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全
(揚州市廣陵區中醫院藥劑科 江蘇 揚州 225000)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臨床上用藥合理性的研究日益成為醫學界廣泛關注的重點。藥學服務就是通過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開展與臨床相互配合的相關用藥工作,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及時、有效和安全的保障服務,同時對患者用藥治療后的效果以及其不良反應進行監測,進而促進患者在臨床上的合理用藥。臨床經驗表明,通過藥師進行藥學干預,能夠幫助推進醫院藥房合理用藥制度的完善[1]。基于此,本文對本院2018 年9 月—2020 年8 月的32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藥劑科開展藥學服務對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效果的影響。
選取2018 年9 月—2019 年8 月接受常規藥學管理的160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9 年9 月—2020 年8 月接受由藥師提供的藥學服務的160 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服務指標及效果。對照組160 例患者中108 例來源于骨傷科,52 例來源于內科,研究組160 例患者中110 例來源于骨傷科,50 例來源于內科,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配合完成本次研究;②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依從性較差患者;②精神障礙、意識不清患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性的藥學管理模式,包括藥品供應與調劑、核對患者和藥品信息、按照醫囑發放、交待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等。
研究組實施由藥師開展的藥學服務模式,其主要內容有:(1)加強對合理用藥的宣傳教育。通過采取醫院和科室課堂培訓的形式,組織醫務人員開展學習合理用藥的知識及相關的政策要求;藥學人員積極與臨床溝通交流,宣傳藥品相關信息并參與到臨床科室的用藥會診以及使用方案的制定中;藥劑科每季度整理編制藥物訊息并通過院內工作群發布,其內容包括藥品合理應用、藥物警戒與不良反應、我院用藥不規范現象、處方點評結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新藥介紹等;設立合理用藥咨詢窗口,為醫務人員、患者提供合理用藥咨詢服務及用藥指導服務,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同時,通過咨詢服務窗口注意發現并收集藥品不良反應情況,對咨詢服務做好記錄。(2)在醫院信息科的配合下,定期升級藥品信息管理系統,對藥品的有效期、儲存數量等實施監測和預警;對國家基本藥物實行標注,方便醫生優先選用;對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特殊藥品的處方資格管理及門診患者靜脈輸液情況等,不合規定的一律電腦攔截;(3)加強處方的審核。藥師在藥品調劑時,要嚴格按照規定對處方用藥適宜性進行審核,查對臨床診斷、藥品名稱、用法用量、聯合用藥等,以確保用藥的規范性,降低差錯發生率,如發生不合理的情況,必須及時聯系醫師進行合理的調整。(4)加強處方及病例點評工作,干預不合理用藥行為。藥師根據處方點評制度及點評實施細則開展每月的點評。采取對每個醫生都按比例實施點評,對不合理用藥醫囑提出合理建議,并按期匯總各類不合格處方的頻次,在醫院內部網絡通報。通過對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分析和干預,有利于提高臨床用藥合理率。(5)做好對藥品不良反應的監測。藥劑科向臨床科室宣傳藥品不良反應知識并緊密配合臨床及時收集不良反應信息。同時藥師在向患者用藥交待時說明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指導如何正確用法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對于收集的不良反應經專職藥師分析整理后,及時向臨床通告,提醒用藥安全,并且按規定時限上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6)加強監管。藥師參與醫院定期進行的醫療質控活動,對臨床的用藥情況進行督查。對于不合理的用藥行為及用藥差錯、用藥投訴事件,醫院給予當事人相應的處分并納入績效考核。
(1)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超劑量用藥、超療程用藥、遴選的藥品不適宜、重復用藥、給藥方法不適宜、聯合用藥不適宜、無適應證用藥,上述情況發生率越低,合理用藥效果越好。(2)患者對藥學服務滿意度的評估指標有藥房發藥服務、用藥教育服務、藥師服務的態度,指標值越高,滿意度越高,藥學服務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比較[n(%)]
研究組患者對藥學服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n(%)]
醫院藥學服務是藥學管理人員,利用藥學專業知識、藥學管理技能和管理工具,向患者及家屬、醫務人員及其他有藥學服務需求的人提供藥品使用相關的各種類型的服務[2]。藥學服務的目的是促進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和適宜性,實現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既定目標[3]。
2017 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加強藥事管理轉變藥學服務模式的通知》[4]明確了醫療機構藥學服務的發展方向,本院于2019 年9 月在接受中醫醫院等級評審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藥事管理,提升藥學服務實踐。藥劑科加強處方審核調劑,加大處方點評力度,做好用藥監測和報告,藥學人員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根據專業、臨床路徑、用藥指南等工具書掌握藥品的適應證、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及配伍禁忌等知識,為臨床醫務人員和患者提供專業的藥學咨詢服務和用藥指導服務,讓藥學工作更加貼近臨床、服務患者。
本院臨床不合理用藥的幾種情況均與醫師的醫囑相關。醫囑的規范、合理是保證藥物發揮治療作用的前提,有效、合理的醫囑不僅體現醫師的醫療水平,更是對患者的安全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新藥品種日益增多,醫療技術不斷更新,而部分醫師卻因不注重臨床用藥規范的學習和不及時更新本身的業務知識儲備而發生醫囑錯誤,影響用藥療效甚至產生不良后果。對此,藥劑科通過加強處方審核、定期處方點評、積極參與臨床用藥方案討論、加強用藥監測以及加強業務知識培訓等干預措施,有效的降低不合理用藥的發生率。實踐證明,在藥物合理性應用管理中,藥師干預占據著重要位置[5]。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藥事管理對藥品信息化建設提出的要求是能實施對合理用藥的監測并能支持處方審核。
對患者的用藥教育由專職的藥師在發藥窗口或藥學咨詢窗口及病房實施服務。藥師指導患者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并講解藥品的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用藥禁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以及不合理使用會對機體造成的傷害等,不僅使患者了解了規范用藥的重要性,提高了用藥依從性,促進正確使用藥物,確保臨床治療效果,還改善了醫患關系,促進醫院形象的提升。由于是面對面服務,藥師解答患者時要保持耐心,態度要和氣,解釋要通俗易懂,以增加患者對要藥物認知的接受度。同時,對藥學咨詢服務的患者還要主動提供咨詢服務電話,以方便患者在家就能咨詢。優質的用藥教育服務離不開高度的責任心和較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因此藥師要不斷加強學習,爭取掌握更多的藥物信息和用藥實踐技能。當接受患者咨詢時,若有的問題不能及時回答,可以先記錄下來,經過查詢后盡快告知患者,從而提高患者對藥師服務的信任度和滿意度。用藥教育在全程化的醫療活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藥劑科開展藥學服務可有效降低臨床不合理用藥的情況,提高患者對用藥的認知水平,促進了臨床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