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清波
淄博職業學院旅游管理系,山東淄博 255314
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使得人們獲得了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開始注重精神需求,這對于旅游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助力,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旅游產業在持續的進行創新,因為鄉村旅游產品內容距離城市并不遠,能夠讓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體驗另外一種生活,使得這種產品逐漸成為了人們周末所選擇的一種重要的休閑方式。因為存在著大量的市場需要,所以各個地區都在積極的開發鄉村旅游這一產品,使得整個鄉旅市場在不斷的增大,從而出現了盲目跟風的情況,導致一些產品的設計存在問題,無法滿足人們的鄉村體驗需求,所以必須重視對鄉旅產品的開發。從鄉旅的角度上來看,實際上不同地區的鄉村景觀并無太大的差別,產品內容如果是知識旅游內容,那么很難在市場中獲得競爭上的優勢。因此,更多的開發者會嘗試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突破,通過應用產業融合的方式來實現鄉旅產品和產業之間的結合,從而打造出更多種類型的產品,進而使得游人能夠選擇的產品類型更多,加強了整個產品在市場當中的競爭實力[2]。
產業融合主要的特點就在于跨界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來達到整合資源的效果,人們來對旅游行業發展內容進行探討時,更多的關注點在于資源方面,但在提出了產業融合的觀念以后,將旅游和各種產業進行結合已經成為了這一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這種產業融合的方法已經為旅游行業帶來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最近出現的工業旅游模式,為人們提供了參觀影視拍攝基地等各種與之相類似形式的旅游,同時也包括健康類型的體育旅游等等,從而滿足人們在這些方面的需求。這類產品的出現都是源自于各個產業之間的結合,通過這些資源的有效結合來實現旅游行業產品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當前在鄉旅產品嚴重同質化的情況下,需要重視對這一理論的應用,實現鄉旅產品中多種內涵部分的有效開發,將更多的資源引入其中,不再單純地依靠農村中的旅游資源,而是促進鄉村產品向著多樣化和豐富化的方向進行發展[3]。
將產業融合的理念應用到鄉旅開發的過程當中,意味著在產品當中應該更多的融入各個產業的資源內容,將這些資源的效用更好的發揮出來,使其成為更多游人所喜愛的一種新型的產品內容。但這種資源上的融入并非那么簡單,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的基本原則,首先,要實現資源的差異性開發,很多產業資源都可以被加入到鄉旅產品中,但必須要求其具有足夠的特殊性,這樣才能夠為游人們提供新鮮的感覺,尤其是要在這個過程中防止出現盲目跟風的情況,如果出現了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則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重點去發展那些只有本地特有的資源,從而實現產品的發展,為人們帶來新的感官體驗,同時也可以使其逐漸成為了當地旅游產品的主要競爭元素,推動該地區旅游產業的特色化發展;其次,要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保證具有足夠的真實性。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游人開始喜歡這種新型的產品,主要是因為游人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得農業生產和自然環境等方面的體驗,但在其中要保證具有足夠的真實性,無論是標志物還是整個的體驗內容都應該具有足夠的真實度,而不是造假,否則會讓游人們產生反感情緒;最后,要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保持足夠的創新力,實際上產業融合理念的應用就要以創新為基礎,如果僅僅是多個資源之間的疊加,并不能夠將其稱作為融合,而是要利用創新的過程來使得多個產業之間產生相互的促進作用,從而為人們設計出更加優質的鄉旅產品[4]。
鄉旅產品的開發屬于一個系統性的過程,首先需要對鄉旅產品的主題進行明確,然后要確保產品中能夠擁有足夠的優質內容提供給游人們體驗,接著對整個鄉旅產品進行完善,整個過程屬于一個鏈條,下面則對鄉旅產品的具體開發策略進行研究。
從鄉旅產品開發的角度來看,當前對于文化內容的加入已經成為了其中的主要發展趨勢,同時也是當前開發和融合取得效果最好的一種鄉旅產品,將文旅相結合等同于讓游人在進行旅游的過程中能夠對當地的文化進行了解,當這一產品進行鄉村體驗時,能夠看到屬于當地所特有的文化內容,除了民俗文化內容之外也可以是歷史文化以及農耕文化等。例如:婺源地區的鄉旅產品開發就會將當地的一些農活作為產品當中非常重要的體驗內容,具體包括了臘肉的親自制作、臘魚的親手制作以及釀酒等等,從而滿足了游人們的體驗需求并加強了游人體驗這一產品的次數。從大部分游人的角度來說,他們非常喜歡通過多次的體驗來學會制作多種類型的農產品,同時非常喜歡參加當地的廟會和賞月等民俗風情,這些都可以加入到鄉旅產品中作為其中的重要體驗內容,所有區別于成為文化的內容,不管是特色文化還是傳統文化,都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開發,從而更好地促進文旅融合[5]。
當游人們來到鄉村后在觀看景色的同時也會對其中的一些生活內容進行親身的體驗,那么這里所說的農旅融合,就是給予城市游人體驗農民生活的機會。對于這種產品進行合理的開發,有必要將農村中的生活情景進行合理的分開,為游人們提供更多種選擇,例如:喂食、種植等,可以將每一種農活都設計成為一個重要的體驗內容,讓游人們更好地享受這個過程,帶走或者品嘗親自采摘下來的蔬菜和水果。在農旅融合過程中,要適當的減少體驗的時間,但卻不可徹底消除體驗過程直接推銷給游人產品,這種方式不利于游人的體驗,對鄉旅產品的質量帶來不利影響。農村生活相比于城市更加的自然和養生,更多的游人喜歡這種生態和有機的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游人參與到其中[6]。
我國的家長會將所有的精力和財力都花費在孩子的教育當中,很多城市當中的家長喜歡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多的親近自然,所以,需要旅游行業能夠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好的戶外體驗。教旅融合產品通過挖掘鄉村中的資源來讓孩子們體驗這種新的生活,也能夠讓孩子們了解歷史內容和傳統技藝內容。例如:為孩子們創造參加農業勞動的機會、參觀家禽和牲畜養殖、對各種植物進行了解,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帶來重要的幫助。無論是制陶還是蠟染都是鄉村中的重要傳統工藝,鄉村產品應該重視融入這些內容,為孩子們創造操作的機會并加深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工藝的了解,這將會十分有利于加強孩子們的文化自信。
鄉旅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將其他產業當中有利的元素吸引進來,通過展示那些城市當中很難見到的事物來滿足游人的體驗并在這個過程中持續的創新,這樣才能夠保證鄉旅產品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