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088)
優秀運動員是體育界最重要的力量。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運動員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我國競技體育的水平,大多數運動員的運動技能優秀,但是在文化素養方面有很大缺陷,從整體上,對優秀退役運動員的從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和有條件的整合拓展。退役運動員從長期高強度的訓練模式下,轉化到以學習和教育為依據的教學方面需要專業化的教學培訓,更重要的是能夠對整個退役運動員轉化的內驅力,競技體育是中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競技體育激烈的競爭性,每名職業運動員都有自己的運動生命周期,運動生命結束后,他們需要職業轉型、進行二次就業。從整個職業培訓中,對于運動員的運動技能有更高的應用,從教育方面能夠很好地轉變自己對于教育教學的認識,從根本上使運動員轉變自己從運動員訓練到教學的心理轉化。
退役運動員掌握著相對高超的一項或幾項運動技能,在長期的訓練和比賽的學習背景下,職業轉型面臨的劣勢主要是:長期生活于封閉的訓練環境中,社會性不夠,需要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性,為進一步進入社會就業打好基礎;運動員在過往的學習時期大部分時間用于高強度的專項訓練,客觀上,像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薄弱,他們還需要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自由擇業的就業技能??傮w來說,退役后的運動員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出于再就業的考慮,都有必要進一步進修,而相關的退役運動員的培訓、再就業培訓及課程資源的設計必須以退役運動員的需求為基礎。
加強運動員專業轉化訓練,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是運動員職業轉型的基礎和重要保證。通過學校的課程培訓,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素質,幫助他們將運動技能優勢轉化為專業技能優勢。獲得符合運動員自身專業的體育項目相關的體育產業專業資格證書和學位證書,是社會迫切需要的。幫助退役運動員成功實現職業轉型。最終,促進優秀運動能夠快速適應角色的轉換,從整體上加速退役運動員的教育轉型,更好地服務于高校。
高校不僅是人才培養的知識殿堂,也是重要的繼續教育基地,目前很多高校已經面向社會開辦多種層次和類型的培訓班。該大學是一個多層次的大學,擁有本科(成人)、研究生(碩士、博士)教育結構,以及比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全方位的學科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具備條件開展長期的學歷教育,且為了滿足企業、社會和學員各方的需求,有的高校與企業合作辦學,采用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實行在職學位文憑制度。對于非學歷教育,高校多以短期培訓班的形式為培訓人員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主要滿足學員更新知識和某一專業技能的需要。很多高校已經實現了職業培訓與高校教育之間的溝通,如北京體育大學舉辦的體育經紀人培訓、首都體育學院舉辦的教練員培訓和體育教師師資培訓等,學生不僅學到了基礎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實用技術,為工作和就業奠定了基礎。
高校儲存著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他們知識儲備豐厚、科研能力強,具有雄厚的知識生產能力,而且他們經過規范的教學培訓,了解教學規律,能夠把最新的理念、技術和知識傳授給學員,學術成果應用于實踐,轉化了大量科研成果。因此,一些滿足社會需求的教育培訓計劃,無論是目前“熱門”的一般培訓計劃,還是一些略微“先進”的高端培訓計劃,在高校自身范圍之內都能找到能基本勝任培訓工作任務的教師。此外,該大學的硬件設施齊全,為教學和實驗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和投資為高校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如豐富的圖書館資料、齊全的實驗設備、實習場地和教學環境。
高校在教學與科研過程中,與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等社會各階層聯系密切,對國家發展政策的敏感度高,能夠跟蹤行業發展的熱點問題,具有滿足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在與國際院校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把握國際流行的發展趨勢,預測行業發展方向。這些優勢有利于高校各界公共教育培訓服務平臺的建設及有效的教育培訓。高校與各方的廣泛交流與聯系,還可以為學員提供多樣的實習渠道。
此外,全國各大高等體育院校分布相對合理,在常規專業建設方面都達到相當的水平,并且運動員可根據自己的家庭、城市適應程度、專項優勢等方面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專業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再就業。
我國優秀運動員的教育水平不高,文化教育程度不同的運動員需求各異,既有對學歷教育的需求、對從業技能需求,也有轉換專業需求。運動員本身長期從事運動訓練所積累的知識水平、技能結構、人際交往、社會認識等綜合能力,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決定了運動員退役后職業轉型的就業方向大部分集中在體育教師、教練員、體育管理人員和運動人體康復師等方面。
高等體育院校在為退役運動員進行培訓方面具有學歷和技能認證的優勢。高等體育院??梢蕴峁┒鄬哟蔚奈幕逃问?;優質的教育資源,配備培訓硬件和軟件;能夠獲取相對廣泛的社會資源。
3.2.1 為高等體育院校的退役運動員建立職業轉型培訓基地
高等體育院校在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過程中有多重角色,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在高等體育院校建立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培訓基地,并設立專門的培訓機構,負責這些特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在全國的高等體育院校中成立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培訓基地,整合各方面的課程、師資、實踐、就業等培訓資源,使得這部分擁有高水平運動技能為國家體育事業做出貢獻的人群能夠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基礎文化知識、基本就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水平。
并且在高等院校成立專門的機構和委員會,對學制的安排、課程的設置、培養目標和方式、實習和就業等具體事宜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安排;在心理咨詢、社會適應和學習等方面使退役運動員的課程和轉型培訓適合。這使這些學生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學到真正的才能,這將更好地為退役運動員進一步轉變就業提供指導。
3.2.2 針對運動員職業轉型的主要專業方向研發對應的長中短期培訓項目
針對運動員退役后職業轉型的就業方向大部分集中在體育教師、教練員、體育管理人員和運動人體康復師等方面的現實狀況,研發針對這部分群體在這些專業方向上的課程培訓項目,使得這些退役運動員能夠在自己已有的技能基礎上,更好地完善自己想要從事職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和就業市場上的競爭。
此外,針對退役運動員在想要從事的專業方面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基于時間成本和“以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將各專業方向進一步切分為長期、中期、短期的培訓課程,使之更好地適應退役運動員的學習需求;不斷優化各個專業在不同長短時間的培訓中的課程設置和重點授課內容,以及授課方式和師資選擇,這使得退役運動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高的訓練成績。從而以更好的個人資本面對將來的轉型就業,達到自身綜合能力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