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時代的各種教學背景,也要求著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推動自身的改革,才能夠適應當前時代的要求。但是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還存在著一些落后的現象,特別是與微時代下的各種工具的對接程度還不夠高。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微博和微信等通訊工具,極大的轉變了原有的通訊方式,引入了新的資源與變化,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對這些資源的運用,并且仔細分析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的成因提出有效對策,從而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當前時代的發展要求,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在思想政治教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也遇到了更多的挑戰與機遇。在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不斷變化的進程中,思想政治教學其實應該聚焦學生的需求,并且以學生為主體解決學生的問題,這樣才是科學的思想政治課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剖析微時代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就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改善,從而促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發展。
第一方面,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與微時代下的發展需求之間存在著不協調。從高等職業院校和教師的角度上看,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的模式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交流,在互動方面相對比較少,而且大多數的高職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公共課程,缺乏一定約束性,很多教師沒有投入更多的關注度和資源,導致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處在于一定的困局中。學校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師資力量也相對較少,教師在改革教學方式和內容的過程中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觀點,特別是所傳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沒有真正與時俱進,大多數情況下是采取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無法滿足當前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需求。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在這種陳舊的教學觀念之下,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不能真正意義上讓學生理解體會思想政治的相關知識,而且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也與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還是以課堂或者思想政治講座的方式開展,知識的傳播往往會將學生限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或者地點里面,教師以自身的知識傳授給多個不同的學生,與當前微時代格局下個性化的需求格格不入,無法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要求,這也是在強烈的思想文化沖擊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迎難而上進行改革的重點,也是微時代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
第二方面,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理念方面相對滯后,沒有適應當前微時代下的發展需求。在微時代的沖擊之下,大多數的高等職業院校原有的教育管理觀念是不能夠滿足當前現代化的教育要求,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聚焦在理論教育方面,沒有充分地運用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方法,這樣就導致了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停留在說教的程度,沒有重視當代社會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相關思想工具方面的提升需求。高等職業院校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改革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也就是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沒有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學的模式和當前的時代存在脫節的現象,從而嚴重地制約了當前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方面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根據相關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一般是從基礎教育階段就開始一直持續到高等教育的階段,很多學生在進入到高職院校學習之前就已經接受了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學習的知識內容相對比較接近,在知識方面存在一定重復性,大多數的學生在參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的過程中,沒有辦法感受到新鮮的特征,也就沒有一定的趣味性。在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上,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沒有意識到司考改革與變化之間的聯系,沒有運用微時代下的信息化工具,只是一味地運用幻燈片介紹相關的知識,這無疑打擊了很多學生參與到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制約了這些學生的發展。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應該是切入到這一個層面上加強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但是很顯然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仍然沒有運用更為科學和多元化的方式推動教學改革,很多學生仍然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學習的積極與熱情,這也就是顯然沒有運用現代化的教育理念,運用到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這是改革相對較大的一個阻礙。
第三方面,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個性化和多元化發展的特點,與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著一定不匹配的現象。從學生的角度上看,大多數的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比較高的興趣,他們大多數的情況下只是重視在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自身職業生涯發展密切相關的一些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無,沒有真正意義上去體會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對自身發展的積極作用。這個問題從本質上看,是因為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沒有體會到與日常的學習知識技能之間的聯系。而從另外一個方面是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沒有掌握相關的學習技巧和工具,導致他們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沒有通過現象看透本質,在理論知識的認識方面存在偏差,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只不過是強制性灌輸相關思想,沒有從價值觀與人生觀的角度上發生轉變。微時代的背景之下,很多學生的日常生活是離不開微信和微博,在互聯網的世界里面容易接收到很多新的事物和新的觀念,受到各種不同的思想沖擊,其中就包括了落后的思想和腐朽的思想,這些思想的沖擊,如果沒有足夠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行引導,則會導致這些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更多的困境,從而制約這些學生的發展,這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進行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和背景,也是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與微時代充分結合的基礎。
第一方面,要進一步地強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職業院校與教師要共同重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微時代下的資源的結合。從一定程度上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有一定的原則,這種原則是體現在對方向的把握和對教學內容真實性的把握,強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統領性作用,從而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這也意味著高職院校的教師要重視對思想和理論工具的運用,特別是既要落實好國家的政策與方針,也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在資源互補方面和學生全面成長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倡導學生對于思想方面的開拓,鼓勵學生多思考身邊的各種事情,運用已經掌握的思想政治相關理論知識工具,觀察世界的發展與人生所遇到的各種困境,逐步的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能夠堅持不懈地進行努力和奮斗,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解放。
第二方面,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充分運用好微時代的各種工具和內容,對于教學的內容與教學的方法進行調整。在微時代下,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平臺也可以立足于時代的各種信息化的基礎之上,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僅僅束縛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融合互聯網的相關技術,特別是運用微信和微博的軟件與學生進行學術的交流與溝通。因此資源的教學和互補,是微時代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向,教師要立足于課堂教學,用微時代的各種工具進行輔助。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師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理論教學,而且還應該調動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幫助學生積極的應對生活當中所遇見的問題,并讓學生探索如何運用思想認知所傳輸的各種理論知識工具,解決現實的問題。
第三方面,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必須要構建學生管理的模式,重視在微時代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層次性建設。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的相關知識也比較多,而這些知識不僅僅是通過課堂來實現,而要通過多種不同主體來實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組織和各種輔導員的隊伍來共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也意味著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運用新時代的各種新媒體工具去掌握各種信息,同時也要與學生進行對接,運用微信與微博的方式,共同構建起多元化、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高等院校結合微時代下的各種資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調整教學的內容與方式,通過有針對性運用微時代下的各種工具和內容,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內涵,以及提高與實踐之間的結合程度。從而真正意義上讓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熱愛思想政治學習,提高他們的價值理念與人生觀念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