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坡
(中鋼石家莊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在2017年的十九大會議報告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的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同時指出解決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是提升我國國計民生水平的關鍵途徑。建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我國都將建設發展的重心放在了城市上,因此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在短時間內便初具規模,并且城市的功能設施、服務、布局以及經濟、文化等,都達到了讓群眾滿意的水平[1]。而相較之下,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則顯得尤為遲滯,城鄉兩極化的發展格局和弊端明顯,不論是產業、經濟、文化還是基礎設施等,都遠遠不及城市,這既對于農村群眾來說極不公平,而且降低了我國的整體國計民生水平,鄉村振興的目的,便是改變這一現狀,將國家建設、發展的重心轉移到農村來,從各方面改善、加快農村社會建設、發展水平,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至于“鄉村旅游”,其指的是以鄉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依托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筑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游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的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游方式[2]。當前,國家之所以將鄉村旅游也作為一項戰略,主要是因為通過鄉村旅游的建設,能夠直接擴展、豐富農村的產業結構體系,增加農村經濟收入。并且在鄉村旅游的影響和帶動下,農村地區的布局、基礎設施也可以借此契機得到更快的完善,傳統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人居環境、自然生態環境也會得到更加強有力的保護,與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完全一致。
近年來,“民宿”逐漸成為了一個熱點詞,成為了當前時代社會文化的一個導向和趨勢,其據地所指的是,地方居民利用閑置的房屋等資源,為游客提供旅居服務的小型住宿設施。當然,民宿和普通的旅館、旅店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這種差異不僅來自于服務資源的不同,更來自服務內容上的不同,民宿服務更加具有人文關懷,用直白的話來說,民宿主人更加的熱情,更加關心游客的日常生活,并且能夠幫助、帶領和引導游客更好的感受地方風俗、文化,讓游客獲得更加具有特色的服務體驗[3]。可以說,當前民宿逐漸也成為了鄉村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游客非常重視民宿的質量,會將民宿作為選擇鄉村旅游目的地的一個主要指標。因此,發展好鄉村民宿,才能進一步建設好鄉村旅游,幫助吸引更多的游客,而更多的游客到來,又能增加鄉村民宿的收入,二者相互促進、良性循環。從而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和速度,確保鄉村振興及鄉村旅游兩大戰略目標的完整實現。
鄉村民宿的發展,必須要得到高度的關注與重視,因為其直接關系到了農村的市場產業經濟,并間接影響著農村的整體建設。為此,應當從頂層角度出發,提高對鄉村民宿的整體規劃和監管水平,各地方縣市級政府,要在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政策框架下,根據地方農村和鄉村旅游資源的實際情況,對各個村落的鄉村民宿要求作出規定,如住建基礎條件、衛生、環保、消防、安保等,均需要形成明確的規范,強化監管力度,不能擾亂社會和市場秩序。尤其是在鄉村民宿的特色文化設計方面,要加強審查和監管力度,不能讓地方傳統文化被應用得變了味、變了質,以嘩眾取寵的方式來吸引游客,是要避免和禁止的[4]。除此之外,地方在對鄉村民宿的規劃中,還要從人才培養、信貸、優惠政策等方面予以考量,為鄉村民宿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之所以民宿在近年來會受到大量的關注和追捧,很多人寧愿不住大酒店、大旅店,也要選擇民宿,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和酒店、旅店相比較,民宿更加具有個性和特點,能夠給游客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旅居體驗。普通的酒店、旅店,不論其環境、設備再精致、再規范,都難免顯得千篇一律,這對于當前的人來說,是缺少吸引力的,而民宿在設計上更加具有靈活性、自由行和多樣性,因此可以更好的吸引游客。鄉村旅游下的民宿風格和特色來源,應當是地方傳統文化,不論是在民宿的品牌設計還是環境設計上,通過傳統文化的應用,都能夠立即增強其特色,使其獨具別樣的文化氛圍魅力[5]。而且其還有一個明顯的作用和優勢,是能夠增進游客對地方傳統文化的了解,使地方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傳承。如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乃至于相鄰的村落之間,都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可能體現在建筑上,可能體現在裝飾上,也可能體現在服飾上,不論如何在民宿的建設中,都可以將這些傳統文化應用起來,借助其在視覺上、心理上對人的影響,來對游客起到有效的吸引效果。尤其是在民宿的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應用,可以大大凸顯出自身的與眾不同,讓如今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及不同文化體驗的人,更加愿意選擇民宿、體驗民宿。
從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建設的整體上來講,鄉村民宿都屬于是其相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如鄉村民宿本身就屬于是基礎設施的一環,而且能夠帶動經濟的發展,再者是鄉村民宿可以點綴鄉村旅游的景色,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不過這一切都要求鄉村民宿達到高度的設計質量標準,隨意而為之的鄉村民宿,則難以達到上述的標準要求,發揮出其應用的作用。對于設計師來講的話,鄉村民宿還屬于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有著較大的自由創作空間和可用元素。為此,在實踐當中作為設計師,應當加強對鄉村的調研,全面了解鄉村的自然環境、文化元素,以及民俗的功能需求,做到科學、合理的選址,既要便于游客的生活、出行,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欣賞,又要與地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相處,不能因為商業化的民俗開發,對地方造成過大的環境壓力,致使環境污染與破壞的情況發生。在建筑設計方面,理論上來講是應當利用現有的建筑,如果要新建的話,則可以參考地方的傳統建筑形式。對景觀的設計,要盡量借助地方的自然環境條件,可以對現有的自然環境條件進行進行藝術化的改造、組合,使其符合人的審美規律,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擾動。至于室內的設計,則參考前文當中的內容,要盡量的融入地方傳統文化元素。
在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的戰略背景下,鄉村民宿的發展,還應當走上“產業融合”的發展道路,擴展鄉村民宿的業態形式,這既能豐富民宿服務,優化游客的旅居服務體驗,又能將農村的其他各個產業有效組織和連接起來,從而實現鄉村民宿、鄉村旅游的多元融合發展。如可以打造民宿+自然生態的業態形式,很多鄉村旅游景點都具有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在未經城市化、工業化的開發下,自然生態保護較好。為此,可以將民宿與自然生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游山玩水、野外探險等項目,實現人與自然的交流互動,給游客帶來全新體驗。還可以打造民宿+民風民俗的業態形式,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在一些特色村落中開展民宿旅游,吸引外來游客“住”下來,讓游客在與當地居民交流互動中體驗風土人情。再者是民宿+運動休閑的業態形式,將地方上的民俗民間體育項目開發、利用起來,這些項目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群眾性和趣味性,對游客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能助推當地鄉村民宿、旅游的發展[6]。還可以打造民宿+康體養老的業態形式,這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鄉村民宿從地域分布和行業特征來說,都非常適合發展康體、休閑、養老。鄉村民宿要從裝修布置、飲食起居、項目體驗、溝通交流等方面,處處體現人文關懷,滿足老人尋找鄉情、尋求關愛的心理需求。從長遠來看,康體養老民宿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最后,還要豐富民宿本身的功能,單一的住宿對于游客來講不免會顯得枯燥,因此可以在民宿內開設圖書館、地方文化展覽館以及茶色等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豐富民宿功能,為游客提供更加多樣的服務,并且還可以相當有效的增加經濟收入。
在實際的鄉村民宿發展過程當中,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幾點之外,還需要配套性的做好對鄉村民宿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工作,提升他們的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增強其服務的規范性,從根本上保證對游客的服務質量,贏得更好的口碑和聲譽,這樣才能真正得到社會和市場的認可,形成更強的競爭力,并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