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勃宇 姜宇威
1.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2.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齊齊哈爾 61000
在多元文化發展環境下,敦煌藝術的創新與再生,實質上是基于傳統文化基因特點融合時代藝術特征的文化資源開發與建設路徑,對于實現文化增值、促進融創產業發展、提升民族文化影響力有著積極作用。在推進敦煌文化行塑創新發展的進程中,需要相關文化管理部門合理發揮引導、監督、組織與宣傳作用,積極將傳統文化推向國際化、全球化平臺,做好文化創新引領工作,推進文化產業的集成化、結構化發展[2]。
敦煌在古代絲綢之路開發與建設時,就作為咽喉之地,匯聚了漢代中原、希臘、伊斯蘭、波斯等地區的多種文化特征,成為文化交融的重要樞紐。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天竺樂、龜茲樂、疏勒樂,安國樂、高麗樂、康國樂、高昌樂等胡舞胡樂,在敦煌地區廣泛流傳,并向著中原內陸地區傳播,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極具包容性的敦煌文化體系。中原與西域諸國文化相互交融,為藝術作品的融合創作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敦煌壁畫、舞蹈、美術繪畫等相關藝術作品中也體現出了多種文化融合的特征[3]。
敦煌多元化、融合性藝術表現特征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早在北涼時期,敦煌石窟就已經開始創建,歷經北魏、西魏以及北周等朝代的更替,外來文化的影響逐步降低,與之相對應,中原文化的影響程度逐步深化,文化在長期發展融合的進程中,實現了創新再造。民族、地區固有的文化基因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并在長遠發展過程中融入時代因素不斷創新演化,形成具有中國歷史文化特征的宗教藝術、建筑藝術、舞蹈藝術與壁畫藝術等體系。
在文化發展格局多元化、全球化特征影響下,敦煌藝術被世界所認可,是因為它在宣傳民族文化的同時,還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現實生活和精神風貌?!耙粠б宦贰倍喾桨l展戰略的實行目標在于實現 “共贏”,在促進一帶一路輻射地區經濟、政治、科技等方面共同發展的同時,實現文化的廣泛傳播與交流,在此基礎上,通過跨文化交流與溝通體系的建設,反向推進貿易、經濟產業等相關領域的聯合建設。敦煌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在不斷吸收其他國家、地區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對自身的文化基因進行優化改良,在促進我國文化軟實力全面提升的基礎上,也通過文化產業、貿易市場方面的開發,促進經濟領域競爭實力的進一步提高[4]。
敦煌壁畫的出現無異于文化激流中的砥柱,它所呈現的大國氣勢和雍容氣度,表現出了中華民族傳承悠久的文化特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敦煌文化留下了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建筑、壁畫等文物,作為歷史的重要見證者,凝固物化了藝術表現特征,體現了敦煌文化不同歷史時期的張力。但與之相對應的,文物只是靜態文化的集中體現,缺乏當下社會發展由人創造的鮮活生命力。過分注重傳統文化特征的保護,以靜態傳承的方式發展文化,只能作為陳列展覽的固態文化表現,無法重現敦煌文化的輝煌,需要結合現代技術進行動態展示。
新時期,受經濟、政治、科技等方面全球化發展的影響,各國的文化意識形態受到多方面的沖擊,構建文化多元化發展協調機制勢在必行?;诙鼗臀幕诤蟼鞒?、兼容并蓄的發展特征,對傳統文化的新時期發展路線進行規劃,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兩方面:一是應注重傳統文化特有民族、地區特征的分析、整合與保護,深化對建筑、壁畫等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等文化資源的開發;二是應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融入時代要素,動靜結合、批判繼承、合理創新,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現代化建設的有效路徑。
敦煌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得以發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具有廣泛性、融合性的特征,為從容應對時代對敦煌特有文化特征傳承帶來的影響,在文化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在緊緊把握傳承的民族性、藝術性基因的同時,融入時代特征。當各文化之間的地域空間限制隨著科學技術的更新而逐漸消失,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面臨的挑戰更嚴峻。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必由之路。在科技不斷突破發展與原有認知體系被不斷革新的現代化社會中,傳統文化體系與現代藝術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可能是同一種文化基因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象化表現。實質上,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現代文化,它們所依附的都是人類這一群體,能夠與之產生回應的也只有人類這一群體。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表現特征進行合理融合,對藝術發展形勢進行創新與改造,可以在提升公眾對傳統文化認同感的同時,凸顯出特色民族文化基因[6]。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對敦煌傳統文化的再生、創新發展機理進行分析,吸收借鑒優秀的文化資源開發與產業建設經驗,對于傳統文化的全球化推廣有著積極的作用。為此,文化管理部門應在聚焦于飛天、伎樂、千手觀音等典型形象及所產生全球性影響的基礎上,解剖發展路徑與形成機理,并由點及面,站在統籌全局、優勢互補、資源集中整合的角度,積極推進敦煌文化打破局限、走向世界。
在規劃傳統文化融合發展路徑時,文化相關管理與建設部門應借鑒敦煌文化包容、創新發展的行塑模式,深度挖掘傳統文化的發展價值,利用政策支持、宣傳引導等方式,鼓勵藝術孵化、文化學校、文旅開發項目等相關產業的建設,圍繞敦煌文化現代發展、傳承需求,創新文化產業的建設形式。如:蘭州市為深化文化資源的整合,專門成立了敦煌舞藝術生產培訓基地,意在專門打造敦煌藝術方面的精品,開拓新的文化市場,不僅為敦煌藝術的繼承傳揚與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也創造性的對文化資源進行了轉化,創新了藝術表現形式。
為有效提升民族藝術在新時代的創新動力與發展活力,一方面,文化管理與相關宣傳建設部門應加強文化溝通渠道的構建,積極推進文化產業鏈的建設,強化現代技術的引進與推廣,拓寬文化宣傳的平臺。如,可以基于敦煌文化現代發展特點與取得的創新再造成果,創建微信、微博、APP等信息服務平臺,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另一方面,管理部門應發揮文化建設引領作用,系統、科學地對敦煌文化資源的整合,促進新興文創產業的發展并開展多元文化傳播媒體平臺與形式的研究,借助現代科技助推敦煌行塑模式的創新,提升中華藝術表現體系在國際文化發展局勢中的地位。
敦煌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輻射區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入了西方諸國的多種文化特征,同時,受中原地區影響程度較深,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發展特征。新時期,文化部門應基于國際文化融創發展局勢,通過將敦煌文化推向世界、創新文化資源開發與轉化形式、借助現代技術拓展文化傳播渠道等方式,提升公眾民族文化的認可度與自信心實現文化增值目標,從而全面增強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