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碰 王 逸 汪 靜 孫明運
論高齡網球運動員的自我救贖——以瓦林卡、科貝爾為例
劉 碰 王 逸 汪 靜 孫明運
(安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0)
很多高齡網球運動員苦苦奮斗多年而一無所獲,文章對三次網球大滿貫賽單打冠軍得主瓦林卡及科貝爾的相關職業生涯數據進行分析,對其技戰術特點、奪冠因素進行總結與歸納,為高齡網球運動員的突破提供參考。
高齡網球運動員;瓦林卡;科貝爾;自我救贖
職業網球運動員這條路艱苦卓絕而又坎坷至極,能在職業網壇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寥若晨星,大多數人只能做為背景墻無奈陪襯,有的甚至都沒有奪得過低級別賽事的冠軍而因年齡等原因選擇退役。但也有許多高齡運動員在努力堅持,兩位三次滿貫賽冠軍得主瓦林卡與科貝爾分別做為男子與女子的高齡網球運動員成功實現自我救贖的典范,為很多高齡網球運動員提供了榜樣支撐與前進動力。
表1 瓦林卡與科貝爾基本信息
斯坦·瓦林卡安吉利克·科貝爾 外文名Stan WawrinkaAngelique Kerber 國籍瑞士德國 生日1985.3.281988.1.18 性別男女 身高1.83m1.73m 體重81kg68kg 專業特點右手持拍,單手反拍,進攻暴力蠻橫左手持拍,攻守平衡,擅長防守反擊 職業生涯冠軍數單打冠軍16個,雙打冠軍2個單打冠軍12個 主要成就三次滿貫賽冠軍(2014年澳網,2015年法網,2016年溫網)三次滿貫賽冠軍(2016年澳網,2016年美網,2018年溫網) 轉入職業網球時間2002年2003年
截止時間:2020.7.7
眾所周知,四大滿貫賽事是所有國際網球賽事中歷史最悠久和影響力最大的比賽[1],同時也是世界頂級水平最高職業賽事[2],無論是在獎金、影響力方面還是在觀賞性、商業運作方面在世界職業體育賽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3]。其賽事積分多,賽程長,場地各異,競爭激烈[4],而獲得大滿貫賽冠軍被視為職業網球運動員的至高榮耀與自我突破的轉折點。瓦林卡與科貝爾分別為轉入職業網球12年后以29歲高齡、轉入職業網球13年后以28歲高齡(見表1)奪得自己的第一個大滿貫賽冠軍。放眼職業網壇,年少成名的例子數不勝數(見表2),這二位運動員的堅持讓人覺得更為難得可貴。
表2 部分優秀網球運動員基本信息
姓名出生日期奪冠次數轉為職業球員時間首次奪冠時間 Marat Safin1980.1.27219972000 Roger Federer1981.8.82019982003 Rafael Nadal1986.6.31920012005 Martina Hingis1980.9.30519931997 Serena Williams1981.9.262319951999 Maria Sharapova1987.4.19520012004
Deadline:2020.7.7
在當今四巨頭支配男子網壇的統治下,一輛瑞士坦克撞破了這一僵局,搶下了其中的三個大滿貫賽冠軍,他就是瑞士老將——斯坦·瓦林卡。瓦林卡于2014年以28歲高齡奪得人生第一個大滿貫賽冠軍之后一發不可收拾,在2015年、2016年分別再次奪得大滿貫賽冠軍(見表3)。其暴力進攻、頑強意志以及強大心理素質讓人肅然起敬。
表3 瓦林卡三次滿貫賽冠軍賽程表
輪次2014年澳網男單2015年法網男單2016年美網男單 對陣球員比分對陣球員比分對陣球員比分 第一輪格魯貝夫6-1/4-1(對手退賽)伊爾漢6-3/6-2/6-3沃達斯科7-6(4)/6-4/6-4 第二輪法拉6-3/6-3/6(4)-7/6-4拉約科維奇6-3/6-4/5-7/6-3基安納斯6-1/7-6(4)/7-5 第三輪波斯皮利對手退賽約翰遜6-4/6-3/6-2埃文斯4-6/6-3/6-7(6)/7-6(8)/6-2 1/8決賽羅布雷多6-3/7-6(3)/7-6(5)西蒙6-1/6-4/6-2馬琴科6-4/6-1/6-7(5)/6-3 1/4決賽德約科維奇2-6/6-4/6-2/3-6/9-7費德勒6-4/6-3/7-6(4)德爾波特羅7-6(5)/6-4/3-6/6-2 半決賽伯蒂奇6-3/6(1)-7/7-6(3)/7-6(4)特松加6-3/6(1)-7/7-6(3)/6-4錦織圭4-6/7-5/6-4/6-2 決賽納達爾6-3/6-2/3-6/6-3德約科維奇4-6/6-4/6-3/6-4德約科維奇6(1)-7/6-4/7-5/6-3
