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艷紅
鄭州西亞斯學院,河南鄭州 451150
在文旅融合的過程中,各個方面缺乏應有的文化支撐力、配合程度和默契度,在其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定的困境或者不足。因此,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從根本上補齊短板,培育出相對應的文旅全新業態,促進旅游和文化能夠更深層次的融合,進而能夠有效推進文旅融合實現質的提升,為促進河南省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條件[1]。
從河南省的全域旅游資源來看,是十分深厚的。河南有多種類型的文化資源,而且歷史源遠流長,在該地區有著特別典型的中原文化,同時也和楚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和交融,代表著多種類型的文化內容。因此,在文旅融合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深入挖掘,使其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然而從具體情況來看,在文化資源方面并沒有進行全面細致的挖掘,力度不足。例如,在河南的旅游資源中,羅山文化有著十分深厚的底蘊,古跡眾多,傳統民族文化也精彩紛呈,但是很多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文化價值沒有被充分體現,針對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等,也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究和系統的論證,在包裝、宣傳、展示等相關方面都欠缺應有的力度和創新性,對于傳統文化沒有進行良好的保護和傳承,在這方面存在重大的問題。除此之外,相關部門對文旅融合也沒有強有力的支撐,由此導致文化內涵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文旅融合不夠深入。
從根本上來講,在河南省的全域旅游背景下,針對各個地區的文旅融合工作而言,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相關旅游部門和文化產業部門等的密切配合,同時也要聯合發改委、扶貧辦、教育部門、科技部門等相關方面的協調作業,確保其融合發展,各個部門之間要緊密地協作,這樣才能呈現出旅游和文化兩者融合發展的成效。目前各方單打獨斗,并沒有清晰明確的在旅游定位、思路,由此導致文旅融合的成效不佳,這對于旅游產業的整體性、全面性的發展也會造成很大阻礙。
針對河南省各個地區的文旅融合發展而言,在融合的深度、廣度方面都不足夠,需要進一步的拓展和完善,同時在文化組織和旅游創意等相關方面,往往缺乏應有的新穎性和獨創性,并沒有充分體現出本土資源優勢和特色,對于某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文化名片并沒有得到切實的開發,很多旅游產品往往比較單調重復,缺乏應有的創意性和特色。除此之外,在鄉村旅游中往往還是以傳統農家樂為主,所提供的服務往往只是農家菜等,并沒有充分融合當地的民俗文化,在特色表演方面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未體現出本土的特色和個性化特征[2]。
在實踐的過程中,要以河南省全域旅游相關政策和戰略為指導,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工作,進而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產生更大的合力。要進一步完善相對應的工作體制和機制,為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引導。在實踐方面,要成立文旅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出相對應的產業政策發展規劃等等,同時進一步加大文旅融合的支持力度。同時,切實做好文旅融合發展的宣傳推廣工作,使相關部門和各個層級的文化旅游單位深入挖掘不同地區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真正意義上進行摸排梳理,對自身的資源優勢進行充分的明確,同時配備與之相對應的文旅工作人員,以此充分落實文旅融合對接各項工作,實現從上到下的逐步推進,保證各個基層的文化和旅游部門能夠擔負起自身的職責和任務,確保各項旅游景區的建設和發展能夠和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充分融合,在文化和旅游的末端有機結合,以此為文旅的深層次融合夯實基礎[3]。例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文化演出的方式,體現出文化和旅游兩者的深層次融合,通過演出的生動性和普及性,進一步明確相對應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目標和任務,為旅游產業的良性發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并為其提供相對應的政策扶持和資金補助。對于休閑農家農莊等等進行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優勢進一步擴大,同時利用串點連線擴面的方式,使鄉村旅游環線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確立,為整體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奠定基礎。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要想確保文旅融合得到更深入的發展,就需要進一步打造精品景區,使品牌和特色能夠有效確立,進一步充分利用各類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文旅新業態,以此為文化旅游資源的有效挖掘,提升文旅融合水平而提供必要的條件。例如,在針對羅山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挖掘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重點培育紅色教育,同時打造農業觀光生態休閑,民宿節慶等相關方面的鄉村旅游產業,使項目的帶動工作用得到顯著提升,進一步有效抓好紅二十五軍長征國家文化主題公園建設工作,打造靈山風景區綜合開發項目,加入自身的創意和構想,促進文化遺產能夠得到充分的活化,以此促進文化資源向著旅游產品進行轉化,進而從根本上有效創設出一批具有品牌化,特色化和差異化的文化旅游精品,使當地的文化服務產業鏈進一步完善[4],打造文化旅游新業態,從根本上提升當地的文化軟實力,進而在實踐的過程中確保文化軟實力能夠真正意義上成為當地的經濟硬實力,實現全域旅游大發展大繁榮,促進當地的旅游產業和多個產業能夠實現蓬勃發展。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在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形式,針對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的融合發展的深遠價值和現實意義進行大力的宣傳和推廣,打造出良好的宣傳氛圍,以此推進當地的旅游產業實現更大程度的發展[5]。例如,在羅山文旅品牌的創立過程中,通過舉辦“全球文創大會”和“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等活動,通過文化演出的形式,組織“2020年縣長帶你游羅山”新浪網上直播等活動,這樣能夠使文旅品牌得到進一步的確立,同時拓展傳播范圍。針對相應的旅游宣傳片和特色活動等等,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互相融合的宣傳推廣方式,確保不同地區的對外知名度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對于文旅深入融合的不可復制性、不可替代性,進行著重強調。打造出特色的品牌和形象,從文化的層面注重加強,對于各類文化資源和歷史資源等等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整合,在提升旅游景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時,對相關文物等等進行切實的保護,避免文化旅游資源被過度消費和利用,以此確保文旅產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6]。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全域旅游不斷推進,針對河南省的文化旅游產業深入融合的背景下,要以河南省的全域旅游方針策略為抓手,進一步融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更深層次的文旅融合,針對當前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和落實相對應的融合對策,以此確保河南省的整體旅游產業能夠實現良性發展,為我國旅游產業和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