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志
(寧夏銀川市寧夏育才中學 寧夏 銀川 750011)
據相關調查顯示,絕大多數高中生都普遍認為物理課程的學習是較為有難度的,因高中物理是一項極具抽象理論性的課程,從而導致絕大多數學生常常為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而感到頭疼。基于此種情況下,如果教師想要在高中物理日常教學中有效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就必須要突破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在教學知識的同時完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自黨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要培養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之后,我國教育部門就針對各學科課程進行了核心素養的探究與界定,高中物理課程也是如此。對于高中物理課程核心素養內容以及為什么要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新課程教學標準早已中明確。新課標指出培養與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為了能夠使學生有效形成可以適應其自身以及時代發展的基本知識、關鍵能力與良好科學態度。而高中物理課程核心素養則指的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相關的物理學習形成帶有物理學科特點的品質以及能力,其主要由四方面要素構成[1]:第一,物理觀念與應用。旨在學生能夠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一些自然現象與問題。第二,科學思維與創新。旨在讓學生能夠使用不同的思維以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地靠與解決問題。第三,科學探究與交流。旨在讓學生能夠通過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具有設計科學探究以及獲取證據的能力。第四,科學態度與責任。旨在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科學的本質,并具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珍愛生命等精神品質與責任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圍繞著這四個方面來進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當前大多數高中生都認為物理學習非常難,很多時候都是為了高考取得一個好成績在強制的學習;但這樣恰恰是無法取得好成績的,更加不要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學習就像是創業一樣,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持是很難堅持下去。如果教師想要在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首先就必須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
例如在教學高中物理《曲線運動》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運用一些趣味語言來開展教學。因本節課需要學生區分曲線運動、平拋運動以及充分掌握離心力等物理概念。為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一些通俗的例子來進行講解:例如汽車行駛到十字路口轉彎時,汽車所做出的運動就是曲線運動;飛機在飛行時拋下的物體所做的運動則是平拋運動等等,通過列舉一些生活化實例既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與掌握,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學生之所以認為高中物理課程學習非常難就是因為那些抽象化的概念,從而導致他們對物理學習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各種多樣化的方法來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
2.2 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在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如果教師想要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那么就必須要注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眾所周知同化學課程一樣,物理課程的學習也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且新標準也明確指出“高中物理課程在內容_上注重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的聯系。”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充分結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礎上發揮自身課堂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去觀察與發現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現象[3]。
例如在教學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帶來學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來讓學生體驗物體下落的快慢,了解生活中物體的下落運動。例如通過小石塊與樹葉的實驗,學生們得出重物下落的較快;通過小石塊和小紙團的實驗,學生們得出輕重物體下落一樣快等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現象進行結合與聯系,從而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與內容,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能夠運用物理知識來對自然現象進行解釋以及問題解決。
2.3 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謂是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還能夠有效提升與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與溝通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難度或者是較為復雜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既能夠得到邏輯思維的有效鍛煉,又能夠進行相互學習與相互合作,從而實現共同成長與進步[4]。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件必然且必須的事情。基于新時代背景下,廣大教師必須要轉變自身傳統教學觀念,在日常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應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顏的培養,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將來能夠成為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