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星
我國體育保險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
吳星星
(南京外國語學校雨花國際學校,江蘇 南京 210000)
作為體育大國,我國的體育保險市場有很大的潛力。文章分析我國體育保險運行的現狀及發展的制約因素,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提出建議,為推動我國體育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體育保險;制約因素;對策
體育保險是為體育界各種人士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障解決辦法。1995年,全國召開政協會議,會上11個委員聯名建議,要求為國家體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運動員,教練,建立一套傷殘和養老的保險制度。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體委)非常關注這一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辦法。
1996年,香港南華運動總會名譽主席洪祖杭相繼捐贈1200萬元成立了“祖杭體育保險基金”;1997年4月,國家體委組織舉行了全國體育社會保險工作研討會,正式開始了我國體育社會保險的前期籌備工作。就在我國傳統體育財產保險業緊張運作的時候,卻突然傳出不好消息,1997年9月,中華體育基金會2000萬元的中華體育財產保險投資基金被騙,使我國體育財產保險行業遭到巨大重創。
直到1998年7月21日,我國女子運動員桑蘭在美國友好動會上意外摔傷致殘,運動員傷殘保險再次成為關注焦點之一。
1998年9月28日,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與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簽約,體育保險的發展有了初步結果。
1999年10月20日,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正式簽署了與中華全國人民體育慈善基金會的合作協議,為國家隊每名運動員在體育訓練、比賽和其他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提供和賠償,最高保險理賠額為7.2億元。我國體育保險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1.2.1我國體育保險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我國保險公司的數量較少,也沒有專門的經紀公司經營體育保險。但已有兼業代理公司慢慢發展成體育保險品經紀公司,進一步向體育保險經紀公司的方向邁進。
例如中體工業北京分公司,在2001年4月獲得了保險兼業的代理資格,是保監會批準的體育產品代理機構,并且為兩個客戶提供了體育保險服務。第一個就是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七人制的橄欖球賽事。該比賽中推廣商某香港公司,經中方協會向保險公司投保價值100,000元,保證了參賽運動員、裁判員以及觀眾的人身安全。
另一位客戶是在參加了世界射箭錦標賽。該項目自身并無危險,但主辦方要求必須投保,尤其是傷害保險、設備等。
因此可見,一般世界各國的運動協會都要求在比賽時進行投保。國外保險經紀公司一般都有專業精算師,因此能夠代理起草保險條款,了解客戶的需求,并與保險公司進行詢價,談判,簽約。而目前我國保險代理或經紀公司尚不具有這種專業能力,業務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1.2.2市場化運作環境尚未形成
在體育行業發達的國家,一旦出現突發事故或重大體育傷害事件,人們首先會想到體育保險,體育保險行業對體育行業的經營、體育經濟的恢復提供了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體育行業的穩定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在我國,在體育賽事中發生事故時,人們很少會想到能夠發揮保險的作用,而主要是靠財政支持,優惠政策,社會幫助等手段彌補這一損失。
這表明,我國的體育保險市場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是不相稱的,它們還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和功能。體育保險的市場化運作尚未形成。
1.2.3國內體育保險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的體育保險主要集中于競技保險領域,而我國的體育人口則主要集中于大眾運動和學校運動領域,而這兩個領域的體育保險市場沒有得到具體的開發,形成的只有一個大的潛在市場。
在競技運動方面,我國有超過60萬個運動場,8萬多名不同級別的運動員,每年入選體育總局的大型運動賽有600余場。在學校體育方面,我國有大、中小學生、體育工作人員等1億多人需要參加體育保險。在社會大眾運動方面,我國有2億多人。這些都足以證明我國的體育保險市場潛力巨大。
通過對我國體育保險的歷程及發展現狀分析得出:我國體育保險市場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市場化運作還未形成,具有巨大的潛力尚待開發。
目前,我國的保險公司對體育保險市場的研究比較淺,在體育保險領域主要以意外傷害保險的條款和賠償方式為參考,主要以意外殘疾和死亡為主。產品的險種較少,費率相對較高,條款不明確,缺乏選擇的靈活性。不能很好的滿足不同的體育項目和主體的需要。
在體育業發展的西方國家,許多運動員自幼就養成了很好的保險意識。在我國,從少年體校,業余體校,省市專業隊,到國家隊,都是國家出資培養,發工資,并報銷傷病醫療,很少牽涉保險,運動員養成了依賴的思想,風險意識較弱,保險概念較淡。
由于體育保險的險種比較復雜,加之我國體育保險開始較晚,對其研究較少,體育組織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因此缺乏豐富的、詳盡的傷病統計數據,缺乏適應的費率基礎,不能很好的根據運動員的特征和項目開發出相應的產品。
從各項體育運動風險評估,重大賽事比賽的體育監督考核管理,投保后長期跟蹤服務,到售后提供更多相關的體育信息和保險信息,協助新的體育保險產品開發,出險后協助理賠等,都需要既懂體育也懂保險的專業人才參與,但目前我國這種復合人才非常的匱乏,懂保險的不熟悉體育運動員的特點,懂體育的又不具備從事保險業務的專業知識。
我國目前已有《國家隊運動員傷殘程度分級標準》《運動員傷殘程度分級標準》《運動員傷殘程度分級標準定義細則》《國家隊運動員傷殘保險試行辦法》《優秀運動員傷殘互助保險試行辦法》等相關的規定,但都存在著覆蓋性較小、保障性較低的問題。健全和完善有關體育保險的法律法規是促進體育保險規范發展的一項基本保障,目前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
