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亮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200)
現階段,大量自動化的先進生產設備被應用在煤礦生產中,有效提升了煤礦采集效率。但也因為大量先進且系統化的煤炭采集設備被廣泛應用,導致安裝和維修難度有所增加。例如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地基選擇、設備運作和調試、設備故障檢修等等。這些通常都非常復雜,必須專業人員操作才可以完成。再加上煤礦機電設備本身生產環境復雜惡劣,水、火、粉塵、瓦斯等都會帶來一定損害,因此必須對其設備精度進行有效控制,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1)螺絲連接方面,該設備連接的主要材料就是螺絲,通過螺絲將各個部件連接起來,使其組合成一個設備主體,完成機械生產。但在實際安裝過程中卻時常出現螺絲擰緊程度不足或松動的情況,使得識別連接穩定性受到一定影響。嚴重的話還會產生螺絲脫落以及部件和主體相互分離的現象,不但會嚴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耽誤設備的生產,還會出現部件脫落影響正常的生產效率及經濟效益,甚至會給操作者帶來生命安全威脅[1]。
2)引流螺母方面,在實際安裝中,引流螺母也時常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它經常會使得電阻過大,如果這時候電壓始終保持穩定,就會因為電流過多而使得設備出現發熱的問題。這樣不但無法實現電量節約,還會加快設備氧化速度,降低設備使用期限[2]。一旦電流過大,還會使電機設備被燒壞,引起電路,不但會損壞電機設備,還會影響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3)超電流方面,有些設備在應用時必須通過電力驅動,但受到安裝失誤等方面的限制和影響,經常會導致設備出現電流增大的問題。一是設備在使用時所產生的頻率增大會較大電流量,使電機設備整體荷載產生負載問題,從而增大電流。二是有些設備在安裝時穩固性較差,導致設備間隙調整未充分落實,而引起超負荷運行,增大了電流,不僅影響了設備整體運行還給人員安全帶來了威脅。
1)設計缺乏合理性,機電設備安裝設計缺乏合理性是導致安裝問題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設備安裝設計本身合理性不足,就極易引起安裝過程隨意操作,從而出現錯誤,給設備正常應用帶來影響,并給煤礦安全開采埋下隱患。
2)監管不力,安裝過程沒有進行有效監管,也是影響安裝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受到監管不力的影響,部分人員的施工工序就會出現不規范的現象。另外,煤礦管理者本身水平不高,管理意識淡薄,也會導致安裝問題發生。
3)人員素質不高,隨著機電設備技術的不斷革新,設備操作日漸復雜。但部分人員的素質還存在較弱的現象,導致整個安裝工作的技術力量過于薄弱,無法掌握現代化的安裝技術,直接影響了安裝質量。另外部分企業也不注重對人員素質的培養。
4)安裝技術與要求不符,當前煤礦機電設備不斷更新,具體的施工技術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但有些單位應用的安裝技術卻存在滯后的現象,無法滿足目前的施工現狀及具體要求,給后續煤礦的正常運營埋下了安全隱患。
其機電設備安裝主要包含了幾個關鍵步驟:設備在達到現場后由專門的人員進行開箱檢查→技術工作者進行復核→準備工作→基礎驗收→確定設備安裝的基準線和基準點→安裝地腳螺栓→安裝墊鐵→使設備吊裝就位→進行設備找平、找正和招標高→灌漿→清晰→裝配→調試運行→完工驗收[3]。
煤礦的機電設備安裝要比普通的機電設備安裝更加復雜,不但要有專業化的技術知識,對安裝場所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在煤礦生產中應用的機電設備都屬于大型機電設備,在確定安裝位置時應全面分析和考慮,以確保安裝場所的合理性。一是應保證設備安裝場所可以放置相關設備儀器,同時有充分的空間進行起重操作等。二是要將設備日后的檢查維修考慮進去,提升后期的檢修效率。三是確保設備安裝和使用處在一個相對安裝的位置上,比如設備安裝位置的干燥程度等等。
