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愛云
(揚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蘇 揚中 212200)
快速檢測艾滋病毒感染者為預防艾滋病毒提供了一個重要機會。急性艾滋病毒感染是在可檢測到的艾滋病毒抗體出現之前艾滋病毒復制和脫落的疾病階段。在此期間,血液和生殖器分泌物中的病毒載量達到高峰[1]。艾滋病毒感染的診斷通常基于血清轉換,即在暴露后3 ~8 周出現的艾滋病毒抗體的檢測。盡管目前使用的HIV 抗體檢測方法很敏感,但在此期間,急性HIV 感染者的HIV 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這是一個“窗口期”。這一窗口期可能從幾周到幾個月不等,具體取決于檢測的類型和一個人產生艾滋病毒特異性抗體的速度[2]。目前,美國常規使用3 種艾滋病毒抗體檢測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IgG 敏感分析和第三代IgM/IgG 敏感分析。通過檢測血漿或血清中是否存在艾滋病毒RNA,可以縮短窗口期。艾滋病毒RNA 檢測的靈敏度為50 拷貝/mL,可以在對IgM/IgG 敏感的艾滋病毒抗體檢測前大約6 ~11 d 以及在對IgM/IgG 敏感的艾滋病毒抗體檢測之前26 ~31 d確定艾滋病毒感染。少數研究表明,結合多級樣本池的艾滋病毒RNA 篩查策略對于檢測急性艾滋病毒感染是可行的,而且具有成本效益[3]。檢測急性艾滋病毒感染對公共衛生有重要影響。首先,這些人存在艾滋病毒二次傳播的巨大可能性,這將極大地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傳播。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新感染者與未感染的人進行高危行為,可能會導致相當大比例的感染。應該對急性HIV 感染者進行諸如禁欲和安全性行為等降低風險策略的咨詢。研究表明,在收到艾滋病毒陽性檢測結果時進行咨詢干預與顯著減少危險行為有關,這表明對急性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識別和咨詢應該是艾滋病毒預防方案的優先事項。同時,追蹤病源患者及其暴露的伴侶可能有助于確定艾滋病毒傳播活躍的性網絡和社會網絡的特征,并可能促進有針對性的干預。由于細菌性傳播疾病的潛伏期與開發可檢測的艾滋病毒抗體所需的時間相比相對較短,篩查性傳播疾病時的常規艾滋病毒抗體檢測可能會漏掉最近的艾滋病毒感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分析膠體金法檢測及酶聯免疫法檢測對于艾滋病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我院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取的780 例血清樣本,其中男625 例,女155 例。年齡19 ~81 歲,平均年齡(34.19±7.55)歲。納入標準:①所選取血清的患者均已成年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②思維混亂無法做出主觀選擇的患者;③正處于孕期或哺乳期的患者;④患有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
患者于早晨禁食禁水抽血檢測,所需血液量為4 mL,采用離心機3 000 r/min 離心10 min 處理血液。完成離心操作后使用專用HIV 診斷試劑盒進行檢測,具體注意事項參照說明書。檢測步驟:(1)膠體金法:①標本和試劑盒室溫放置0.5 h 時平衡溫度,拆包后60 min內完成操作;②首先加入25 μL,隨后加入100 μL 稀釋液;③靜置15 min 后觀察結果,20 min 鐘后失效。(2)酶聯免疫法:①標本和試劑盒室溫放置0.5 h 平衡溫度;②按照檢測需求取板,余板使用密封袋密封防止失效;③完成加樣后,打開自動酶標儀,檢測樣品狀態。
根據采取的不同檢測方法按照不同標準進行判斷。在酶聯免疫法操作過程中,如果樣本的光密度值超過閾值,則報告陽性,反之為陰性。在膠體金法操作過程中,如果檢測域出現紫紅色帶,則報告陽性,反之為陰性。
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膠體金法檢出79 例患者,檢出率為10.13%。采用酶聯免疫法檢出80 例患者,檢出率為10.2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早期患者的檢測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診斷、臨床和公共衛生意義。治療對感染者是有益的,早期開始治療可能會帶來長期的免疫-病毒學益處,而且廣泛的研究已經證明了早期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優勢,無論采用何種方案[4]。即時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對未感染的性伴侶也是有利的,在抑制病毒血癥的情況下降低了感染的風險。
