶牛養殖疾病,飼料品質的把控對于改善奶牛機體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奶牛養殖過程中的飼喂方式,飲水的供給量和清潔衛生情況等均對于奶牛的健康狀況有一定的影響。我們需要按照奶在不同生長階段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提供營養水平合理的優質飼料,保障奶牛的營養供給。
規模化奶牛養殖過程中需要每天定時的觀察奶牛的機體狀況和精神狀態,對于出現異常情況的奶牛及時采取診斷措施,確診疾病情況后及時地進行治療。對于患病奶牛我們需要及時地進行隔離飼養工作,避免出現傳染病后導致大面積的感染。對于體質較弱的奶牛我們需要特殊照顧,首先在飼料品質上進行改善,多以青綠飼料為主,采取少喂多餐的方式,保持患病奶牛養殖環境的清潔衛生,增加消毒殺菌的次數,盡量避免人為因素對患病奶牛造成的應激情況,給患病奶牛提供一個安靜的康復環境。
規模化奶牛養殖中疾病的防控工作可以有效改善奶牛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通過飼養過程中奶牛機體狀況的實時考察可以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出現,促進奶牛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
作者簡介:袁茂證(1991-),男,大學本科,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