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新疆阿圖什市第一小學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構建科學合理的問題情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盡可能放低自己的姿態,努力構建輕松的課堂氛圍;構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積極開展有趣的實踐活動,最終實現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的提高。
如果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教師采用單純教學的情況,那么將無法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也無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深入分析和探究教材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能力等,構建多樣化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置身于真實、良好的教學情境中,進而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穩步提高。
例如,在教學有關三角形的內容時,教師就可在正式教學前制定教學流程:第一,學生需明確該節課的教學目標,理解三角形的特征、意義,在實際比較、觀察以及操作的過程中,真正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第二,結合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圍繞著教學重點和難點提出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你能否利用手中的小棒制作出一個三角形嗎?三角形擁有幾種不同的類型?這些三角形擁有什么特征?三角形的高在哪?你能圍繞著該節課的內容提出哪些問題呢?”這些問題不僅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提問能力,使其主動探究和學習數學知識。
如果學生能處于良好的課堂氛圍中,那么就能表現的更加主動和積極,可緊隨教師的教學步伐學習數學知識[1]。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教師需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將自身的引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適當放低自己的姿態,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避免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畏懼感。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就可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素材進行教學。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先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長方形和正方形,鼓勵學生觀察這兩個圖形,并給予學生機會表達各自獨特的想法和觀點。無論學生回答的是否正確,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還需從自身的角度進行總結和歸納。在完成這一教學環節后,教師就可帶領學生觀察教室內的物品,尋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影子,使其能發現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進行教學,可保證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知識,也能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價值,進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從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素質教育正在穩步深入中,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也應當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結合實際生活、教學內容構建真實的教學情境[2]。教師需要保證教學情境的探究性,保證教學問題的合理設計,逐步發散和拓展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幫助,使學生能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小數加減法的內容時,該節課的內容非常適合教學情境、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的應用。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可利用手中的設備拍攝超市、商品、標簽等照片,并結合該節課的教學內容制作內容豐富、完善的多媒體課件。同時,教師還可準備好一些實物,如衣服、商品等。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先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同學們,咱們這節課開展一次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動吧。”在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后,教師就可為學生展示自己整理的素材,并鼓勵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學生扮演收銀員,有的學生扮演消費者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但需要計算這些商品的價格。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能聯想到自己與父母外出購物的情境,能學會利用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可實現個人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的同步提高。
教師需鍛煉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提高其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可積極開展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3]。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條件,引導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內容時,教師就可讓學生提前準備好紙張,并為學生布置實踐任務:利用手中的紙張,裁剪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并嘗試利用除了平行四邊形以外的圖形拼接處全新的平行四邊形,也可利用剪刀將平行四邊形裁剪成其他的圖形。在學生完成自由裁剪外,教師還應當提出具體的要求,如裁剪的平行四邊形的寬度、長度,并鼓勵學生利用這些條件、手中的工具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在小組中相互溝通和交流,進而實現學生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的提高。在學生完成各自討論、交流以及實踐后,教師就需從自身的角度進行講解和引導,并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呈現出來,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學生不僅需要牢牢掌握數學知識,還應當實現個人能力和素養的提高。因此,教師需構建問題情境、教學情境、實踐活動,同時還需努力構建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保證學生數學素養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