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慧宇
(煙臺圖書館,山東 煙臺 264000)
圖書館聯盟的構建可促進區域內資源布局的延伸和滲透,改善傳統圖書館資源分散、割裂的問題,提高資源的流通效率,為全民閱讀的均等化、普及化、便利化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服務更加多元化、個性化。文獻傳遞、館際互借、定題服務等基于圖書館聯盟開展的各類協同服務項目可進一步提升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服務效能,豐富相關服務內容,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基于圖書館聯盟建設的城市書房、鄉鎮分館、農家書屋等,可實現城鄉全覆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解決城鄉、區域、群體間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務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擴大文化惠民覆蓋面[1]。
1.2.1 協調一致的目標。圖書館聯盟的成員往往在場館規模、資源數量、管理模式、運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可能會導致合作過程中的目標沖突問題。構建基于圖書館聯盟的全民閱讀服務平臺,聯盟必須使所有成員的目標協調一致,平衡各方利益與實際需求,實現各聯盟成員的共同發展。
1.2.2 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充足的資金支持是構建圖書館聯盟全民閱讀平臺的重要基礎。隨著公共服務推廣的深入及數字資源的普及,圖書館聯盟采購相關資源的經費需求不斷增加,其必須尋求穩定可靠的資金渠道,保障相關工作的持續開展。
1.2.3 平等的成員地位。雖然圖書館聯盟成員的規模、性質各不相同,但所有聯盟成員的地位應是平等的。圖書館聯盟既要保障管理、合作程序的公平公正,也要保障資源分配的均衡[2]。
1.2.4 聯盟核心的建立。圖書館聯盟是由多個獨立機構組成的合作性組織,成員間的關系為契約關系或合作關系,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因此,圖書館聯盟可選擇協作能力強、基礎條件好的圖書館作為核心成員,發揮目標引領作用,全方位提升聯盟的核心服務能力。
煙臺市全民閱讀聯盟成立于2019年9月,由煙臺圖書館牽頭成立,由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城市書房、讀書會、社會閱讀組織,以及文化事業單位、企業、媒體等共55家機構單位組成。其工作目標與宗旨為:群策群力做好煙臺市全民閱讀工作,開展各類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積極創造閱讀條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豐富資源供給,讓更多的人參與閱讀活動;努力引領市民學經典、誦經典、演經典,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閱讀服務聯合體,推動閱讀服務全覆蓋,為民眾提供普及、公益、公平、均等的閱讀服務與知識服務。煙臺市全民閱讀聯盟的成員單位通過場地聯用、品牌聯創、活動聯辦、培訓聯做、平臺聯建的方式,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打造閱讀推廣活動品牌,發揮閱讀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動了“書香煙臺”的建設。目前,煙臺市全民閱讀聯盟的閱讀服務平臺設置了專家講堂、好書共享、讀書沙龍、主題展覽、體驗培訓及影視展播等六大活動版塊,大力支持各成員單位開展不同形式和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閱讀氛圍。例如,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煙臺圖書館、煙臺論壇、理想書店、所城藝文書院等聯盟成員舉辦了“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讀書朗誦大賽、故事會、有獎征文、繪本閱讀等閱讀推廣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打造了獨具煙臺特色的閱讀推廣品牌,擴大了煙臺特色文化的影響力。另外,煙臺市全民閱讀聯盟組織開展了文獻聯建工作,使聯盟成員在資源建設方面實現了優勢互補,并向聯盟成員開放外購數據庫,有效提高了部分基層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水平。
2.2.1 資源不足。煙臺市全民閱讀聯盟中的部分中小型圖書館和基層圖書館由于經費有限、基礎設施欠缺、場地與人才資源不足,難以開展閱讀推廣等活動,缺乏開展聯盟工作的內驅動力,活動覆蓋面較小。另外,部分聯盟成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單一、內容重復、缺乏連續性,難以創新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無法形成品牌效應[3]。
2.2.2 資源利用率較低。圖書館聯盟雖然能夠實現成員間的資源互補,但缺乏合作協調機制,普遍存在館藏資源配置不合理、館藏資源開發程度不高等問題,聯盟成員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各自為戰,資源利用率較低。
2.2.3 人才匱乏。目前,部分基層圖書館存在工作人員老齡化、管理理念落后、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服務意識欠缺等問題,阻礙了全民閱讀聯盟的發展。一些基層圖書館由于經費、編制有限,且沒有建立系統、規范的人才培養機制,難以吸引和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4]。
圖書館聯盟成員應樹立全民閱讀“一盤棋”理念,通過共商、共建、共享等合作方式,促進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全民閱讀。圖書館聯盟應整合所有成員的閱讀推廣資源,建立開放、聯動、共贏的合作機制,打造特色閱讀推廣品牌。另外,圖書館聯盟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全民閱讀聯盟理事會、監事會制度,構建符合地方特色的圖書館聯盟法人治理結構模式;建立健全議事制度、聯席會議制度、聯合編目制度、數據資源聯合共享制度、文獻通借通還制度與閱讀推廣聯合共享制度,為全民閱讀服務平臺的構建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績效評估反饋機制,聘請第三方機構對聯盟成員的硬件設施、館藏資源、服務效能進行全面考核評估,保障全民閱讀服務的高質量開展。
3.2.1 加強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圖書館聯盟應針對各成員之間的文獻資源建設體系差異與讀者多元化的信息服務需求,督促聯盟成員豐富館藏資源,在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館藏資源結構的同時,重視特色館藏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合力打造特色地方文化品牌。例如,煙臺市全民閱讀聯盟充分發掘煙臺市珍貴的歷史文化文物價值,發揮紅色導師團、閱讀志愿服務中心的輻射效應,用好煙臺資源,講好煙臺故事。
3.2.2 開發特色閱讀推廣項目。圖書館聯盟應不斷推進自身的體系化、立體化建設,加大與社會力量、文化企業的合作力度,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例如,北部灣圖書館聯盟的高鐵讀書驛站項目,其通過“上車借、下車還”的服務模式,實現了全民閱讀與旅游發展的雙贏[5]。
圖書館聯盟應號召聯盟成員采用“線上+線下”的運作模式開展閱讀推廣服務,協同數字圖書館、農家書屋、城市書房等,構建覆蓋全面、資源豐富、通借通還、服務高效的閱讀推廣服務網絡,如:北部灣圖書館聯盟為了解決農村基層群眾讀書困難的問題,實施了“陽光紅頁”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提升項目,實現了數字服務下基層,使廣大農村群眾能夠隨時隨地享受多種文化服務[6]。圖書館聯盟可鼓勵有條件的聯盟成員在商圈、銀行、醫院、影院、旅游景點等公共場所建立分館或放置自助借閱機,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便利的閱讀推廣服務,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建設[7]。另外,圖書館聯盟成員應積極開展分眾閱讀指導服務,推動科學的親子閱讀理念與方法進社區、進校園,擴大服務范圍,讓文化惠民成果真正惠及千家萬戶。
圖書館聯盟的成立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新形勢下,圖書館聯盟應明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地位、優化聯盟服務機制、建設共享服務平臺,在實現聯盟成員間的共享、關聯、融合的同時,創新聯盟成員間的合作服務方式,搭建系統、全面、便捷的全民閱讀服務平臺,更好地開展區域全民閱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