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序
湖北省旅游學校,湖北武漢 430000
中國的研學旅行起步較晚,“研學旅行”在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中才第一次給予一個正式的概念,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也才正式被提上日程。歐洲國家、美國、韓國、日本等很早就開始了研學旅行,目前在這些國家,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了很成熟的旅游項目。教育部于2016年12月聯合11部門發布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被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至此,中國研學旅行的熱潮才正式開啟[2]。
研學旅行不僅是中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旅游行業出現的一種新的業態,因此,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門和旅游部門的共同關注。各級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國家研學旅行號召,正在全國范圍內健康有序地推動著研學旅行的發展。
湖北作為研學旅行的首批試點地區,2017年2月,湖北省教育廳聯合10部門成立了專門的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協調小組。在對全國試點地區進行調研后,并結合湖北省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湖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試點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為湖北研學旅行的發展給予規范性引領。同時,湖北也開展了廣泛的試點工作,如武漢、荊州、宜昌等8個地區成為首批參加試點的城市。隨后,湖北研學基地營地建設的步伐也在全省范圍內展開,目前已經建成56個研學基地營地,初步形成了“一主兩翼”的戰略格局[3]。
研學旅行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顯著的成效,但畢竟推廣時間較短,目前仍處在摸索階段,所以在很多方面也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研學旅行這種“教育+旅游”的新業態,它不同于傳統的學校教學,也有異于走馬觀花式的普通旅行,它是國家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希望通過研學旅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所以,只注重學習或者只注重旅行都是不行的。當前很多研學機構往往只把傳統的游學項目冠以“研學”的名義直接加以推出,導致目前很多的研學項目流于形式,而達不到研學的效果[4]。
自2016年教育部宣布把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以來,研學旅行市場全國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但由于目前在產品、價格、安全標準、資質標準、準入條件等方面都還沒有形成比較規范的管理體系,一些傳統的游學機構、旅行社、互聯網平臺等紛紛涉足研學旅行領域,導致研學旅行產品良莠不齊。很多機構為了獲得豐厚利潤,都紛紛涌入研學旅行市場,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產品品質,也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
研學旅行要想走得遠,研學導師成為最為稀缺的資源。研學導師是時代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職業,一名合格的研學導師,不僅需要有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背景,還需要有豐富的導游、法律法規等相關知識。研學導師不僅需要具備老師的授課能力、設計課程的能力、拓展老師的控場能力、以及導游的講解能力等,同時,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目前研學旅行從業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數研學導師由導游人員經過短期的培訓后來擔任,盡管他們旅游方面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足以勝任,但普遍缺乏教育教學能力[5]。
目前開展的研學旅行,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問題,比如課程設計不合理、課程內容欠豐富、課程組織形式太死板等。課程的策劃,應以研學主題為中心,以旅游為框架,盡量多的融入與當地文化相關的研學內容,使課程的內容更為豐富,課程的設計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參與性。這些都需要學校和研學企業加強深度合作,需要教師在研學旅行策劃和執行中獻計獻策。
研學旅行要達到由目前的部分學生參與到全部學生參與、由代表學校推行向所有學校推進、由試點地區開展向全國各地推行的目的,僅僅靠教育部門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眾多部門的支持與合作。首先教育部門要牽頭做好研學旅行工作的整體規劃,各部門要積極參與,同時要做到責權利清晰;其次,各相關部門要制定出細致嚴謹的研學旅行計劃,做到目標明確、管理到位、時間安排合理、人員配備齊全、出行路線科學、收費標準透明。在各級政府部門、教育部門以及各研學旅行參與機構等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研學旅行一定會走上一條健康發展之路[6]。
研學旅行覆蓋文化、旅游、教育等多個領域,所以課程的設計需要教育專家、學校教師、研學導師等課程開發主體的密切配合。教育專家是核心設計人員,他們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運用更先進的教育理念,使研學旅行項目走得更高更遠。學校教師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線,最了解教育對象,他們可以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特點,同時發揮教師的專業優勢,使課程設計更為科學;研學導師主要從旅游項目開發的角度,根據教育部門、教師、學生等的要求,在課程中盡量多地融入研學內容,循序漸進地推動研學旅行課程系統化建設。
研學旅行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鋪開,最為嚴峻的問題是研學旅行專業人才供給與需求的嚴重不足。盡管各高職院校從2020年開始都紛紛開設了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但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畢業生。研學旅行作為專項旅游產品,它的有效開發必須要有研學市場開拓、研學課程設計、研學線路開發、研學市場推廣、研學基地營地設計等方面人才的參與。目前研學旅行從業人員在知識和技能方面都各有專長,通過行業機構組織的各種短期培訓還能勉強應付市場的推動,但離研學旅行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還相距甚遠。研學旅行行業長遠發展,專業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
為了適應現階段研學旅行對人才的需求,研學導師培養方案應該包含三大方面:一是知識方面,研學導師不僅應該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知識,同時也應擁有扎實的導游基礎知識,以及政策法規等相關知識;二是能力方面,教學能力,如教學設計能力、授課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學生管理能力等是基礎;導游服務能力,如導游講解能力、團隊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關鍵;安全技能,如急救技能、危機預判能力等必需;三是職業素養方面,包括責任感、集體榮譽感、主動服務意識等。
研學旅行在中國的大力發展只有短短幾年時間,由于目前各方面都還沒有形成規范化的管理機制,所以導致發展上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研學旅行要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標準化的管理機制必不可少。首先,建立安全監管機制。研學旅行項目的推出,安全問題是至關重要的。為了確保中小學生的人生安全,需要制定嚴格的安全出行標準,并編訂成安全行為手冊,分發給出行的老師和學生;其次,經營者準入制度的標準化。研學旅行發展初期所有企業一窩蜂涌入研學旅行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研學旅行發展的有序化,需要為經營者設立準入標準。只有獲得了相應資質,滿足了所有條件的企業,才能進入研學旅行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