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霖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中心學校
音樂教育具有重要的美育價值,不僅能夠陶冶學生性情,同時也能愉悅身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但就目前實際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學校在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中,仍然在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利于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通過分層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實踐,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幫助學生系統化學習音樂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分層教學法主要就是在教學實踐當中,由教師結合新課程標準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受到家庭環境、教育背景、心理、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在性格方面往往會存在很大差異,與此同時,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知識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通過分層教學法的實踐應用,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基礎和類別的學生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方式,確保因材施教原則的深入落實,使全體學生能夠同步發展。在音樂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經常會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長期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既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也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必須要加以改善和創新,強化對分層教學的實踐應用,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水平[1]。
首先,在素質教育當中,音樂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生教育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音樂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同時也是提高音樂素養的主要途徑。但就目前實際發展現狀來看,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社會、家庭以及學校往往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也對音樂工作的開展產生了阻礙,很多學校雖然開設了音樂課程,但由于缺乏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從而導致很多教師都不能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音樂教研方面,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不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2]。
其次,眾所周知,教師的綜合素質將會對教育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當前的音樂教育工作當中,很多教師都并非畢業于專業的音樂院校,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都比較落后,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缺乏完善性。加之學校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導致很多教師都沒有機會和平臺來提升自我,與其他院校之間的交流較少,不能對教學理念和知識進行更新。與此同時,由于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無論是音樂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質量都有待于提升,這些都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造成了直接影響。
最后,基礎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雖然以基礎性知識教學為主,具體如音樂知識、音符知識等等,但由于學生學習能力普遍較弱,因此同樣會增加其學習難度,加之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沒有接觸音樂的機會,因而直接降低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當中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這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造成了直接影響。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教學模式過于陳舊,未能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加以尊重,因此很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形式化、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既不符合新課改教學目標,同時也不能提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要及時改進和創新[3]。
分層教學法在音樂教學當中的實踐應用,能夠讓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能力進行把握,從而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本著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引導,使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和學習重點,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其音樂綜合素養[4]。
在音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通常要求教師結合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習基礎的不同進行分組,之后再為各小組同學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方式,更加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密切交流與合作。例如,學習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能夠為學習能力弱基礎差的學生提供幫助,小組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共同營造出溫馨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逐步實現教學目標,這對于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很有幫助。
在音樂教學當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音樂素養以及音樂基礎等各不相同,因此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實施分層教學,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知識引導。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均衡化發展[5]。
在音樂教學當中,要想更好的實施分層化教學,首先就是要對學生層次進行科學劃分,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如音樂基礎知識、接受能力、學習特點等等,之后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為分層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如很多教師都會結合學生的樂感、音樂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低、中、高三個不同的梯隊,學習能力強、音樂基礎扎實以及樂感良好的學生可被劃分到第一梯隊,樂感較好、學習態度認真、音樂基礎較好的學生劃分到第二梯隊,樂感差、音樂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佳的學生劃分到第三梯隊,這種劃分只是為了更好的對學生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但要注意的問題是,為了避免學生產生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必須要隱秘分層,使學生能夠輕松自在的融入學習活動當中,提高音樂能力和素養[6]。
傳統的小音樂教學形式很難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全面化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要從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方法、技能、知識等角度入手,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能更好的落實分層教學法,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在音樂教學當中設計教學目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置時,教師必須要對教學目標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進行考慮,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滿足其個性化學習需求。例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學目標的設定一定要避免過于簡單,這很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時還很容易滋生學生的自負心理,因此教師必須要對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目標進行設定,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深入挖掘自身潛能,對于音樂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學目標的設定要避免難度過大,而是要以基礎夯實為主,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7]。
例如,在對《小螺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曲目節奏比較歡快,因此也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歌曲的大跳音程和多變節奏進行掌握。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就是對分層教學目標進行設置,對于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對模仿練習目標進行設置,不做過多抽象理論知識的講解,對于學習能力強、技術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其對歌曲當中上滑音以及中波音的位置進行尋找。在此基礎上更好的處理長音和切分音。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8]。
在音樂教學當中,由于學生在音樂感受能力、音樂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如果教師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鑒于上述情況,教師在明確了分層教學目標和方向之后,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對于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一般可以啟發為主,引導學生自主聆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通過指導加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結合所聽到的內容展開想象,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和思考方向,且教學素材的選擇還要以簡單曲目為主。結合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對知識板塊進行劃分,對于基礎知識板塊可以讓學習能力差、基礎薄弱的學生來完成,難度適中的知識板塊可以讓學習基礎和能力良好的學生來完成,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板塊,可以讓學習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來完成[9]。
例如,在對《大海啊故鄉》這首曲目進行欣賞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并能使用樂器進行模仿演奏。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讓學生閉上雙眼展開想象,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需要做進一步引導,讓學生將樂曲當中的聲音與海浪、海風的聲音進行聯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感知和聆聽,第二,根據歌曲內容對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揣摩,第三,對于歌曲結構進行分析,使用樂器模仿演奏,之后教師再將這些內容分別對應給三個層次的學習小組,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本文主要對分層教學法在小音樂教學中的實施展開探究,通過該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對于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的提高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