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慧
紅外光譜技術是在特定頻段內通過紅外線來檢測物品的結構,形成的圖譜全方位展示了紡織品的高分子材料結構。考慮到紡織品的特性,技術人員需深入研究分析,融合紅外光譜技術與其他技術手段,實現定量分析。在測試過程中,也可以根據樣品的特性來選擇適宜的檢測方法,高效鑒別纖維含量,確定化合物種類與分子結構。目前,在紡織檢測領域,運用紅外光譜技術,可以高效率地檢測固態紡織品,并轉化為函數圖像與光譜信號。
紅外光俗稱為紅外輻射,處于可見光譜紅光外側,具有光波長、能量低的特點。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紅外光譜技術逐漸應用于紡織品、農副產品的檢測中,并且獲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以覆蓋性測定紡織品中的聚合纖維、化合成分,從而實現生產質量控制。與此同時,紅外的制樣方式多樣化,能夠滿足各類的產品檢測需求,展現全面性的特點。
根據實際調查發現,現在大部分的衣物制造企業都開始應用紅外光譜技術對樣品材質結構進行立體化檢測,并建立數據模型,用于判斷生產質量。區別于傳統的分析方法,紅外光譜技術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如分析速度快捷、測試過程便捷、能夠達到無損檢測,不破壞樣品;檢測過程綠色化,沒有使用化學試劑;檢測設備方便,操作空間大等。例如,技術工作人員可以依托紅外光譜儀來檢測紡織品棉和尼龍混紡、聚酯纖維和棉混紡、毛和棉混紡等纖維組分的比例,主要原理是通過定量測量分析特征吸收譜來檢測纖維組分。但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1)確保檢測的纖維組分在特征吸收譜帶中無相同的組分。(2)必須采用基線法對纖維組分的吸光度進行測量。(3)確保被檢測纖維組分與特征吸收譜帶的吸收強度與其濃度有較大的可知性關系。(4)在選擇特征吸收譜帶時,應盡量選擇吸收系數大,且周圍不存在多余譜帶干擾的譜帶。
由于紡織品中的高分子化合物結構特殊,在實際檢測中可借助紅外光譜儀來分析紡織物的纖維物質。經過研究發現,紅外光譜中的譜帶與纖維結晶度有著一定的聯系,根據這些聯系,可以將譜帶特征分為參考譜帶、結晶譜帶以及非結晶譜帶等類型,而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可以通過譜帶類型來確定紡織品的纖維結晶度,從而判別紡織品的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檢測之前需要將紡織樣品進行密封處理,再加入適當的甲醛,放置在容器當中。之后,通過紅外光譜儀器來獲取樣品的基本成分,并建立虛擬數字模型,同時,還需配備質譜選擇檢測器和氣相色譜儀,直接導入萃取樣品進行檢測,實現定量分析,其中要詳細觀察色譜柱溫度,收集數據信息,進行全覆蓋掃描。同時對偏振光的電矢量方向和譜帶吸光度進行確定,并由這些數據得到譜帶的二向色性比,從而確定取向度。
從目前的應用現狀來看,紅外光譜法具有高效實用的特點,技術也相對成熟,紡織類企業需合理運用,融合其他物理檢測手段,全方位來檢測紡織品的各類結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