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周志國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1112)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和《交通運輸部教育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交人教發[2016]179號)等文件精神,2017年11月,由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汽車專指委牽頭,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中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協會、上汽通用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15家單位聯合發起,建立“全國汽車服務職教集團”。為了不斷深化集團職業教育改革,密切專業和職業的聯系,加強政府、院校、行業、企業的聯系,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與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培養汽車服務行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全國汽車服務職教集團自成立以來連續四年舉辦汽車專業方面的職業技能大賽。
高職院校汽車專業類的大賽主要包括理論考核和實踐操作兩部分,各類賽項考核的內容以行業實際生產崗位的要求為標準。大賽不僅能提高參賽學生的心理素質、個人素養和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實踐操作技能,而且實現學校所學和崗位所需無縫銜接。大賽強調綜合技能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提升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也有助于職業素養的養成。
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可以進一步深化集團內學校與學校、學校與行業、學校與科研機構、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產教融合,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和資源共享平臺。依托職教集團共同建立的人才培養與培訓基地,可以為集團內成員單位員工、汽車售后服務企業技術員、社會人員等提供技術技能培訓服務。依托職教集團的資源平臺和工作機制,推進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形成集團成員之間互利共贏的機制[1]。
通過技能大賽引領帶動集團內的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德技雙馨、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推動集團內成員校遴選認定一批在線精品課程,校企合作開發“雙元”國家規劃教材,倡導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結合1+X證書制度試點的進展,把大賽的新技術、新規范、經典案例引入教材內容,打造具有職教特色的精品教材,實現書證融通。促進集團成員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教育技術推動教法改革,研究制定適應不同生源實際狀況的培養方案,推進“互聯網+”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應用。
當前汽車服務職業教育集團組織機構松散、政策制度不完善,約束力薄弱、權利義務關系模糊,無法實現預期的功能和作用。成員之間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足、自我認知不足、合作共贏的利益鏈尚未完全形成,導致參與舉辦大賽的動力不足。集團舉辦大賽缺乏可行的、長效的、便捷的政策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
職教集團擁有舉辦大賽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成員院校利用這些資源不僅可以加快職業教育舉辦大賽機制改革、促進優質資源開放共享,而且可以提升融合創新發展。由于成員單位對舉辦大賽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支持力度不夠、積極性不高,利益分配不均衡、資源優化不充分、管理運行體制不健全等,舉辦大賽所需的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未發揮出最大效用。
目前舉辦大賽的形式各種各樣,品牌效應將越發凸顯。汽車服務職教集團舉辦的大賽雖然初具規模,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也逐年增大,但缺乏特色、其品牌效益和社會輻射力較弱,社會認可度也不高。培育和舉辦富有特色的大賽,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匯聚集團內外各方力量,加強內涵建設,做好品牌化運作,激發校企合作動力,增強集團大賽的社會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2]。
大賽健康、有序的發展需要完善政策、組織、制度和經費等方面的保障機制。職教集團舉辦大賽專項經費缺乏、統籌規劃不合理、政策制度不完善、激勵與競爭機制未建立,嚴重制約著集團模式化舉辦大賽。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導、理事長單位統籌、行業企業參與,政策、經費支持,長效監督考評等保障機制是集團化舉辦大賽有效運作的重要保證,為推進職教集團舉辦的大賽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有利條件。
中高職比賽定位不明確,比賽項目脫節、內容重復等對中高職大賽銜接提出了迫切需求。職教集團模式化是實現中高職大賽有效銜接的重要平臺。在職教集團模式背景下,中高職大賽在賽項設置、比賽方案、比賽模式等方面的融會貫通不暢,無法達到汽車行業發展需求高素質技能人才標準。職教集團通過大賽倒推中高職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銜接作用亟待顯著發揮。
汽車服務職教集團舉辦大賽健康運行需要成員單位通力配合、合理配置和共享各自優勢的資源。堅持以合作共贏為宗旨,把集團資源集約高效地加以充分整合、合理優化和有效利用。探索共創共舉、優勢互補、利益共贏共享的大賽運行機制,讓職教資源“活”起來,不斷提高大賽設備、場地、技術資源的利用率,提升汽車服務職教集團服務產業經濟發展的能力,從而使職教集團舉辦大賽走科學、健康、規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政府主導,學校為主體,成員多方參與,形成混合動力,創建并完善技能大賽運行管理機制和資源共享信息平臺,一方面可以進行成員間技能交流、共享比賽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在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師資培養、產學研用結合、社會服務、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探索與融合。在內部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在線交流、視頻會議、設備共享和遠程技術支持,不僅方便了成員單位之間溝通與協作,而且提高了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執行力,進一步促進大賽與教學、行業發展相銜接。
全國職教集團舉辦技能大賽很多,除了依靠政府主管單位舉辦的大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外,大多數職教集團舉辦的大賽在業界內影響力較小、缺乏特色。汽車服務職教集團必須依托國家“雙高”建設和緊跟汽車產業發展方向,樹立大賽品牌意識;建立健全運行保障機制;拓展大賽賽項,創新大賽模式,培育特色大賽品牌,形成品牌效益,提升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為汽車服務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汽車服務職教集團舉辦大賽可以利用政府之職、行業之勢、企業之力、學校之術的混合作用優勢[1]。發揮職教集團示范引領作用,以專業為紐帶,推進“三全”育人機制,各成員單位在“三教”改革、人才培養與培訓、舉辦大賽、產學研用結合等方面協商共建,集聚優質資源,創新舉辦大賽運行體制,不斷提升集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充分展示集團化舉辦大賽的優勢,推動集團成員單位合作共贏。
依托汽車服務職教集團,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逐步開放大賽、吸引國內外選手參賽。集團成員共享優質資源,合作將大賽的資源轉化成微課、案例、教材等教學資源。依托大賽共同研發比賽設備、共建競賽實訓基地、共同培養師資、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共同培養行業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積極增加大賽的輻射效益,向不同層次人才開放大賽,使其參與到大賽中,共享大賽盛事。例如邀請企業技能大師在學校建立工作室,開展技能交流講座;舉辦成員單位之間技能比賽;建立全國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交流平臺等。
本文以全國汽車服務職教集團為例,闡述了職教集團舉辦比賽的重要性和困境,從五個方面提出解決措施,借助技能大賽平臺促進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真正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