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南京工程學院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1167)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帶給人自由與幸福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和災難。這些風險與災難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因此,為主動應對這些難以預測的風險與災難,增強應急能力成為現代人生存與發展的必然要求。提升應急能力,體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徑,應急體育應運而生,不管是在應急意識、應急知識還是在應急體能、應急技術等方面的提升上,應急體育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應急體育是伴隨時代發展而提出的新的體育名詞,因此對應急體育的概念進行分析是認識應急體育并付諸實踐的基礎。體育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文化活動。一般而言,體育由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三部分構成。從參與者年齡角度看,體育包括幼兒體育、青少年體育、中年人體育、老年人體育;從參與者身份角度看,體育包括學生體育、農民體育、職工體育、軍事體育等。伴隨體育實踐的深化,以及人們對體育功能認識的深入;從參與目的角度看,體育包括的內容則更多,諸如養生體育、健美體育、醫療體育、娛樂體育、拓展體育等,而應急體育也可歸為其中。
應急體育作為一個名詞由“應急”和“體育”兩個詞匯構成?!凹薄敝傅氖蔷o急狀態,應急體育則可概括為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提升人應對緊急狀態的能力的社會文化活動。也就是說應急體育旨在通過體育的途徑和方式,提升人們應對緊急狀態,保證生命健康、安全的能力。從特征上看,應急體育具有對象的普適性、功能的針對性、體育的一般性等特點。對象的普適性,是指應急體育適用于每個年齡階段的人群,不管是兒童、青少年學生還是中老年人,因為每個人都有應急的需要,都需要必要的應急體能和技能。功能的針對性,是指應急體育不以健康和娛樂為根本,而是旨在提高人的應急意識、應急心態、應急體能及應急技能。體育的一般性,是指應急體育作為體育的重要內容,堅持以身體運動、體能鍛煉為基本途徑和形式。
應急體育不同于一般的體育活動,一般的體育活動以特定的運動技能為載體,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的,并附帶有一定的娛樂性。而應急體育旨在提升人的應急能力,具有明確而專門的指向?!澳芰Α狈从车氖且粋€人應對任務時身體、心理、知識、技能等的綜合表現。應急能力主要包括應急體能、應急心理、應急知識、應急技能等。應急體能是指應對突發、緊急事件時的體能儲備,應急體能是應急能力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在面臨突發、緊急事件時能夠生存下來的基本保障。應急心理是應對突發、緊急事件時的心理素質,沉著、冷靜、理性的心理狀態是成功應對突發、緊急事件時的必要心理素質。應急知識是對應對突發、緊急事件時的知識儲備,應急知識的掌握情況直接決定了應急時的表現,廣泛了解并掌握應急知識對于應急能力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應急技能是面臨突發、緊急事件時的專門處理技能,應急技能是在面臨突發、緊急事件時成功應對的關鍵。
應急體能、應急心理、應急知識、應急技能4個方面共同構成了人的綜合應急能力,四者在成功應對突發、緊急事件中缺一不可。應急體育以提升人的應急能力為目的,具體也體現在這4個方面。應急體育通過事故情境的模擬及設置各項專門的訓練,提升人的應急能力,進而保障人的生命健康成長與發展。
現代社會是風險社會,自由、開放的環境也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個體生命的自由、健康成長?!耙匀藶楸尽笔乾F代社會、現代教育發展的基本理念,應急體育的開展,也是現代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表現,旨在促進人的生命的健康發展。應急體育通過體育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應急避險能力,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涵,既體現了“健康第一”,又強調了“尊重生命,維護生命,安全至上”的人本思想。現代社會為人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機會,但人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近些年來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給人的生命帶來的各種慘痛的悲劇。應急體育通過強化應急體能水平、提升應急心理素質、增進應急知識儲備、掌握應急技能來提升人們應對危及生命情境下的能力,進而促進和保障人的生命發展。同時,人們也應該看到,應急體育不僅僅是保障個體健康發展的手段,應急體育能力的形成本身是個體生命發展的過程。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應急體育的實施,離不開應急體育課程的開發。應急體育課程的開發應當兼顧課程的“應急性”和課程的“體育性”。課程的“應急性”,是指課程以提升學生的應急能力為根本,這也是應急體育課程開發的導向性原則,是區別于其他體育課程的主要因素。應急體育課程的開發,關注課程的“應急性”就要充分地認識到各種應急的情境,如地震、火災、觸電及其他傷害事件,不同的事故情境對學生的應急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課程設置的內容、目標、方法和實施過程也會不同。應急體育課程的“體育性”,主要是指課程的實施是以體育的手段和方法為基本載體,特別是應急體能、應急技能的傳授,應當尊重體育課程學習的基本原則和科學規律,比如體能訓練的方法和運動技能學習的規律。另外,應急體育課程的開發應當具備頂層設計思維,應將其正式納入課程中,也就是說,應當努力統籌于大、中、小學階段,在課程的實施中,使其具有連續性。同時,應急體育課程的開發要遵循課程開發的一般原則和程序,使得應急體育課程的開發具備科學性、可操作性、實效性。
應急體育課程在開發過程中,還應當具有開放性,包括課程開發主體的開放性、課程資源的開放性。課程開發的主體,不僅包括體育教師,還包括與應急相關的各行各業的專業從業者,相較于體育教師,他們也更加具備專業優勢,有利于課程開放的科學、有效性。另外,課程資源意識也是應急體育課程開發過程中應樹立的,應急體育課程從無到有,從開發到實施,都離不開應急體育課程資源的支持。樹立課程資源意識,努力積累并豐富相關課程資源,是應急體育課程高效、有序實施的基礎保障。
針對廣大學生進行應急體育教育,應急體育課程的開發是基礎,實施是關鍵。學生應急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一項知識與技能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水平全面提升的過程。學校是應急體育課程實施的基本單位,體育課堂是應急體育課程實施的主要陣地,因此應急體育課程實施的關鍵環節在體育課堂上。學生要在應急體能、應急心理、應急知識、應急技能等4個領域獲得發展和提高,就需要體育教師科學、高效地實施應急體育課程。應急體育課程教育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的組織開展、教學評價的實施等都要有科學的設計。應急體育課程在開展實施過程中也需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以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應急體育課程的實施,學校是基礎,家庭和社會的廣泛參與是保障?,F實生活中,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也都多發生在校外及日常生活中。學校應急體育課程在提升學生的應急技能和應急體能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而家庭和社會的廣泛宣傳和教育,對于提升學生的應急意識、應急心理有著先天的優勢。因此,提升學生的應急能力,發揮應急體育課程的育人效果,需要校內外相結合,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三方緊密配合。
應急體育以提升人的應急能力為目的,以促進人的生命發展為根本。應急體育的提出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應急體育在學校的實施需要應急體育課程的建設,包括應急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應急體育課程的設置、應急體育課程的評價等,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與社會、社區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在應急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方面,內容資源的開發是最重要的,內容資源的選取將是后續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