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友
(福建省詔安縣英達實驗小學 福建 詔安 363500)
本文就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學習習慣培養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三個方面展開,做出一系列分析,對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模式進行一些研究。學生的思維邏輯性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所在,也是自主思考方向正確的基礎。正確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自主思考結果有著重要意義,小學生對于感興趣的學科會更愿意進行努力思考,與此同時,教師應加強對學習資源的控制,從而針對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思維邏輯性是在思考過程中思考者所使用的思維方式的一種,使思考結果更加有邏輯性,條理性。小學生思維邏輯性的培養需要教師制定一系列的激勵體制,對學生思考結果給予肯定,從而激勵同學們學習數學,培養思維邏輯性,這對于打下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非常重要,數學老師應幫助同學們梳理教材,歸納知識點,培養思維邏輯性。
1.1 學生自主思考。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不能夠一味的將已有的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需要引導學生先行思考,對于學生思考過程的問題,作出具有邏輯性的,容易理解的答案,從而激發學生自我創造力,培養邏輯性思維。在學生自主思考的學習中,教師應保持安靜,以免影響學生思考過程,分散學生注意力。其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讓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發散思維更有利于思維邏輯性的培養。最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教師為同學設立的課堂練習,應注意難易程度的選擇,一般都需要經過精心挑選。
1.2 對課本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學生在自主思考與學習后,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歸納總結的辦法,鼓勵學生尋找所學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讓學生主動分享,并且對學生分享的內容進行評價。歸納總結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邏輯性的歸納與總結是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的重要一環。在對課程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時,學生能夠對課程內容與教學進度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有助于邏輯性思維的培養,從而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加嚴密且深層地的理解與認知。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總結時,不能不聞不問,必須要對學生的工作進行評價,指出他們的缺陷與不足,講解講解多數同學理解較差的知識點,因為學生下一階段的自主學習提出指導意見與方向。
1.3 注重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培養思維邏輯性需要注重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把握與理解,教師應時刻注意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從而以此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變動,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理解度較差的內容,應多采用邏輯性思維來進行講解,從而培養學生思維邏輯性。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生有良好的自主思考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最高效率的,最大限度的實現知識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自主思考結果又一定的影響,會提高自主思考學習能力的效率。學習習慣的培養過程很漫長,但是它的效果也很明顯。教師需要通過布置家庭作業,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課后復習任務來引導學生們培養正確的,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此過程中,學生們也會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希望他們通過不斷的努力尋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自身不斷的實踐與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
2.1 分層布置自主學習與思考作業。為了幫助學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教師應分層次布置自主學習任務并對每層次學習的任務進行指導,根據學生的思考結果,對教學內容做出一定的把握與整理,為大多數同學制定比較合理的學習任務與自主學習目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訓練,也會對自己的能力與水平有比較清晰明確的認知,從而逐漸自己可以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
2.2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學習過程的完整性對于自主學習結果有很大影響,如果沒有進行完整的自主思考學習糾錯訓練過程,那么將會使自主學習思考模式結果大打折扣,相反經過多次的訓練,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將會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學會如何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模式,提升學習能力。在完整的學習過程后,教師也應對本次學習作出歸納總結,并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行歸納總結與學習收獲的講述。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到了高年級,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將會逐漸減弱。由于學習難度的加大,部分意志同學會因難度加大而放棄學習數學或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需要教師對新知識進行分解,從而讓學生再次產生對數學的熱愛之情與學習數學的興趣。
3.1 建立數學小組。小組討論更有利于發散思維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建立數學小組將數學能力相仿的學生組成一組,競爭往往是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課堂可延伸性更強,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對問題進行探討以及得出正確的答案,能夠在加強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同時,進一步促進思考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3.2 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擁有安靜思考的氛圍非常重要,小學生的本性比較好動,因此也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著手對教學環境進行改變,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例如讓學生自主提問,對于回答問題的同學進行贊賞與加分,通過競爭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思考,實踐與體驗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培養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思維邏輯能力培養,在課堂學習生活中形成良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除此以外,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以此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