煤礦機電設備安裝本身具有很大的專業性,這是由于大部分設備都是專門給煤礦開采工作量身定做的,因此不管是在設計還是在安裝上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為了確保安裝的規范性,就應在正式開始前對所有人員進行系統化培訓,使其精準掌握安裝的技術要點,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從而在保證安裝安全性的基礎上,促使設備功能可以正常發揮出來。
機電設備安裝并非只是使設備實現正常運轉,還需對整個安裝過程進行合理安全管控,以保證后續使用的安全性。由于煤礦行業本身極具危險性,倘若不能有效控制相關設備的安裝進度,勢必會埋下安全隱患。所以實際安裝時則應對精度、技術、工藝等加強控制,形成一套完善的機電設備安裝管控體系,才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設備的應用性能及安全性[4]。
1)在設備外表基礎驗收中,需重點檢查設備表面是否存在露筋、孔洞、掉角或者裂紋等質量問題,同時對基礎表面進行敲擊檢測,確定不會出現破碎問題;2)應重點檢查設備基礎表面和地腳螺栓預留孔,確保沒有雜物產生。放置墊鐵位置應該是麻面,并保證一次性預埋的地腳螺栓位置的精準性,實際裸露長度應與設計要求完全相符;3)在澆筑時應給承重面留出大約50mm的墊鐵高度,確保二次澆筑之后仍然可以滿足具體的設計要求;4)安裝地腳螺栓的位置其砼的強度應該超過10MPa,并使螺栓坐標和彼此的位置都與具體的設計要求完全相符[5];5)如果是重要的設備,其基礎還需要進行預壓強度試驗,其與壓力應該超過設備滿載時施加給基礎能力的總和。
1)在設備安裝時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包含了強度、沉降和抗震性,如果機電設備檢驗合格,但安裝時基礎沉降不均勻,或強度不夠都會導致最終安裝精度出現偏差。另外,設備實際運行時還會產生非常大的沖擊荷載及動荷載,倘若抗震性不強,也會給設備精度帶來影響。
2)墊鐵的埋設工作給機電設備安裝帶來的影響包含了承載面積和接觸情況,倘若墊鐵承受的荷載有效面積不足,或者墊鐵和墊鐵之間、墊鐵和基礎之間、墊鐵和設備之間產生接觸不良的時候就會產生安裝偏差問題。
3)設備灌漿給正常安裝精度帶來的影響包含了強度和密實度,倘若基礎和設備二次灌漿不密實或者強度不足,就會使得墊鐵和地腳螺栓產生松動的情況,從而產生安裝偏差問題。
4)地腳螺栓給機電設備帶來的影響包含了緊固力和垂直度,倘若其安裝緊固力不足或垂直度不足就會導致設備固定不足,由此產生安裝偏差。
5)設備制造給機電設備安裝帶來的影響包含了加工精度與裝配精度,倘若最開始設備制造與實際設計要求不同,就會給正常安裝精度帶來影響,且部分問題無法在現場進行有效處理。
6)測量誤差給設備安裝帶來的影響包含了儀器精度和基準精度,如果其精度較低,或者測點位置選擇不正確,又或者基準點的實際偏差過大都會引起安裝誤差。
只有實現設備精度控制才可以有效提升設備應用安全性,使其發揮出最大功效;同時進一步降低煤礦生產勞動量,延長設備應用期限。具體可以從這幾點著手控制。
1)設備所有部件在出廠前就應該全面把控好精度,確保設備及其部件在實際制造中嚴格依照具體設計標準進行;2)找到影響精度的具體因素,做好實際的控制工作。包含了平整度、材料強度、外部溫度、設計強度以及控制荷載等基礎性的指標;3)實際安裝時,具體的測量基準應該嚴格依照現場實際情況和設計規定進行,否則會直接影響安裝進度;4)在選擇測量工作時應確保工具本身的準確性和合理性,使誤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減少給安裝進度帶來的影響;5)對墊鐵位置可以通過焊接等形式進行固定;6)從各個方面加強安裝精度控制,比如材料、人力、機械等等;7)注重環境因素控制,包含了溫度、濕度等,這些都會給測量監督和基礎標高帶來一定影響。
除此之外,還應做好安裝前的控制管控,即落實設備檢查,根據實際情況對設備安裝方案進行評估,充分準備好安裝技術。在安裝過程中應嚴格依照具體的安裝方案和規范進行各步驟的質量控制,對安裝中產生的錯誤行為和違規操作進行即刻糾正,保證安裝精度。安裝人員的技術水平決定了設備安裝精度和質量,因此還應做好技術人員的考核工作,規范和提升人員操作的規范性。另外,在完成設備安裝后還應及時進行檢查。
總的來說,在煤礦機電設備安裝施工及精度控制方面,受煤礦自然條件和設備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和影響,導致安裝施工中存在大量無法忽視的問題,這些嚴重影響著煤礦開采事業的持續性發展,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對安裝施工和精度控制進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