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峰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較快,涉及到的領域也非常多,但是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起步較晚,還不夠成熟,在運行模式、資源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為此需要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管理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并補充相關的法律條例,提高管理質量。
關鍵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組織管理;管理方法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指的是農民尤其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農業小生產者為維護并改善自身的生產與生活條件,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聯合從事某種經濟活動的組織形式。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具有合作經濟組織的一般特征、是家庭經營基礎上的協作經營、啟動難度較大、需要政府支持。同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改善微觀經濟基礎、提供多種服務與混合公共產品。
當前,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情況較好,出現了約20萬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且這些經濟組織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如種植業、水產業、畜牧業、運輸業等。然而,我國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出現時間較晚,成熟度較低,無論是運行模式還是資源都存在諸多問題,這就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誕生與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建設。首先,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促進了規模化經營模式的形成。很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都銷售當地的特色,可以將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出現和發展的背景下,農村的產業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有效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并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效益,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此外,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可以降低成本。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不斷發展使一體化經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極大地降低了成本且實現了村民自治,增強了管理的民主性。以武夷山市吳屯鄉為例,吳屯鄉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林地面積29.8萬畝,耕地3.7萬畝,根據當地資源優勢發展了稻花魚產業、香榧種植、農機服務等合作經濟組織,省級示范社4家,市級示范社3家,縣級示范社2家;省級家庭農場2家,市級家庭農場1家,縣級家庭農場3家,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合作經濟組織也越來越完善,越來越規范,由于農民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協作能力偏差,導致合作經濟組織規模發展的緩慢。
3.1 加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力度
首先,需要意識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目前,農村在不斷優化生產經營理念,增強自身的產業化經營理念,這雖然調動了經濟發展動力,但是加劇了農村市場發展與生產方式之間的矛盾,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此,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創辦農村經濟合作社,從而為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其次,需要綜合認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在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進行管理時,需要對農村產業結構進行科學調整與優化,全面收集各個方面的信息,并綜合分析農村經濟的發展趨勢,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撐,引導農民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生產。同時,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應該與附近的散戶達成合作共識,共同抵御自然災害與經濟災害,降低發生風險的概率,增強農村的組織性。再次,需要科學分配農村生產要素。需要提高資源與資產的利用率,科學劃分各類資源與資產的使用權、經營權以及所有權,提升現代化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此外,需要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技術,使農業生產更加標準化。相關部門需要不斷研究新技術,推廣農業生產新技術與新產品,從而提升生產質量。
3.2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若想提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質量,相關部門就應該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相關的法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利用現有法律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結構進行規范整頓,使其成為更專業的組織,例如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其次,相關部門需要利用有效的方式解決社員利益分配的問題,避免農民利益受損。
3.3 維護農民權益
在新的社會背景下,農村經濟獲得了長遠發展,這就需要做好組織產權管理工作,賦予農民合作組織產權,保護農民的利益。在工作當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需要加強工作人員的職業教育,端正其工作態度、增強其職責意識,擴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規模。在進行財產轉讓時,需要明確規定產權流程,確保可以順利進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產權的轉讓。
3.4 科學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生產管理是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管理當中的關鍵內容,所以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生產過程的研究力度,加強生產技術研發,提升農業運營效率,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相關部門需要明確組織未來的發展方向,并為產品銷售、管理監督、信息交流以及產品檢測等各個方面提供支持。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我國經濟結構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所以,應該不斷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工作、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農民的權益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