由此可以得出,我國體育保險市場發展受到了需求不足,人們觀念不足缺乏依據,缺乏相應的技術和人才,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的支撐,所以我國體育保險的發展一直受到制約。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來完善我國體育保險發展中的各種不足。
從供應主體看,一些國家,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有專門的體育保險公司,也有兼營體育保險的公司,他們也有比較發達的中介機構,還有專業的體育保險經紀人,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體育保險業的發展。
從保障對象來看,發達國家保險的范圍很廣,不僅涵蓋了體育競賽,而且擴大到了學校和群眾體育的范圍。
從保險的保障程度來看,不僅包含了商業體育保險,還有社會體育保險,保險額度高達數千萬美元。
從保險的產品種類角度來看,險種豐富多樣,例如公共責任險,產品責任險,雇主責任險,職業責任險,人身意外身故傷害賠償保險、重大體育比賽保險、財務損失保險、環境保險等,對應的險種更好地滿足了各類群體對不同的體育保險產品的需求。
從相關法律政策規定角度來看,法律法規在界定體育運動保險代理職能、保險服務對象和體育保險代理經紀人以及經營范圍等幾個方面,都分別作出了嚴格和詳盡的規定;有些法律規定甚至強制性地規定了參賽運動員人身傷殘安全保險、比賽安全保險、場地安全保險,要求比賽主辦方對每一場參加體育比賽的觀眾和運動員安全情況負責。
發達國家從供給主體,保險對象,保障程度,保險險種以及法律法規各方面都已經發展的比較全面,所以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加快完善我國體育保險的發展。
針對當前運動員買賣力薄弱的問題,加強宣傳力度,擴大體育保險的影響力。此外,保險公司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性服務水平,在保險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承保后,對服務進行改善,給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提高行業形象。
為適應體育保險的快速發展,國內保險公司必須加強培訓和管理,對體育保險對相關專業的保險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和職業道德水平。同時積極引進和培養既懂管理又懂體育的復合型人才,為迎接市場競爭積累人力資本。特別是科技含量高的奧運保險人員不僅需要具有復合性的特征,還要知道國內外保險的運作和現狀;既要精通保險的運作,又要深知宣傳和公共關系的實務;既能發展傳統的保險產品,又可以設計出符合奧運會特殊需要的險種。
體育保險不僅包含競技體育,還包含學校體育和大眾體育。目前銷售平臺上面所推出產品主要是按各類運動比賽項目進行分類的,但大眾群體在參與某種體育活動時有可能參與了多個項目,而不僅僅是一種運動項目。因此要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開發不同的保障產品。同時也可以根據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可以推出與旅游業相關的“體育旅游險”,結合發展殘疾人體育健身,推出“殘疾人健身險”等等,大力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
各體育保險銷售平臺在發展各種體育保險產品的同時,還要優化其投保方式和程序,盡力實現群眾體育鍛煉“隨煉隨投保”,同時也要照顧老中青年齡階層對網絡投保運作習慣的不同,最好提供一個輔助的程序,幫助保險人選擇最合適的體育保險。
一個健全的市場體系,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來保障。目前我國體育保險,主要是在《保險法》和《體育法》的法律框架內運行。但是,迄今為止在《保險法》和《體育法》中均沒有體育保險的具體條款。而體育保險又具有極強的專業性,由于缺少針對體育領域的法律條款,加上體育保險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現行的法律法規在體育保險領域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應該根據體育保險領域的具體情況和特點,盡快出臺《體育保險法》,進一步保障體育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對于中國的體育保險市場問題,我們缺少的不僅僅是經驗,我們更缺乏對體育保險領域的深入研究。而法律法規的建設又具有強制性,若操作不當,容易對正在發育的市場體系產生消極影響。特別是在現階段制約因素還很多的情況下,體育保險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和完善要注意把握體系構建的層次性。首先,應該根據《保險法》和《體育法》的原則精神,制定《體育保險法》,規定體育保險的性質、任務、基本原則、保險關系構成的主要因素等等,對體育保險業的各個方面作一些最基本的規定。其次,根據體育保險發展的具體時期、具體領域,制定具體的體育保險條例或管理辦法,作為體育保險法律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來規范體育保險市場的具體行為。
[1]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國家隊運動員傷殘保險事故程度 分級標準[S].1998.
[2]崔少華.體育呼喚意外傷殘保險[N].北京青年報,1998-08-15.
[3]王力軍.中外體育保險之比較及我國體育保險的發展前景[J].北京體育大學,2002,25(3):314.
[4]奧運會3000億需求體育保險需提升服務[N].解放日報 , 2007-10-24.
[5]陶文,鮑思思.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看我國體育保險業的發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5(12): 77-78.
[6]婁道艦,蔣先軍.論現階段我國體育保險市場的培育與發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6,29(5):509-510.
Research on Constraints of and Suggestions for Sports Insurance Development in China
WU Xingxing
(Yuhua International School, Nanj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吳星星(1991—),碩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