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程偉
(長沙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長沙 410116)
我國改革開放已走過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在改革開放戰略大背景下,我國體育事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以競技體育優先發展的奧運爭光計劃,進而促進了學校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等體育領域各方面的發展,為我國邁向“體育強國”打下了堅實基礎。然而,在取得一列成績背后也暴露一些不容忽視問題,如,體育整體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依然明顯,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觀的全面落實需要進一步推進等。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體育強國夢有密切聯系,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尤其是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對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對體育強國建設的思想基礎與主要內涵進行剖析,對“十四五”階段我國體育事業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中國夢”的行動指南,是黨和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與發展偉大實踐進程中的集體智慧結晶,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組成部分[1],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體育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衡量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保障。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旗幟,有助于解決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學校體育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促進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步伐。
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奧運軍團取得51枚金牌的驕人成績,同時北京奧運會踐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給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體育大國”。盡管“體育大國”與“體育強國”之間僅為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內涵有著明顯的差別。體育強國是我國體育發展過程中具有指引性、感召力及強大動能的體育發展目標[2]。盡管中國已經是“體育大國”但仍不是“體育強國”,這從體育人口數量、青少年體質、體育產業、體育文化、三大球發展水平等方面可以得到印證。隨著體育生活化和休閑化時代到來,人們對體育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就顯得尤為迫切,而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四個全面”戰略部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才能保障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發展方向和實施策略科學有效落實;另一方面,當前城鄉體育發展差距明顯、體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等問題依然突出,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解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體育發展不均衡和不充分的問題。
全民健身工程是我國體育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之一[3]。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外體育要員以及出席各種體育重要活動中都明確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依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事業工作開展的根本方針。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伊始,中國隊在之后的歷屆奧運會的成績都不斷提升,可以從金牌和獎牌數得到印證。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隊斬獲51枚金牌雄踞金牌榜首位。從奧運會和國際體育賽事的比賽成績來看,我國進入競技體育強國之林。但從群眾體育開展和國民身體素質等指標來看,我國離世界體育強國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同步開展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基礎。可以說,全民健身是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核心要義。
以重大體育賽事舉辦為契機來提升我國參賽辦賽的能力是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關鍵事項。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功舉辦,對我國經濟、社會、文化、體育等各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索契冬奧會,一方面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參加國外大型體育賽事開幕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國領導人對發展體育事業以及舉辦冬季奧運會期許。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與奧委會主席巴赫視頻通話強調,中國在2008年舉辦了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再申報2022年冬奧運舉辦城市,必定對冬奧會的推廣做出重要貢獻[4]。從某種意義上說,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可以凝聚國家力量,提升我國舉辦重大體育賽事的水平,而且也是展現綜合國力和樹立國家形象的重要途徑。在南京舉辦青奧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奧運村會見中國代表團,對青年運動員寄予厚望并囑咐大家在體育賽場上要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頑強拼搏精神,賽出風格、賽出友誼。在中國奧運會代表團成功參加完里約奧運會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體育代表團,并指出,奧運獎牌的背后不僅凝聚了運動健兒的訓練汗水,而且也依托先進訓練理念和完善的后勤保障,更是國家綜合實力展現。中國健兒在奧運會等國際體育賽場上斬獲一枚枚獎牌蘊含著國家力量,也是國家辦賽、參賽能力重要展現。
