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嶺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關鍵字: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智慧工地
起重機械作為建筑工程中核心的運輸工具,在工程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建筑行業發展日新月異,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措施也在逐步完善,但是起重機械的安全事故逐漸升高,行業整體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這些安全事故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國家、各地方政府與企業也定制了很多應對措施,要求重視設備安全管理工作,規范建筑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建筑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對于提高建筑工程質量、保證工程人員的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將針對建筑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問題展開探討。
1)明確建筑起重機械的產權備案制度。要求設備產權單位提供設備的產品合格證、制造許可證、監督檢驗證、設備購銷合同、使用說明書在產權單位歸屬地建設主管部門備案,一機一號,統一規范管理。 2)建立健全建筑起重機械使用全壽命定期檢查維保制度。建筑起重機械在使用全壽命周期中,要求安裝租賃單位有完善的定期檢查維保制度,每次使用周期的檢測報告,設備返場大修及安全生產事故記錄資料。
3)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起重機械安拆告知制度。設備在安裝、拆除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指導作業人員安拆作業,專項方案的編制應符合國家相關的規范標準。專項方案應由本單位安全、技術等職能部門審核、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后經監理單位批準后向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告知。
1)建立健全設備管理機構與制度,推行安全管理體系。切實加強企業設備管理工作,完善設備管理制度,深入貫徹“安全第一、綜合治理、預防為主”的方針,設置健全的設備管理機構,配置一些有知識、有經驗、有責任感的專職設備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證體系,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能。
2)制定設備安拆、維修、保養制度。制定詳細的設備安拆、維保制度,制定安拆流程圖牌,細化每一工作步驟與要求,嚴格要求按照每一步驟進行操作,確保前一流程步驟完成安全無誤的情況下再進行下一步驟,把握關鍵安全風險點,班組配備安全員、質量員,細化每人的工作責任與要求,制定相應的獎罰制度,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感與責任感。
3)定人定機,專人操作。所有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正規的特殊工種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特殊工種操作證上崗。切實落實定人定機操作,這樣有利于操作人員更加準確的掌握設備性能,可以有效的減少設備的損壞率、維修率,提高設備壽命周期內安全使用效率,減少設備事故的發生。
1)項目部增設建筑起重機械專職管理員。施工項目部增設專職設備管理員,從設備基礎制作、設備安裝資料報審、安裝、檢測、使用、日常維保檢查、頂升加節、拆除,對設備在施工現場使用全過程進行跟蹤管理,嚴格把控每一環節,可以有效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及時消除設備安全隱患,降低設備故障事故率。
2)加強操作人員及設備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培訓。加強對操作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通過培訓可以使操作人員明白應該怎么去做,讓其了解錯誤的做法可能導致什么樣的后果;通過培訓可以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做好對設備及操作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工作。企業可以制作一些相關的安全生產、安全操作手冊分發到每個工作人員,讓工作人員有依可尋。
3)建立一套建筑起重機械教育培訓考核體系。企業要加強對職工的專業技術技能培訓,逐步建立一套適合本單位發展的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教育培訓考核體系,對不同崗位的人員有針對性、有實用性的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絕對不能無證上崗。
1)提高設備管理技術負責人的技術能力。現實生產過程中,多數企業重生產、重效益,而往往忽視了技術,大部分企業缺少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建筑起重機械相應的技術規范要求不了解,方案編制千篇一律,沒有針對性、實用性。根據不同的現場環境與安裝要求,明確安裝工藝步驟,明確吊車等輔助機械的就位與選型等。
2)加強安裝、拆除專項技術方案的編制及技術交底。建筑起重機械專項技術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編制依據、工程概況、施工場地及周邊環境、設備選型及性能技術參數、設備安裝平面及立面圖、作業人員組織和職責、輔助起重設備的選型、性能、吊索具和專用工具的配備、安拆工藝及流程、安裝質量及技術要求、安全裝置的調試、重大危險源和安全技術措施、應急預案等等。針對不同類別、不同型號的設備,要切入重點、關鍵點、不同點,深入分析操作的安裝難點與危險源。在設備安裝前參照專項施工方案的內容有的放矢,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項技術交底,讓所有操作人員了解設備安裝的難點與危險源,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中。由此可見,編制切實可行和具有針對性的建筑起重機械專項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3)合理選型、科學布置。隨著城市化建設的發展,現在的工程規模越來越大,往往一個項目需要多臺塔機同時工作。多臺塔機同時交叉作業,互相影響大,工作效率低,易因發生碰撞而導致事故。這就要求在設備選型定位時就要考慮這個問題,結合現場施工計劃,對塔機應進行“安全、合理、高效”的布置。通常通過對塔機起重臂長度的調整,保證塔機起重臂前段與相鄰塔機塔身之間的距離大于2米,通過高低塔的設置,保證高位塔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與低位塔機中處于最高點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2米。
隨著建筑施工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的不斷發展,智能化安全管理已然成為發展趨勢。使用塔機全過程安全監控系統,可以對塔機全使用周期進行智能化監控,以實現安全生產的最終目的。
通過技術的不斷創新,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前提下,確保建筑起重機械平穩可控的運行,這也是當下智能化監控系統的意義。以施工現場使用最常見的塔機為例。塔機安全監控系統的使用,能夠將塔機的安全裝置以及運行狀態數字化,通過實時監控塔機的運行情況,為塔機相關管理單位提供便利,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管理。另一方面,該系統可做到及時預警功能,能夠在第一時間提醒操作人員可能出現的故障,預防突發的安全隱患。
針對群塔作業相互干涉的風險狀況,利用科技手段在塔機上安裝防碰撞系統,該系統主要由顯示屏、主控制系統、變幅傳感器、回轉傳感器、吊重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組成,通過各傳感器實時采集的各項安全作業工況數據,利用系統計算出塔機相互間位置和運動情況,當兩臺塔吊在回轉可能發生碰撞時,系統會發出蜂鳴聲,提醒操作人員注意,如果操作人員沒有采取措施,系統會自動從高檔位降檔,直至起重臂停止回轉作業。同時塔吊運行的實時數據也會通過無線網絡實時傳送至監控平臺,基于GIS地理信息技術架構可實現塔吊安全運行可視化監控,并可在顯示屏上直觀的反應目標區域,每一臺塔吊的真實運行狀態,讓后臺管理人員很直觀的監測塔吊運行。防碰撞系統的研究和使用體現了現代工程建設的科技化和智能化。
遠程化監控系統主要由遠程監控中心、GPRS信息傳送系統、安全監視終端組成,主要利用塔機上安裝的安全監視終端對塔機運行的各項數據進行實時集采和處理,通過GPRS信息傳送系統將數據發送到遠程監控終端。安全監視系統也可對安全裝置數字化監控,當出現限位短接情況時,系統會暴露被短接的限位點,從而避免因人為原因出現安全事故。遠程監控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企業對設備的安全監管效率,節約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也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塔機可視化安全管理系統采用各類型監控儀安裝在塔機起重臂前端或其他有效位置,實時以高清圖像向塔機操作工展現吊鉤周圍現場畫面,使操作工能夠快速準確的做出正確判斷與操作,解決了超高層塔機吊距過遠、視線存在盲區的問題,從而提高吊裝安全性與吊裝效率。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堅持不懈的工作,是一個動態化的管過程,從設備源頭生產廠家就要加強對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利用現代化、科技化技術加裝安全裝置,減少設備安拆、使用過程的隱患,居安思危,在依托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結合科學、技術、管理、教育等多方面進步改進,才能確保建筑起重設備的安全使用,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