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東 蔣舟斌
(揚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揚州 225009)
當今社會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人才,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最重要的人才資源,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是未來各領域發展的領軍者。大學生在學校必須具備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質,學習和掌握各項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充滿活力地走向社會為民族進步與國家發展作貢獻。然而,經調查研究發現,當代大學生不僅存在著肥胖、心理亞健康等問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還患有“網絡成癮綜合癥”。
1.1.1 網絡成癮的概念
網絡成癮又被稱為網絡成癮障礙、網絡依存癥、病理性互聯網使用。最早是由美國紐約市精神科醫師金伯格提出,他將其定義為一種個體失衡現象,具體指由于長時間投入網絡世界忽略正常生活而造成的個體心理及社會生活失調。隨后,針對網絡成癮這一癥狀,世衛組織也做出了相應的解釋,與金伯格的定義不同,世衛組織認為這是一種行為失控,并且其沉迷狀態是呈現慢性或者一定周期性的,網絡成癮患者對于網絡會同時具有身心層面的沉迷,同樣,其社會生活及心理自我調節水平都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1.1.2 判斷網絡成癮標準
大學生網絡成癮不是單一地通過上網時間長來判斷,而是在同時符合幾個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確認為網絡成癮癥狀。針對大學生群體,網絡成癮癥狀通常情況下是通過這一人群對網絡平臺的長期依賴程度,同時針對現實生活受到影響的程度來共同進行判斷。網絡成癮者會對網絡虛擬世界產生深刻的依賴,心理上表現為程度深入的迷戀,具體表現為對虛擬體驗的沉迷,以及由此衍生的與現實社會之間產生的脫離,不僅如此,還會表現出其本身對社會的適應程度及能力的大幅度下降,在與外界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能力不足。
對于當前我國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典型特征,分別為獨特性、矛盾性、易受引導并且穩定程度差等。首先,大學生群體心理的獨特性表現在這一代人深受西方意識的洗禮,接受到的相應西方思想與傳統東方思維之間存在間隙,因此大學生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并且對于自身獨特性的表現欲望十分強烈。而在矛盾心理方面,主要表現在個人對生活的認知水平上,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十分注重個性的表現,執著于追尋獨立自我意識,但是另一方面,他們也十分重視個人在社會環境中受到的評價,便非常關注潮流變化及人際關系的維護,兩者之間實際上產生了巨大的矛盾,長此以往,他們便會認為是環境約束了他們的個性發展,但是又不敢承擔突破當前環境可能造成的后果。
現階段,國內業界對于大學生群體的網絡成癮綜合癥進行治療的方式相對比較單一,還停留在傳統的藥物、心理層面的治療之上。相較國內,國外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早,近年來,針對網絡成癮問題已經提出了許多先進的治療措施與干預手段,體育鍛煉便是其中一種。經專家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網絡成癮者的癥狀。
通過體育鍛煉發展大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參與各類體育運動,在體育鍛煉中獲取積極情感體驗的同時,發現自己身體形態發生了一定改變,生理機能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去,甚至在運動中制定更高的目標,不斷鍛煉自己,提高自己。通過體育鍛煉能讓大學生獲得愉快的體驗并提高生理機能水平,有利于激發網癮大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調動其積極性,使其發生一定的移情,將自己對網絡世界的興趣更多地轉移到現實生活的運動之中。由于在運動過程中可以產生一定的多巴胺,這種物質帶來的大腦皮層活躍可以使人體感到舒緩及愉悅,并形成一種良好的循環。長此以往,大學生培養了自身對于體育鍛煉的強烈興趣,并在長時間的運動之中產生愉悅感,便會逐漸降低自己在網絡世界投入的精力,最終達到戒斷的目的。
大多數網絡成癮者都存在著焦慮、自卑、憂郁、自我、社交障礙等心理癥狀,由于在虛擬網絡中,網絡成癮者可以不受自身性格的約束,以較低的成本來進行人際交往,滿足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需求。而借助體育鍛煉,一方面,通過體育鍛煉后的愉悅感可以使大學生產生一種放松和滿足感,從而激發再次參與體育鍛煉的欲望,堅持長久參與體育鍛煉,產生長期的心理健康效應;另一方面,體育鍛煉過程中注意力的轉移,促進心理健康,逐漸消除網絡成癮的不良影響。