盡管在許多地區進行了全面的艾滋病毒干預并擴大了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服務,但每年仍有200 萬新的成人艾滋病毒病例。許多艾滋病毒攜帶者既沒有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也沒有受到病毒抑制,現有預防舉措的失敗可能解釋了一些正在發生的傳播事件[5]。然而,艾滋病毒發病率基本沒有變化的部分原因肯定是當前的規劃未能發現和治療急性艾滋病毒感染。根據分類,急性感染被定義為從病毒感染到HIV 特異性抗體出現之間的一段時間,通常伴隨著病毒血癥的爆發[6]。相比之下,包括急性期在內的早期感染意味著大約6 個月的傳播效率提高。急性或早期感染的人可能在HIV 傳播中扮演不成比例的角色;加強對早期患者的識別和管理是降低發病率的關鍵。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缺陷程度遠遠大于服用類固醇或環磷酰胺類藥物的患者。在艾滋病患者中,嚴重的細胞免疫紊亂與相對正常的體液免疫形成對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由兩類淋巴細胞定義。每個類別都有不同的功能。所有淋巴細胞都有專用于亞群的表膜結構。體液免疫系統由B 淋巴細胞組成,它們產生抗體,直接與細菌結合,并覆蓋細菌以增強吞噬功能。細胞免疫系統由T細胞組成:這些細胞是致敏的淋巴細胞,表面有類似抗體的分子。這些表面分子影響細胞介導的免疫并引起遲發型超敏反應。T 細胞被產生的針對其表面結構的單克隆抗體進一步脫線成亞群。這種抗體結合描繪了具有特定功能的T 細胞。T-4 細胞有助于誘導或增強免疫反應;因此,它們被稱為“輔助細胞”。T-8 細胞抑制這些效應或發展成殺傷細胞。在艾滋病患者中,T-4 和T-8 的比例與正常比例相反,是因為T 輔助細胞的絕對不足,而不是這兩個亞群的變化。健康人群的輔助抑制比平均為1.75 ~2.1,而許多艾滋病患者的輔助抑制比遠小于1。艾滋病患者的細胞免疫缺陷也表現為皮試無能、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減少,以及T 細胞對一系列有絲分裂原的體外反應性降低。相比之下,艾滋病患者的體液免疫功能保持完好,大多數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特別是IgG,較少一致的IgA 和IgM)。這種增加可能反映了B 淋巴細胞過度活躍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S(即在艾滋病患者中發現頻率較高的基因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和循環中一種不尋常的酸不穩定干擾素的患病率也有增加的報道。
性傳播疾病的存在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生殖器潰瘍性疾病,特別是皰疹和梅毒,以及淋病等炎癥性疾病增加了艾滋病毒的獲得率。在這項研究中,艾滋病毒感染者在艾滋病毒檢測時比未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更有可能患上性傳播疾病。這表明,使用艾滋病毒RNA 檢測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患有急性艾滋病毒感染和其他急性性傳播感染的人。這些雙重感染者具有很高的傳染性,甚至更有可能將艾滋病毒傳染給其他人。性病門診就診者急性艾滋病毒感染的流行率很高。性病診所可能是篩查急性艾滋病毒感染的理想地點,以避免艾滋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對艾滋病毒早期感染期間傳播率的經驗估計表明,大約17 000 例新感染可能是由急性感染者造成的。因此,應將相當大的努力和資源用于評估對急性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識別、咨詢、伴侶預防服務,以及可能的早期治療。
綜上所述,本文結果顯示,使用膠體金法及酶聯免疫法開展艾滋病抗體檢測效果相同,對于艾滋病患者都有較好的檢出率,臨床上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