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麗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伏龍泉鎮中心小學 吉林 農安 130213)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這些閱讀能力并未成熟,還需要廣大教師予以有效指導,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對原有的低年級閱讀方法進行升級,以便切實滿足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從而為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創造良好的條件。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加強對這一時期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都是極為有利的。為此,廣大教師務必要認識到強化學生自主性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閱讀空間,從而滿足學生的自主性發展需要。[1]一方面,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明確閱讀重點和難點,以便為強化教學質量和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突出環境對學生的積極影響,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可以將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閱讀任務,通過微課明確閱讀重點和難點,讓學生體會父愛的深沉與偉大。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授課形式,以座談會的形式引導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學生來到熒前,教師退到幕后。這樣不僅能夠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而且還能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對實現自主性學習的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才能落實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從而將閱讀教學的有效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2]為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必須要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合理設計,以便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從而促進閱讀教學全面性和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需要為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五壯士向狼牙山頂峰棋盤陀轉移的動機和內涵;通過合作的形式掌握生字和生詞;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激發自身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通過學習目標的實現,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欣賞評價能力,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任何學科教學活動都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語文閱讀教學更是如此。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加強閱讀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不僅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而且還能最大限度的整合語文教學資源,從而為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創造良好的條件。[3]為此,語文教師必須要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通過開展閱讀實踐活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等多種形式拓展閱讀教學的空間,促進閱讀教學的科學性與系統性。例如,在教學完《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實踐調查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搜集一些網絡英雄或沉迷于網絡的真實案例;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課外閱讀比賽,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到網絡信息的兩面性,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信息,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如果說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差異性不夠明顯的話,那么高年級學生的個體差異則是愈發明顯。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使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豐富學生的成就體驗,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讓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的優勢和劣勢,以便進行側重提升和改進,推進學生整體學習的不斷進步。例如,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作為評價標準,還應將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情感體驗能力、合作分析能力等一并納入評價體系當中,對學生的薄弱項進行針對性指導,讓學生有側重點的學習,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綜上所述,相較于小學低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不論是認知能力還是理解能力都有所提升,以往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了。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緊扣閱讀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采用有效性、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爭取在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需求的同時,進而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從而落實新課改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