2014年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瓦林卡完成了自我突破,1/4決賽五盤大戰淘汰了衛冕冠軍德約科維奇,隨之在決賽中3:1戰勝了當時正如日中天的頭號種子納達爾,雖然在決賽第二盤納達爾因傷而未發揮出最高的競技水平[5],但2014年初瓦林卡在墨爾本公園球場這六場比賽中(第三輪對手退賽)已充分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其大開大合的進攻球路、暴力蠻橫的進攻方式為自己殺開了一條通往大滿貫冠軍的道路,翻越了心中的那座大山并從此獲得了新生[6],這正是其鳳凰涅槃的伊始,是其蟬蛻龍變的符號。
第二年在法國巴黎羅蘭加洛斯網球城,瓦林卡一路過關斬將,包括在1/4決賽擊敗自己的同胞——瑞士天王費德勒,在決賽讓一追三直接無情打破德約科維奇全滿貫之夙愿[7],在法網的以防守見長、等待對手失誤的慢速紅土場地上,轟出了一記記令人瞠目的制勝分,不負眾望,捧回了火槍手杯。
接著他在2016年美網的阿瑟阿什中心球場大放異彩,苦戰27盤比賽,先是在1/4決賽戰勝前美網男單冠軍得主——德爾波特羅,后是在決賽戰勝一生宿敵——德約科維奇,尤值一提的是,瓦林卡在半決賽和決賽均是在先輸一盤的情況下連追三盤,創造了自身大滿貫男子單打決賽全勝戰績,“第五巨頭”就此誕生,自我救贖成功實現。
瓦林卡,一名大器晚成的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賽場之上他的進攻可謂摧枯拉朽、勢不可擋,賽場之下的他又是那樣地勤勤懇懇、謙謙君子,2014年與前世界第一、前法網亞軍諾曼教練合作之后,心態的進步加上技戰術的完善,成功已是必然,之后勇奪三座大滿貫男單獎杯便是最好的證明。其對待網球的態度正如紋在左手小臂內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薩謬爾·貝克特的金句所形容的一般,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8]。努力終有回報。
2016年對于28歲的科貝爾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里,大器晚成的她一鼓作氣拿下了澳網、美網兩個大滿貫賽冠軍,在接近兩年時間的靜寂之后,再次完成自我救贖,成功奪得溫網女單冠軍(見表4)。
表4 科貝爾三次滿貫賽冠軍賽程表
輪次2016年澳網女單2016年美網女單2018年溫網女單 對陣球員比分對陣球員比分對陣球員比分 第一輪土居美咲6-7(4)/7-6(6)/6-3赫爾科格6-0/1-0(對手退賽)沃茲娜列娃7-6/6-3 第二輪杜赫魯6-2/6-4魯西奇6-2/7-6(7)劉婧文3-6/6-2/6-4 第三輪布蘭格勒6-1/6-3貝利斯6-1/6-1大阪直美6-2/6-4 1/8決賽貝克6-4/6-0科維托娃6-3/7-5本西奇6-3/7-6(5) 1/4決賽阿扎倫卡6-3/7-5文奇7-5/6-0卡薩金娜6-3/7-5 半決賽孔塔7-5/6-2沃茲尼亞奇6-4/6-3奧斯塔彭科6-3/6-3 決賽小威廉姆斯6-4/3-6/6-4普利斯科娃6-3/4-6/6-4小威廉姆斯6-3/6-3
2016年澳網女單比賽中,科貝爾先后擊敗兩屆澳網女單冠軍阿扎倫卡和女子網壇天后小威廉姆斯,成功實現突破,生涯首奪大滿貫賽冠軍,成為繼格拉芙之后公開賽時代第二位捧起大滿貫賽的德國球員。雖然這一座冠軍獎杯稍被人所詬病,如小威廉姆斯參賽數量少,莎拉波娃禁賽,阿扎倫卡受傷等客觀因素,但豐富的比賽經驗與成熟穩定的心理素質使得科貝爾極好地把握住了這次良機[9],厚積薄發已是必然。
2016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上,靈巧的科貝爾擊敗一眾網球好手,如科維托娃、沃茲尼亞奇以及雙殺威廉姆斯姐妹的捷克新星普利斯科娃,完完全全地證明了自己。