從亞特蘭大奧運會伊始,我國競技體育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從奧運會獲得的獎牌數可以窺見一二。然而,與美國等世界體育強國相比,我國還停留在“體育大國”層面,離“體育強國”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其中足球、籃球、排球項目整體水平是衡量體育強國的重要指標。在足球項目上,盡管有中國女足在世界杯上大放異彩的時刻,但整體而言,中國足球還在為沖出亞洲而苦苦掙扎。中國籃球整體實力要好于足球水平,但中國男籃最好成績停留在世界第八名,還未獲得奧運會或男籃世界杯獎杯。在排球項目上,中國女排在不同歷史時期取得不錯成績,女排精神更是激勵無數國人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奮發圖強,而中國男排實力與世界強隊還存在不小差距。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我國建成體育強國必須把三大球想辦法搞上去[5]。我國在乒乓球、羽毛球、舉重、跳水、體操等項目上具有很大優秀,要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需要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要統籌體育資源,合理布局體育項目,加快三大球整體實力水平的提升。基于此背景,加快三大球進校園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2011年,習近平總書記會見韓國民主黨黨首孫鶴圭時提出了自己對發展我國足球運動的三個愿望,即中國世界杯出線、舉辦世界杯及獲得世界杯冠軍[6]。從某種意義上說,三大球發展水平是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7]。全民健身運動是健康中國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全民健身運動不僅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根基所在,而且也是建成體育強國的核心指標之一。黨中央對全民健身工作開展非常重視,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有助于深入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其一,加強對體育公共設施建設。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顯示,鄉村占比41.38%、城鎮占比58.62%,東部、中部、西部和北部等地區分別占比43.29%、24.59%、25.96%、6.16%[8]。可見,我國體育公共設施分布不均衡,加快體育公共設施建設刻不容緩。一方面,應注重盤活存量資源,另一方面,應有效擴大增量資源,特別是出臺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學校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力度;其二,加快培育體育社會組織。體育社會組織是全民健身運動開展的主要參與主體。因此,強化法律認同、降低準入門檻、厘清權責界限、加強資格認證和人才培訓等方面來培育更多的體育社會組織對全民健身運動開展起到積極重要推動作用。其三,注重全民健身運動科學化開展水平。特別是,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需要有專業的指導和組織管理[9]。可以通過專家講座、專業培訓、媒體宣傳等途徑對健身價值、健身理念、健身內容以及健身方法等方面知識進行普及,進而提升全民健身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在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發展進程中,我國體育事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尤其在辦事參賽能力方面取得舉世矚目成就。1990年,北京成功舉辦亞運會,中國健兒在第11屆亞運會上大放異彩。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第29屆奧運會,給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在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大背景下,北京將再次舉辦2022年冬奧會,我國辦賽能力在“更好、更高、更快、更強”的整體方針下穩步推進。我國有14億多人口,體育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影響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只有強健體魄才能更好的享受幸福快樂人生。他同時強調,要以北京舉辦冬奧會為契機,要利用我國豐富體育資源,加快推進冰雪運動項目推廣,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10]。與此同時,辦好體育賽事對加快完善群眾體育基礎設施、改善交通狀況、發展體育旅游、提升國家形象等各方面都有深遠影響。此外,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戰略背景,有助于我國體育參賽能力大幅提升,一方面,有助于各地區根據自身體育資源,合理發展體育優勢項目,提升自身體育優勢項目的競爭能力;另一方面,要綜合考慮項目、人才和市場等因素來提升我國體育參賽能力,尤其加快各體育項目的職業化發展之路。
中國競技體育在近幾屆奧運會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群眾喜聞樂見的很多集體球類項目的競技水平卻一直沒有明顯進步,甚至出現下滑的趨勢,特別是籃球、足球、排球[11]。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有助于三大球競技實力的提升。第一,轉變當前我國競技體育項目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發展格局。從近幾屆奧運會比賽成績來看,我國已躋身競技體育大國。然而,我國體育健兒在國際賽場上爭金奪銀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身體技巧類項目,比如乒乓球、體操、跳水等。而田徑、籃球、足球等關注度非常高的項目所取得的成績與世界體育強國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因此,要轉變體育發展觀念,要充分利用自身體育資源優勢,在汲取國內外先進體育發展經驗基礎上,多樣化發展我國競技體育項目,尤其加快三大球整體實力水平的提升。第二,加快我國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以三大球為例,籃球、足球、排球運動項目具有專門化和技巧化等方面的特點,這意味著要有專業的體育教練員和后勤保障人員參與方能提升運動員競技水平。當前,我國基層教練員的數量和質量還遠達不到競技運動員后備人才培養的需求,而營養師、康復師、體能師等后勤保障人員更是存在很大缺口。可以建立多元化經費來源渠道和提高競技體育從業者的薪酬福利來完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最后,提高體育科技成果轉化使用率。三大球賽事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美國NBA職業籃球聯賽、足球五大聯賽(英超、德甲、意甲、西甲、法甲)等賽事享譽全球。在新時代發展大背景下,我國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數字化先進技術,加快體育科技成果轉化使用率,尤其要加快我國三大球賽事的職業化發展。
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關系到新時代體育工作開展能否順利推進。換言之,新時代中國體育改革發展與體育強國建設有著千絲萬縷聯系。在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體育事業改革發展過程中會面臨新問題和新挑戰。根據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新挑戰、新矛盾需要在改革發展中去解決。因此,必須要深入挖掘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本質內涵,不斷掌握體育發展的規律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發展規律,加快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進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