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璐
(湖南省中方縣第二中學 湖南 中方 418002)
高中時期的化學實驗課,主要是以學生們的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們通過實際操作來探究并理解掌握高中化學中比較抽象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理論,如此才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因此現階段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需要教師通過進一步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引導。讓學生的綜合素養逐步提升,培養全面型人才,給未來的發展進步提供保障。
進入高中之后,化學知識更加理論,更加難以理解。對于農村高中而言,學生基礎較差,對知識掌握能力有限。那么對于農村高中而言,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會更多,以下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1.1 教學模式過于傳統,不貼近生活。隨著新課改的發展,我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但高中階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部分學校課堂開展教學相對更重視化學理論而不是實驗教學。部分高中教師沒有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也沒有做到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方式教學,依舊采取傳統的滿堂灌、背實驗等方法采取教學。沒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更沒有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這樣既達不到實驗教學的高效性,也不能培養學生實驗創新以及動手能力。
1.2 缺乏對化學實驗的重視。學校在開展實驗課的時候,逐漸形成了相應的流程和制度。但學校在具體的落實中,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而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沒有充分地帶領學生切實感受實驗中的經歷,以及探究發現的樂趣。學生沒有真正獲得參與體驗實驗的感受,對化學實驗沒有掌握,并且不理解。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驗,甚至化學這門學科提不起興趣。
1.3 學生缺乏做化學實驗的興趣。經過調查統計發現,農村高中有很多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非常低。做實驗本應是一件有趣的體驗,學生提不起興趣的主要原因有:學生化學基礎較差,實驗主題不貼近生活,教師和學校不夠重視實驗的開展。這些都會形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實驗教學效果差,學生整體素質得不到提升。
2.1 素養為本的課堂實驗教學目標。在高中化學新課標的實施建議部分明確提出要“教、學、評”一體化,而“教、學、評”一體化的核心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1]。這就要求教師要真正掌握化學學科素養的本質及核心,以此為基準,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教學目標。充分考慮農村高中學生的學情,在加強知識技能學習的同時,注重培養正確的探究意識和一定的推理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為落實到位,教研組的集體備課至關重要。通過教研組的研究討論,制定更加得當的教學目標,這是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的基礎。
2.2 情境化和生活化的課堂實驗教學內容。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是一堂實驗課的核心,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學內容的設計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盡可能的融入生活,與生活經驗及生產實踐接軌。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一課中,需要掌握的化學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蓜撛O情境“展示零食中的小包裝袋”,通過這個小包裝袋的主要成分,它的作用,它的反應原理引入課題,突出學習的重點。通過情境化和生活化的課堂實驗教學內容,學生能更加參與思考,也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著化學。學生產生了主動探究化學實驗的興趣,化學課堂開展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也更加有效。
2.3 注重探究的課堂實驗教學過程。高中化學新課標指出,實驗探究是一種重要的科學實踐活動,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之一[1]。由此可知,化學實驗教學前的準備不可或缺。例如,在“鈉與水反應”實驗前,教師先給學生提供一些實驗資料,讓學生在進行實驗之前有一定的理解。在實驗探究之前,學生學會分析可能會出現的現象和存在的問題,在實驗過程中才能更好地觀察現象。特別注意的是,教師需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督促,注意實驗安全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創新能力。
本文分析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對農村高中實驗教學的啟示,以化學實驗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通過調查,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農村高中化學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實驗開展過程中,制定以素養為本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注重情境化和生活化,教學過程關注學生探究能力,教學策略注重觀察和推理,教學評價要體現多樣化。五個方面缺一不可,進而塑造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