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李媛媛
山東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山東泰安 271018
休閑旅游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物。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旅游產品由原先的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國內外關于休閑問題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將文化、經濟理論和新的資源觀引入休閑旅游產品設計過程的研究并不多見。本文以泰安市休閑旅游為切入點,研究休閑旅游產品的升級換代,有助于透視當代中國地域人地關系的變化規律;同時是為人們合理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選擇適合自己、完善自己的旅游方式的需要,是泰安市旅游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泰安市位于山東省中部,與之接壤的城市分別有濟南、濟寧、臨沂等,西面緊臨黃河,是山東省“山、水、圣人”精品旅游線路的中端。面積7761平方公里,總人口563.5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66.5億元[1]。泰安交通發達,區位優勢顯著,京滬、京福高速公路及鐵路穿境而過,是中國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京滬高鐵在泰安設站,從泰安出發,2個小時之內可到達北京,3個小時可到達上海,距濟南國際機場80公里。優越的區位優勢,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是發展休閑旅游的理想之地。
泰安市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2.9℃。春秋兩季溫暖少雨、氣候宜人,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約697毫米,東部地區因受到地形影響,降水量普遍多于西部地區。同時受地形影響,會形成局部小氣候,泰山山頂年平均氣溫僅為5.2℃,而徂徠山前,年平均氣溫14℃以上,這種氣候上的差異,也孕育了豐富的物產,為泰安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優越對的自然條件。
泰安市歷史文化資源也同樣豐富,久負盛名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形成于此。由于古人對山和日的崇拜,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代,泰山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很多文人墨客也給泰山留下了眾多的碑文石刻和名勝古跡。被稱為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一座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同時擁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由于泰山和汶水孕育了獨特的地域文化,為泰安休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文化條件。
泰安是華東地區重要的對外旅游開放城市,2020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504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82.1億元,截止到2021年,全市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共有81家,省級旅游度假區4家,星級飯店29家,旅行社178家,星級民宿3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3家,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精品旅游特色村)4家[2]。目前泰安市已經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有岱岳區東西門村、肥城市五埠村和岱岳區里峪村。泰安已經逐步成為環境友好、舒適安全、生態宜居的健康城市。
泰安市休閑旅游資源豐富、數量多、類型多樣。全市基本覆蓋全部的主類和大部分亞類的休閑旅游資源,其中地文景觀類資源獨特,除了獨具特色的泰山旅游資源,還有國家森林公園徂徠山、臘山、金牛山和省級森林公園蓮花山、神童山,在文化遺產方面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汶口遺址、岱廟、馮玉祥墓、白佛山隋唐石窟造像、泰山齊長城、泰山古建筑群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泰山碧霞祠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革命遺址、寧陽顏廟顏林、東平司里山等24處;省級歷史優秀建筑有寧陽禹王廟以及和圣柳下惠墓、史圣左丘明墓、商圣范蠡墓及全國民俗旅游定點村埠陽莊等。
截止到2021年統計顯示,全市已有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81家,其中AAAAA級旅游景區1家、AAAA級旅游景區13家。以AAAA級旅游景區為例,從空間分布上看,泰山區有4個,岱岳區有4個,新泰市有1個,肥城市有1個,寧陽縣有1個,東平縣有2個。具體在空間上呈現出的特點有以下幾點:(1)空間分布基本均衡,但是AAAA級以上景區主要分布在泰山區和岱岳區;(2)以沿山脈或者湖泊分布為主;(3)每個地區旅游資源的屬性分布比較明顯,如泰山區主要以地文景觀類為主,岱岳區主要是以水域休閑類和康娛游憩類為主,肥城市主要是以生物休閑類和人文綜合類為主,新泰市主要是以地文景觀類和人文綜合類為主。
泰安常住人口563.5萬(截止到2019年底),主城區與郊區居民流動頻繁,本地居民休閑旅游需求旺盛。2020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504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82.1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61%和53.2%[3]。雖然以休閑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數量未做過精確統計,但是數量龐大的國內外游客數量顯示出休閑旅游需求旺盛,且有較快增長。
泰安休閑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地文景觀類資源,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汶口遺址、岱廟、馮玉祥墓等,還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山碧霞祠等。其中以泰山的平安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一席之地,每年,國內外游客專程攀登泰山,祈求平安。
