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榮國光
薩萬教授一直關注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對中國在科研與教育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我也多次去蒙特爾大學拜訪薩萬教授,除科研合作外,也向薩萬教授介紹了中國科研和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薩萬教授希望中國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并希望能為中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作出更多的貢獻。
2017年薩萬教授產生了到中國發展、繼續從事科研和教育事業的想法,并重點關注中國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的動態。我了解薩萬教授的想法后,為他積極介紹中國在科教事業發展方面的最新動態,并向薩萬教授重點推薦西湖大學——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小而精的新型研究型大學,這所大學代表著中國在創新創造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新探索,未來發展對標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斯坦福大學的模式。對此,薩萬教授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想要進一步了解西湖大學。通過我的積極對接,2018年4月16日,薩萬教授到訪西湖大學。在這一天,西湖大學在杭州召開校董會第一次會議,施一公當選為西湖大學首任校長,許田和仇旻當選副校長。校董會結束后,施一公校長與薩萬教授會面,就中國的科研事業發展以及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交流。4月17日,薩萬教授在西湖大學云棲校區舉辦學術講座,并與西湖大學的年輕科學家和博士生們進行自由的學術交流。4月18日,西湖大學誠摯邀請薩萬教授全職加入,擬聘任他為工學院講席教授。薩萬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請,并表示將盡快完成過渡。經過半年左右的過渡期,薩萬教授于2019年1月正式全職加入西湖大學,任工學院講席教授、生物醫學研究與創新尖端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高度評價薩萬教授的全職加入,將薩萬教授看作是西湖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在全職來到西湖大學之前,薩萬教授就已經開始著手實驗室的建設和團隊的組建,指導我開展實驗室空間的規劃和建設、儀器設備的采購,以及科研人員和博士生的面試和招聘工作。2019年3月開始,生物醫學研究與創新尖端實驗室的團隊成員陸續到位,包括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博士后、博士生和科研助理等。2019年10月,實驗室建設順利完成并啟用,團隊成員的實驗室工作順利展開。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在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的那一天,薩萬教授迅速組織團隊成員第一時間開啟了新的研究方向——為疫情防控研究新冠病毒的現場快速檢測方法,申報并承擔了騰訊基金、西湖大學、浙江大學等資助的多項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研攻關項目,研究用于新冠病毒等病原體快速現場檢測的新型生物傳感器和高通量自動化檢測系統。經過一年左右的科研努力,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功開發了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及其自動化高通量現場快速檢測系統,提出了與現有以核酸法為代表的檢測體系不同的檢測思路,用于更加高效的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需要采用不同的檢測體系。目前項目團隊開發成功的生物傳感器及其檢測系統具有通量高、速度快、靈敏度高、成本低、機器人全自動檢測等一系列的優勢,有望在大規模人群篩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很有可能長期化的背景下,這對于控制國外嚴峻的疫情蔓延和國內時有暴發的疫情反復都有重要的意義。騰訊基金和西湖大學等支持的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已獲得兩項發明專利和PCT專利,項目成果原型機在浙江省疾控中心進行臨床試用。目前項目組也與杭州市疾控中心合作,開發用于新冠病毒等病原體現場快速檢測的可移動實驗室,全自動、高通量、快速完成以新冠病毒為代表的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應用于環境和食品的監測,有望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期間獲得推廣應用。
薩萬教授治學嚴謹,要求學生們要勇于創新,要敢于挑戰權威。薩萬教授每周定時組織召開會議,與全體科研人員和博士生討論項目進展和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同時,薩萬教授每兩周與每位團隊成員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指導科研項目的開展并共同討論如何解決遇到的問題。薩萬教授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有獨到的想法,目前生物醫學研究與創新尖端實驗室里的十多位博士生主要是國內培養的本科或者碩士畢業生。薩萬教授發現他們能夠將導師交給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但是自主驅動科學發現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普遍弱于他在加拿大指導過的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博士生。這可能主要是由于他們在基礎教育階段過分強調成績和排名,從而忽視了創新能力的培養。薩萬教授發現創新能力強的那些學生往往并不是考試成績最好、排名最高的學生,而往往是排名在第二梯隊的學生。薩萬教授認為,中國國內的基礎教育雖然非常扎實,但是有必要做一些教學理念方面的變革,不應過分強調考試成績和名次,而應該適當加強創新能力和自主興趣方向的培養,這樣才能在未來國際科技競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方面源源不斷地輸送創新型人才。這對中國未來國家崛起、國家科技戰略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為世界人民作出新貢獻(西湖大學的創立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
薩萬教授同時兼任西湖大學工學院電子學部主任,肩負著學校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學科建設任務,他積極規劃課程教學大綱、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學術人才的招聘,對電子學科領域在西湖大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薩萬教授特別關注電子信息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希望通過先進的集成電路芯片、人工智能、納米傳感器、光電子、生物界面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可穿戴和可植入的智慧醫療器械以及體外診斷設備。薩萬教授鼓勵青年科研人員積極探索學術前沿,只要科研人員有好的想法,薩萬教授都予以大力支持。
薩萬教授積極開展科研合作以及產業化探索。薩萬教授團隊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合作探索用人工智能芯片預測癲癇發作,改善癲癇病人的生活狀況。團隊與碧桂園集團的博智林機器人合作研究人工智能在腦機接口和腦部疾病診斷方面的應用。薩萬教授也積極推動創新成果的轉化。2019年6月,薩萬教授攜團隊參與2019年全國“雙創周”活動并作為主講嘉賓作了題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主題演講。同時,薩萬教授積極推動西湖大學與智慧醫療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慧康”的合作,推動與政府創新平臺“杭州湘湖國際健康產業協同創新先行試驗區”的積極合作。2019年3月,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調研西湖大學時接見了薩萬教授。由于對杭州市和浙江省科技創新發展作出突出貢獻,薩萬教授于2019年獲得杭州市錢江友誼使者獎,2020年獲得浙江省西湖友誼使者獎。
薩萬教授非常喜愛杭州這座充滿活力、多姿多彩、風景秀美、環境宜人的城市,認為它既有大城市的繁華,又有自然的美景,兩者相得益彰,讓人流連忘返。薩萬教授每隔幾個月就會組織團隊成員進行戶外團建活動,包括爬山、騎自行車、在風景名勝區游玩和燒烤聚餐等。在這些活動中,團隊成員之間可以更加輕松自由地互動交流。薩萬教授非常擅長燒烤,他腌制的大塊清真羊肉燒烤后的滋味受到團隊成員的一致稱贊。薩萬教授在家也會經常烹制黎巴嫩菜,他說在杭州能夠買到所需要的所有原材料,做出的黎巴嫩菜非常地道。薩萬教授在工作之余,也會攜愛人和我們到西湖邊游玩,并在西湖邊找味道正宗的阿拉伯餐館用餐。薩萬夫婦都是穆斯林,想要在杭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找到清真餐廳其實并不難。杭州也有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鳳凰寺,始建于公元7世紀。這讓薩萬教授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在那時伊斯蘭教創立不久,而萬里之遙的杭州就已經建立起來一座宏偉的清真寺。在那個時代,人員和經貿的往來就可見一斑。時隔一千多年后,薩萬教授也承載著同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在杭州工作和發展,頗有歷史穿越感,讓人不禁感慨萬千。
依托西湖大學這一新型創新平臺,薩萬教授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將為我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新的模式和理念。相信薩萬教授及其團隊將會為杭州市、浙江省乃至中國在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等領域的發展作出更多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