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強
湖北省旅游學校,湖北武漢 430079
旅游價格反映的是旅游服務、旅游商品的價值成分。在旅游中,旅游價格關系到經濟利益、市場供需關系,十分廣泛,包括了娛樂、購物、旅游、交通、住宿、吃飯。除此之外還涉及通訊行業、旅游行業、旅游景點等眾多領域,貫穿旅游產品生產、流動與消費。目前,國內旅游產業發展出現了很多的矛盾性問題。為此有必要深入、全面探索旅游價格在管理中的政策、問題,這樣才能推動我國旅游產業發展。
我國旅游產業大致經歷了政府福利、計劃主導、市場主導一共三個時期。原國家旅游局和國家物價局在1993年發布的價格管理調整通知以后,確定了我國旅游系統的轉變與轉型,逐漸的國內就有了中央管理與地方管理的協調管理方式,為價格改革提供了全新支持[1]。推動了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經濟體系獲得全新的發展、轉變,解決了國內的經濟問題,讓我國本身得到了很好的成長與建設。
現代社會的發展與經濟崛起,追求的就是實現市場完成對價格與資源配置方面發揮決定作用。構成與打造旅游價格全新管理體系,當然這一過程需要提高認知度,并發展和完善[2]。國內旅游價格體系的構成里面,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門票與交通價格會受到地方的影響,包括政府的指導價格,甚至是政府直接定價。購物、娛樂、餐飲和飯店則是由經營的人自己決定價格。管理部門完成價格行為管理與操控,價格管理部門其實沒有進入到價格的管理和制定當中。當然,一些旅游部門已經在積極展開市場經濟研究,為的就是能夠有效解決政府職能轉變需求。從多方角度展開利益分析,用協調者與維護者的身份控制旅游本身的價格。旅游價格的管理部門在角色轉變中改革了旅游價格,能夠確保旅游市場的高效率運行,推動經濟體制獲得更好的改革。
在旅游價格的體系中,包括很多要素,旅游價格體系本身有著綜合性、多方面特點。不同的旅游活動假設有變化出現,對最后的價格都會產生相應影響[3]。影響旅游價格體系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最突出的要屬消費者和經營者的表現與行為,會對行業發展造成直接和重大影響。旅游價格的管理系統改革與發展,使得定價開始調整。當前的經營旅游人員可以用實際情況選擇靈活的方法調整旅游價格,能夠讓價格變得更加豐富,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旅游價格體系,拓展了旅游價格和試產功能。
快速發展的旅游產業,帶動了各種各樣的旅游景區發展。旅游景區有了更多的資金才能建設更完善的基礎設施,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旅游者能夠便利性的參觀旅游景區。一哄而上的景區建設同樣帶來許多問題[4]。旅游景區價值大幅度降低。為改變這一問題,保障景區穩定發展。當前很多景區開設的一票制制度讓景區各個單位的利益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能夠穩定價格、保護景區的資源,控制景區管理成本。
門票價格影響因素很多,當前所用聽證制度是旅游主管部門展開的一種群眾意見征詢與議價措施。我國旅游產業當前所用的價格決策聽證制度確定了當前我國的旅游景點在門票價格方面,需要考慮產品情況。聽證會模式解決了過去的價格問題,實現了價格制度、法治且民主方向發展。決策聽證這種門票價格設計可以更公開與透明。該制度進讓整體價格變得非常穩定、非常公平,能夠讓市場獲得良好的發展,對我國旅游業建設有利[5]。
我國早就已經提出了應當創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價格競爭在市場競爭中屬于必要性手段。市場價格行為需要有序、公開、統一與規范。所以旅游價格的管理應當充分考慮社會主義市場發展要求。立足長遠放松管理,從而規范化旅游產業的價格,讓旅游價格更加合理,實現對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有效管理。經營者使用價格手段開展公平、公正競爭,保護經營者與旅游者合法權益,展現市場競爭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推動旅游產業發展。
有必要積極轉變政府方面的職能,并創建合適的經濟管理體系。行政命令決定了政府的管理方法、經濟發展方向。管理旅游系統的時候,需要物價部門先對市場展開研究和調查,獲知當前市場表現的價格問題與漏洞。按照旅游產業本身的情況調整結構與系統[6]。這樣就能順利實現對問題的處理和解決,讓旅游產業發展獲得環境、制度層面的支持。標準化旅游工程,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取代現有旅行者旅游合同,從而保護旅游合同弱勢群體,也就是旅游者合法權益,在發生價格糾紛的時候,以此為依據。此外應當創建中央協調、地方協調的多方協調系統。原國家旅游局和國家發改委以及各地的有關部門協商共同出臺和制定價格收費標準。除此之外還要主動跟一切會對旅游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部門溝通,其涉及很多要素。創建聯合會議制度,打造綜合管理系統,此外應當按照地方情況創建管理體系與框架。除了要著眼于當前我國旅游法規框架之外,還要按照當前國家的法典情況以我國國情制定和旅游系統有關的制度法規。此外也要使用法治制度替代經濟方法,用法律手段解決不正當競爭問題,維系良好社會秩序。打造良好市場秩序,做好旅游者導向管理。中央需要和地方有關部門隨時隨地關注市場價格的變化,干預收費標準與旅游價格,按照現行的市場價格情況與市場供需狀況,對接下來的市場價格情況預測。此外應當加強旅游部門、企業、行業協會聯系,突出旅游價格矛盾協商對話、規范與引導旅游競爭,解決供需矛盾。
自進入WTO之后,對于旅游價格的管理工作,當前國內存在兩種看法與觀點:第一種認為應當使用政府定價模式,第二種認為應當全面開放旅游產品價格。前者這種觀念是經濟視角下的思維模式反映,與市場經濟要求不符合,后者表面看起來似乎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相同,實際上違背了價格法,同樣和我國旅游市場實際情況不一樣。市場經濟條件下,旅游產業的市場化道路是趨勢。今后政府將會從旅游市場漸漸走出,此時的價格和資源配置才能形成基礎作用。政府推出實現了政府對市場價格調控方法的轉變、政府職能的轉變。從事實可以了解的是,如今市場并不是完美的,沒有政府的介入和引導,并不能高效率完成競爭。尤其是早期的旅游市場。開放了旅游價格之后,市面出現了各種各樣不規范市場行為,尤其是價格欺詐問題,導致市場價格十分混亂,各地都在隨意漲價和亂收費,對此有必要通過旅游價格管理部門約束,使用價格杠桿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加強旅游價格的管理工作,完善管理系統,創建健全的管理機制,引導和規范市場競爭,保障旅游產業平穩、高效運行。
當然,如果旅游地區的價格過高,就會影響到人們的消費和旅游心理。為了推動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全面的支持,旅游價格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應當立足實際,站在市場、人民需求、旅游產品本身的價值、意義和特點出發,合理研究、合理調整,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旅游產品服務,讓人們能夠舒服的獲得旅游產品,享受旅游產品。打造系統化、健全的旅游服務體系,明確質量標準和要求,加強監督,推動行業有序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