在經過了長時間的低谷期后,這位老將邀請了曾先后執教過克里斯特爾斯、哈勒普、阿扎倫卡和孔塔的資深教練——威姆·費塞特加入自己的教練團隊,來幫助她重新找回2016年豪取兩個大滿貫賽冠軍的巔峰狀態,事實證明,他們做到了,2018年的溫網女單賽場上,科貝爾勢如破竹,拿下冠軍,再次登峰。
縱觀世界女子職業網壇,力量型、男性化的技術風格已逐漸成為主流[10],而科貝爾憑借自己防守反擊的打法在當今女子職業網壇中打下屬于自己一片天[11],盡管自己的身體條件并不突出,但是因為對勝利矢志不渝的信念,在苦苦堅持了這么多年的刻苦訓練之后終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勇奪三屆大滿貫女單冠軍,勤奮定有收獲。
4.1瓦林卡和科貝爾的故事鼓舞了很多正在職業網壇苦苦奮斗而未有所收的高齡網球運動員,成功源于努力,勝利出自勤奮,堅持理想,刻苦訓練,方可完成自我救贖。
4.2高齡網球運動員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教練團隊,發展與自身條件相匹配的球路,打好基本功,完善技戰術,同時培養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精神意志品質,終能實現自我救贖。
[1]陳鵬,王國志.國際網球賽事解析與價值借鏡[J].安徽體育科技,2019,4(6):15-18.
[2]徐祥峰.ITF、ATP、WTA賽事體系與中國職業網球賽事發展戰略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2):72-76.
[3]何陽,夏正兵,歐岳山.世界四大網球公開賽單打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J].體育文化導刊,2013(3):80-82.
[4]楊文禮,高守東,劉豹.四大網球公開賽的共生效應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6(1):58-62.
[5]李欣,楊春濤.澳網男單決賽納達爾與瓦林卡在比賽中技戰術的統計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4-15.
[6]景磊.2014年澳網冠軍瓦林卡技術特點的研究:以澳網6場比賽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3(7):52-54.
[7]蔣彬,周紐萱.2015年法網男單決賽瓦林卡與德約科維奇技術對比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6,38(3):88-91.
[8]王靖,李雪華.2014年澳網冠軍瓦林卡后三輪比賽制勝因素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5,34(4):96-99.
[9]李紅霞,郭文霞,徐君偉,等.新科澳網冠軍科貝爾技、戰術特征分析[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7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匯編,2017:254-255.
[10]王開永.李娜四次大滿貫決賽之技戰術運用特點及啟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1):78-81.
[11]郭文霞,黃文敏,梁美富,等.新科澳網冠軍科貝爾技、戰術特征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3):296-301.
On the Self Redemption of Overage Tennis Players --Taking Wawrinka and Kerber as Examples
LIU Peng, etal.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246000, Anhui, China )
劉碰(1994—),碩士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