體育鍛煉可以一個人進行,也可以一群人共同進行,共同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具有良好的鍛煉氛圍,更是一種增加人與人之間相互接觸交流的方式。體育鍛煉融于各種體育運動、活動中,由于其本身便帶有一定的群體性及合作性,大學生可以比較容易地通過團體運動來實現人際交往,在運動之中實現群體歸屬感及自身的安全感。并在與群體的合作之中加深對自身的認知,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社會交往是一個復雜的交流系統,包羅萬象,并不僅僅針對語言文字上的直接溝通,還包括了許多深層的交往方式,比如肢體語言、目光表達等。通過團體組合來在體育鍛煉之中形成合作關系,可以促使不善社交的大學生群體在相互合作的運動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地實現溝通交流,在真實生活之中與他人產生直接的情感互通。并在這一過程之中促使這一大學生群體得到其他人的認可與幫助,形成一種正面、積極的情感反饋機制。久而久之,成癮群體便會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狀態之中擺脫原先對于人際交往的恐懼及逃避,選擇直面真實生活,并從中培養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養成自己處理關系的方式,最終達到戒斷的目的。
完備的體育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興趣,減少網絡游戲次數。在大學階段,體育課的次數也是很少的,一般情況下是每周1節課,即使有一些特殊的活動也無法滿足學生的鍛煉要求,所以學校應當完善基礎設施,建造環境良好、設備齊全的健身房以供學生鍛煉使用。其中,健身房內的鍛煉器械應該多樣化,針對男、女生的運動特點,選取不同的體育健身項目,完善健身器材。各種活動的場地也應該好好規劃,并且合理安排開放時間,便于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學生如果養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那么這種習慣將會難以打破,也就會從源頭上杜絕網絡成癮現象的出現。
在開學初期,學校應該注重體育教學的宣傳,讓學生從思想上了解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同時學校也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落實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對于體育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將會進行特殊的處理,也就是無法順利結業,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最能引起關注的懲戒項目。除了在學生適應階段進行思想教育外,在正式開始體育課程時,教師也要不斷對學生進行鞭策,告訴學生體育教學對結業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嚴肅性。只有在最初階段做好鋪墊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后面的教學。在大學初期就提高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度,那么相對的,學生對網絡游戲的關注度就會有所分散。后期,學校也應當針對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策略,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
一般情況下,每個地區都有“大學城”,而這些鄰近的大學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友誼聯賽,讓學生積極參與,并且積極鼓勵不參與比賽的學生去加油助威。與在宿舍打游戲相比,置身于現場觀看比賽更可以激發學生的激情和熱血。雖然打游戲的時候或許會給學生帶來快感,但是當一場游戲結束后就會感覺到疲憊,而且長期待在室內,長期不直接接觸陽光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而室外的聯誼賽不同,聯誼賽人數較多,學生可以在相互交談中找到興趣相投的伙伴,擴大交際圈。相對于現實中認識的朋友,網絡上相識的網友,很容易發生上當受騙的情況。所以,學校可以舉行聯賽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減少學生上網打游戲的時間,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更多地提供交友的機會。
利用體育課堂教學讓學生對體育價值有更深刻且正確的認識,使網癮大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對生活各方面的意義,樹立正確的健康觀,使學生在內心深處就對體育產生興趣,從而轉化為學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的動力。
同時,應該讓學生了解到上網成癮對于自身身心健康、個性培養、生活等方面的不利影響,使網癮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網癮的危害,達到遠離網癮的目的。
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不僅是人的身體在活動,也需要注意力集中,迅速反應作出相應動作。尤其是團體體育項目,大家在共同活動中互相交流獲勝的策略,使得身心投入其中,為己方爭取勝利,而從中獲得的成就感,更能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