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娟
(長江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BIM在建筑類職業院校嵌入式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升建筑工程技術教學效率,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價值。但是當下的BIM技術在我國的應用還不是非常完善,人才匱乏,國家卻在大力推動其發展,故而在高校、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應該詳細進行BIM技術的應用和探索,將BIM技術逐步融入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構建BIM嵌入式課程體系,推動BIM人才的培養與輸出。
所謂BIM技術,是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來給相關人員提供模擬和分析的一種建筑信息模型,是未來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的一種發展趨勢。如今,國外的BIM 技術已經發展非常完善,非常成熟,而在我國則處于摸索和學習的階段。尤其是我國BIM技術人員短缺,應用技術和經驗有限,許多方面的研究還處于空缺階段。在高校、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嵌入BIM技術,不僅僅是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建筑技術發展的趨勢。
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實踐活動中引入嵌入式教學模式,最為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全方位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熟練掌握各類專業技能。同時,嵌入式教學在實踐應用過程中,也同樣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通常來說,認知實習和頂崗實習,共同構成了當前階段職業院校實踐教學的主體內容。其中,認知實習開展的過程中,一般是由教師以講座的形式,為廣大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講解,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施工管理的相關知識,然后再組織學生到現場展開參觀。而頂崗實習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在導師的指點下選擇實習單位,然后進入實習崗位,完成安排的工作。不過我們必須強調的是,建筑工程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容,因此事故在現場較為常見。這種情況下,很多施工單位都會將前來實習的學生安排在辦公室看圖紙,以避免出現人身安全事故。但是這雖然相對來說較為安全,學生卻無法接觸到更多的管理知識、專業技能,不利于今后的發展。針對上述問題,可以在嵌入式教學模式中引入BIM這種具有極強表現能力的虛擬仿真技術,高效率地還原施工現場,讓學生更為清晰、明了地觀察施工現場的各個環節、各種技術,幫助學生將書本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除此之外,BIM技術的應用,也同樣可以有效強化實踐活動的效果,將教和學、教和做更好地整合起來,全面強化教學效果。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雖然會開設實訓教學,但是相對是比較單一的,比如,針對工程造價專業,就開設了結構施工施工圖識讀實訓以及建筑工程列項與計量實訓等,著力提高學生識圖以及應變能力。但是其具有較強的單一性,也不能連貫和統一在一起,從而使得各個課程之間不能緊密結合,影響了教學水平的提高。而BIM技術應用于嵌入式教學中,能大大豐富實訓內容,確保實訓項目的連貫性,提升教學效率。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BIM嵌入式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作為課程教學開展的核心指引,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更是各項教學實踐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高職BIM技術課程體系的建設有了大數據技術的高度支持,整體完善度不斷提升。但是我們也同樣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這項技術的不斷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從實際需求角度出發,牢牢把握住人才培養目標。具體來說,應重點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從行業特征出發,設定人才培養的科學目標。當前階段建筑企業急需大量熟練掌握BIM技術的畢業生,但是高職院校每年所提供的此類人才,普遍存在重理論知識、輕實踐經驗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要求我們的高職院校科學、合理地設定人才培養目標,以此為基礎推動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其次,高職院校需要結合本身的辦學特色,緊跟BIM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及時調整和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建筑行業對于BIM技術人才的要求不同,例如有的企業可能對學生應用能力比較重視,而有的企業則會側重BIM項目管理能力等,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結合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特點而設置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并注重對其進行調整。
應用BIM 技術,需要結合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設置,可以單獨開設,也可以在專業課程中融入,還可以在綜合能力課程中融入。
1)單獨開設BIM技術課程
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我們可以單獨開設BIM技術課程,對BIM的概念、發展歷程、應用技能、后續發展、建模操作等等多方面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傳授。
2)在既有專業中融入BIM技術課程。
客觀上來說,BIM技術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種種特征,涉及到施工質量管理、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管理、施工安全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可以說BIM軟件所模擬的施工全過程,對于學生實踐效果的提升是有著直接的積極意義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施工各個環節、各個階段的特征和情況。目前來說,將BIM軟件和Revit系列、BIM5D系列軟件相結合,可以為工程量計算的開展提供更為全面的支持。除此之外,在開展施工專業基礎課程,如繪圖課程、地基基礎課程的過程中,也同樣可以通過BIM技術,幫助學生們形成更好的空間想象,從而對結構構件、空間分布等,有好的理解。
3)在綜合能力課程中融入BIM技術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綜合能力課程中,可以融入BIM技術,比如,在工程計量、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等實踐訓練中,可以明確要求在實訓成果中,添加BIM模型展示相關內容。
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的不斷發展,使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活動,也同樣應努力朝著“互聯網+”的方向前進。所以,在開展BIM課程資源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同樣應充分凸顯出互聯網技術的重要作用,加強教學資源的優化和利用,為教學資源整體質量的提升,做出更為積極的努力。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從BIM技術課程和專業課程之間所天然存在的聯系出發,總結教學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兩者的融合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加強專業課程和BIM技術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加強學生對BIM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同樣要從實際需求角度出發,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充分利用,為BIM課程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更為全面的支持,積極主動地引入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源,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自己的實訓平臺,為學生提供更為良好的實訓環境,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
實踐課程教學時長不足的問題,是現階段影響建筑工程技術專業BIM技術嵌入效果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影響產教結合效果的核心因素。針對這一問題,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加強學校、企業、學生之間的融合效果,為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有效提升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持,應對實踐教學的時長加以科學、合理的調整,從而為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最終為產教融合的全方位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內生動力來源。同時,校企溝通也非常重要,有必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一套更為行之有效的溝通機制,通常溝通渠道,按照實際需求來合理設置學習的時間。除此之外,傳統意義上的教學中,經常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分離,這對于BIM協同應用顯然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有必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的整合起來,積極引入BIM技術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當前階段,工程建設過程中專業交叉已經成為主流發展趨勢,如果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BIM技術,開展協同設計,無疑可以保障溝通的效果,消除溝通過程中的各種障礙,將設計結果表現的更為直觀、高效。
以上,本文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BIM技術應用展開了探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應與時俱進,從本專業需求和市場需求出發,與企業合作,構建嵌入式課程體系,培養BIM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