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肖寧 石家莊市新石小學
在小學籃球教學過程中,游戲化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就是采用多樣化的游戲形式,對籃球知識和技能進行教學,進而引起學生對籃球的興趣,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其參與到學習和訓練之中,避免因單一的教學方式而造成學生枯燥情緒的產生,讓籃球教學兼具趣味性和專業性。盡管籃球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現階段的小學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是關注對籃球技能和知識的介紹,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使得學生的興趣大打折扣。因此,可以使用游戲化教學的形式,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體育素養。
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兼具靈活性與趣味性,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激發發散思維的能力,從而工程一套完善的思維體系。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可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鼓勵通過合作和探索等方式對游戲規則進行確立,并鼓勵學生提出相關意見建議。游戲化教學方式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既能夠提高其趣味性,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過去籃球教學的傳統方法存在內容形式方面的單一性,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學生也很難對籃球有積極性,而游戲化教學則能夠為其添加娛樂要素。在確立游戲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項目來安排相應的內容,引導學生掌握籃球知識和運動技能,同時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
籃球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籃球技能水平,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青少年對于籃球缺乏足夠的技能水平,因此體育教師應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方式對進行改進,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于籃球訓練的主動性,并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提升。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對于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重點要求,因此在小學籃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內容進行合理安排,通過籃球游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開展接球上籃和傳球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設置相應的游戲環節,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分組進行傳球游戲,接球后的學生上籃。為提升趣味性,同時培養創新思維,教師可讓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傳球,例如后吊球、正面傳球和側面接球等,還可在籃下安置防守人員,同時將投籃方式多樣化,通過一步上籃、急停跳投等方式進行投籃。通過多樣化的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還能樹立學生的運動思維,以提高其體育核心素養[1]。
籃球游戲的教學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對學生講解理論的過程中還要將其與實踐相結合,并將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貫徹其中,從理論講解到實踐應用,都需要將游戲化的理念代入其中。
理論方面的教學,是文字教學,采用傳統方法進行難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于小學生而言很難對理論知識進行直接消化,為此游戲化教學在理論教學方面的應用,可以讓學生能夠以更加有趣的形式消化理論知識。例如,可通過“擊鼓傳花”的方式,通過問答的形式,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記憶。
而籃球的技能訓練,是通過實踐進行,同時也是將所學理論知識付諸實際的過程,因此需要針對體能、反應能力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訓練,通過游戲化模式的引入,以生動有趣的形式進行籃球技能的訓練,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成效。
在小學籃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家長參與其中,其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方式。家長在其中的參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熱情,因為學生在家長面前有著較為強烈的表現欲望,希望能將自己最為優秀的一面表現出來。同時,對于學生的良好表現,也能夠激發家長對于體育的熱情,并能夠提升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參與其中,形成良好的反饋循環。
因此,教師可通過設計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的游戲,開展親子游戲互動,不但能夠鍛煉技巧,還能夠增進家庭感情,讓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夠獲得健康發展,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2]。
小學籃球教學過程中,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最大意義就是激發對籃球的興趣,而學生興趣的激發又能夠有效發揮這一教學模式的價值,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認知這一教學手段的價值,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籃球運動的趣味與樂趣,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從而讓學生更為主動地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并有效掌握籃球運動的方式和技巧。
作為一項受到青少年喜愛的體育活動,將游戲活動引入其中,能夠使得學生的智慧、體魄和技巧更好地融為一體,并能夠在競爭的過程中感受到相應的樂趣,獲得更為正面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設定相應的游戲活動,提升籃球運動的趣味性,同時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在運動的過程中同時掌握理論和技能。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籃球技能的過程中,可通過對游戲活動的開展對知識進行講解,并通過進行游戲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籃球運動的樂趣,確保了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
小學生因年齡的緣故,對于學習理解的能力較弱,而籃球的教學過程中卻有著許多的相關技能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會造成理解方面的困難,同時也很難讓學生感受到籃球的樂趣。因此,將游戲化教學的方式與籃球運動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理解和消化。
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更為有趣的方式,更好地對籃球技能進行掌握。在實際進行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教學工作,方才讓學生能夠獲得真正的進步與發展。例如,在教學初期,教師可為學生講解一些基礎的籃球技能,并針對其設計游戲化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對基本技能進行掌握,在學生的籃球技能得到提升后,通過一些籃球游戲對基本技能進行鞏固,從而讓學生擁有更為扎實的基本功底,之后教師可循序漸進,逐漸將一些新的技能進行介紹,并設計新的游戲環節,讓學生能夠逐漸對籃球技能進行掌握。
在小學籃球的教學過程中,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由于籃球運動本身屬于競技游戲,而小學生群體有著較為旺盛的好勝心,因此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征為其安排籃球比賽,通過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并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籃球比賽,獲勝的一方可獲得一些獎勵,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籃球競技的樂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籃球的技能知識,樹立終身的體育意識,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教學成果最大化。同時,籃球比賽也可以對學生所掌握的技能知識進行檢驗,同時也能夠檢驗教師的教學成果,及時發現其中的不足,從而實現更好的進步[3]。
在任何的教學工作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教學工作得以開展的保障,彼此之間能夠通過友誼,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學生也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實現二者的雙贏。但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并沒有什么溝通,教師一方的威嚴使得學生和教師無法做到平等交流,因此在如今的籃球教學中,可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師生情感,更好地促進師生關系。
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對學生真實想法的了解,縮短師生之間的差距,并在實際的課堂中教師可通過籃球比賽或籃球知識的講解,通過小學生好奇心旺盛的特點,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進行及時反饋,教師在收到反饋后可以根據問題給出意見建議,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小學籃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可過多干涉學生自己的游戲過程中,相反應不斷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游戲,從而更好地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提高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過去的傳統教學觀念中,學生是被動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通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游戲,使得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籃球教學之中。
例如,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將課堂游戲的環節交由學生自主組織,進行游戲活動。學生對于自主游戲的環節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們可以在一起討論具體游戲的環節,教師可提出適當的指導建議,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可真正做到自主思考,并對突發狀況能夠獨立應對,對于日后的學習生活有著巨大的幫助[4]。
小學籃球的游戲化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創新潛能,并調動學生的運動激情,同時還能夠改善籃球運動的水平。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可利用籃球游戲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并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重視家長對于籃球游戲化教育的參與,激發學生興趣,通過游戲化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籃球技能,并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增進師生關系,并鼓勵自主游戲,提升學生對于問題的解決能力,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擁有更為健康體魄的同時還能夠健全心理,對于教育改革而言可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