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順彪 玉溪市特殊教育學校
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高特殊教育人群的教育普及和教育質量是對國家教育事業的完善和發展,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國家對特殊教育人群的教育非常重視,明確指出要提高特殊人群的教育質量,促進特殊人群的健康全面發展[1]。體育教育在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健康知識,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健全特殊人群的人格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對特殊人群體育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為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發揮體育教育的重大意義。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與常規學生不同,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學生有視覺障礙的、有聽覺障礙的、智力障礙的、言語障礙的等不同類型的學生。由于學生的這種特殊性,在本源上就為體育教學增加了難度,體育教學的講解,示范,觀察,模仿,練習,互動等環節受到阻礙,不能順利開展,對體育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體育教師的專業性提出更高挑戰,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體育教學能力,更好擁有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
教師是體育教學中的第二大主體,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身心特點的特殊性,教師的引導作用較為顯著。要保證體育課的大致發展方向正確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具有充足的師資力量,且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性[2],才能把握具有不同學情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進而達到良好的效果。無論是課前學情分析,教材分析以及教學設計,還是課中的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或是課后的教學總結、教學評價都需要教師有極高的專業性。
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的內容,對于具有特殊性的學生,教學內容要具有適應性和針對性[3]。由于學生特殊性的特點不一,有的學生是上肢運動障礙,有的學生是下肢運動障礙,有的學生是視覺障礙,有的學生是聽力障礙,所以在設置教學內容時,要形成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以提供給具有不同特性的學生。單一的教學內容則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不僅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效果,而且更沒有發揮到培養學生運動興趣、養成良好的頑強拼搏意志品質的作用。因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教學方法是把教學內容付諸于教學實踐的藝術,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尤為重要。常規、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枯燥乏味,且對于具有多種特殊性的學生顯得過于被動,不能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實踐,教學效果顯然受到極大限制。要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離不開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整合多種教學方法,并進行創新,才能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場地設施是體育運動的基礎,是保障體育教學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硬件條件,硬件設施是開展教學的先決條件,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4]。完善的場地設施有助于教師教學設計、組織開展教學,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開展練習。體育場地設施是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場所,也是特殊學生學習、鍛煉、康復的重要場所,對發揮體育課的作用,彰顯體育教學的效果具有極大影響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由于學生的特殊性質,只有增強師生間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實時情況,才有助于教師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一方面,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感情,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程度;另一方面,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個別特殊情況,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便于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實施,培養學生意志品質,運動興趣,促進身心健康,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和引導者,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首先,要專業化體育教師師資隊伍,讓系統經過體育教育培養,擁有深厚的體育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教師專任體育教學工作,更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其次,加強對體育教師的特殊教育培訓,使教師們掌握特殊群體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規律,提高開展特殊教學活動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效果。再次,進一步配齊配足體育教師,為每一位學生的參與鍛煉、促進發展保駕護航。
教學內容是學生采取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方式,受學生興趣愛好、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影響。首先,提高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對有視覺障礙、聽覺障礙、智力障礙等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提高教學效果。其次,開設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正常地參與籃足排、乒羽網等項目,享受這些運動帶來的快樂和益處,開展走跑跳投跨等為基礎的鍛煉活動。再次,創設教學情境,創新教學內容,進行各運動項目之間的教學內容整合,形成更適合學生參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內容。
教學是一門藝術,體現的就是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藝術造詣,更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首先,要整合各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間的融合、交叉使用率。單一的教學方法,常規的教學方法應用都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只有提高教學方法的整合利用率,才能促進教學效果提升。其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必須進行教學方法創新,只有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再次,教學中要加強游戲教學法的應用,不斷提高教學設計,使教學內容與游戲融合在一起,使教學以游戲游玩的形式完成。
體育場地設施是開展教學的基礎,要提高教學效果,就要不斷完善場地設施。首先,要增強學校領導的重視,體育教學在對孩子們的矯正、發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學校領導要重視體育教學的發展,不斷完善體育教學設施,創造良好教學環境。其次,要加強教師的創新意識,根據現有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共同努力創造新的教學場地設施,并對現有的教學場地設施進行維護,排除教學安全隱患。再次,要加強相關部門的重視,加強對特殊教育體育教育場館設施的資助,促進場地設施的不斷完善,提高教學效果。
新時代,特殊教育對促進整個教育系統發展尤為重要,大力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教育的發展是對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體育教育不僅承擔著發展學生運動能力,增進身體健康的責任,更承擔著幫助學生克服先天困難,培養堅強意志品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等使命。體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是發揮體育育人作用的不竭動力,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善體育教學場地設施,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師資專業性,加強對學生主體的研究,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