目前,泰安市已經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有岱岳區東西門村、肥城市五埠村和岱岳區里峪村。岱岳區東西門村、里峪村,肥城市五埠村和新泰市掌平洼村被命名為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精品旅游特色村)。位于泰山西麓的九女峰,通過打造不同的文化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的參觀。
每年舉行的泰山國際馬拉松比賽都會吸引國內外眾多健身愛好者的參加,泰安市緊緊抓住比賽契機,讓跑友們在比賽的過程中真正享受到“跑在景區”的美感。另外,在“2020年十一黃金周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的評選中,泰山天頤湖戶外運動體育旅游線路、九女峰越野營地線路成功入選;泰安市也在積極打造泰山溫泉城、泰山醫養中心,爭取建立山東省康養旅游示范基地。
泰安市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2019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的九條措施》,積極打造特色夜景、特色街區、亮化夜間環境,已經形成泰安老街、泰山泮河公園、泰山西湖等新一代的網紅打卡地,吸引眾多市民的游玩參觀,刺激夜間消費。
泰安市的旅游資源豐富,但就目前來看,傳統的觀光旅游占有主體地位[4],游客來到泰安,主要是為了游覽泰山、岱廟等景區,休閑、商務、購物以及可參與性的項目較少。2020年前來泰安市的游客中,市內游客消費最多,其消費金額占全部游客消費總金額的46.14%;山東其他15地市的游客來泰安消費的金額占全部游客消費總金額的33.78%;調查發現:外地游客來泰安比較少的原因:一是,泰安市知名旅游景點少,全域旅游不完善;二是,已經開發的休閑產品宣傳力度不高、目前還處于內容雷同、形式單一的階段,沒有形成獨特的品牌優勢。
總體上看,泰安旅游設施建設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接待規模有限,沒有形成大型的游客集散中心,而且城市導游圖,標識不全。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普遍出現旅游基礎設施供不應求的局面,造成部分景區大量游客擁擠,并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同時,泰安市酒店類型單一,5A級酒店目前僅有1家,適合家庭出游、情侶出游等個性化酒店數量相對較少。城區與各縣市之間的綠色專線旅游巴士還未開通,休閑旅游優勢發揮不明顯。
泰山自古以來受到歷代帝王的崇拜,是封禪祭天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美譽。從秦始皇開始,先后有13代帝王親臨泰山封禪或祭祀,為泰安留下眾多古建筑群。歷史上的泰安以紅門、岱廟為中軸線,相繼建成泰安八大街。同時,泰安市范圍內老的建筑物、古樹木、特色村落等都是泰安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內容。但是,為了迎合現代人們度生活品質的現實需要,很多傳統的歷史街區已經被現代化的高樓取代,逐步失去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
泰安市休閑旅游產業中的智慧元素投入較為薄弱,以門戶網站為例,泰安市各大旅游景區門戶網站體驗感較弱,智能化水平較低,多數網站僅報道問題新聞,而虛擬旅游展示等卻很少。尤其是在泰山旅游景區,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旅游項目,智慧旅游軟件在泰山景區中的應用還不是很普遍。
泰安應該立足“文化泰山、休閑泰安”的旅游休閑定位,培育休閑旅游文化品牌,繁榮發展文化娛樂休閑業。深度挖掘泰安市“紅色文化”“綠色文化”“歷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旅游資源,重點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項目。為了豐富泰安市民的休閑娛樂生活,充分利用圖書館、會展中心、文化中心等文化旅游場所,定期開展特色主題文化惠民活動。積極開拓新型娛樂消費熱點,努力營造寬松的營商環境,豐富城市夜生活。
首先,加快濟南都市圈城市一體化發展,加快旅游休閑道路建設,構建城、鄉、山、水等多維休閑綠道體系。其次,構建“多位一體”的全域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各大景區旅游咨詢中心有效銜接。再次,促進泰安市公共交通與旅游業的協調發展,增加綠色旅游專線,如遇節假日旅游高峰期,錯峰開設周邊單位閑置停車場,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務。
積極鼓勵已經具備發展潛力的地區,建設一批具有農產品體驗、康養旅游、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多功能鄉村旅游集聚區。制定詳細的泰安市鄉村休閑旅游的總體規劃,明確城市發展定位,為泰安市整體旅游發展指明方向。深度挖掘泰安市現有傳統古村落以及非遺文化等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創旅游產品。提升改善鄉村道路、停車場、廁所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美化鄉村環境,建設生態鄉村和文化鄉村。做好旅游產品設計以及廣告宣傳營銷,重點突出鄉村的季節性,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節”,提升鄉村休閑旅游的知名度。
智慧旅游已經成為旅游業發展的趨勢,泰安市作為旅游城市,應積極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實現公共場所、旅游景區免費Wi—Fi全覆蓋。進一步完善“慧游泰山”智慧旅游信息平臺,目前該平臺已經在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等實現多個功能模塊,但是還未得到廣泛的使用和認可,很多泰安市民都知之甚少。泰安市應加大智慧旅游信息平臺的宣傳和推廣,尤其是在客流量大的景區入口、公交站臺等加大宣傳力度,讓市民和游客及時了解景區動態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地點[5-6]。
泰安市具有豐富的休閑旅游資源,通過將文化、經濟理論以及新的資源觀引入休閑旅游產品設計過程,擴寬休閑旅游研究領域,重塑泰安市休閑旅游發展的特色品牌,并嘗試建立產品體系:首先,將城市休閑旅游的開發與整個城市的建設規劃協調一致、統籌安排,重點保護泰安市生態環境資源,認真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境理論;其次,加強城市休閑文化建設,新建具有泰安特色的公交站牌,發展具有泰山文化特色的休閑旅游產品;再次,重塑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格控制現代化建筑的規模和數量;最后,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服務建設,大力發展智慧休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