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娜
[河北省遷安市第四高級中學(遷安市第一中學西校區) 河北 遷安 064400]
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喚醒了沉睡多年的化學課改體制,解決了多年來化學教學當中所遇問題。我們深知,只有課改的教學方式有創新,就會提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要求,推動高中生化學素養的發展。最新高中化學課標告訴我們:要讓高中生適應于當下社會發展和未來職業需求,我們就必須設置具有吸引力和啟發性的課程環節,使學生體驗化學探究的過程,逐步樹立科學、創新、合作的思想。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摒棄固有的教學模式,堅持創新發展和因材施教,豐富高中化學教學資源,提升高中生的化學潛能。
化學課程所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確?;瘜W課程實施效益的最大化。化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之力,努力為高中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化學認知環境,將缺乏活力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形象并附有變幻色彩的畫面,便于高中生理解和知識內化,更好的運用到化學實驗中,養成科學的化學實驗認知習慣。
如,在安排生活探究課程《制作水果電池》時,為了讓高中生深刻的了解化學能和電能間的轉化關系,掌握原電池的形成條件及具體工作過程,化學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用2000多個橙子瓣給自備手機充電的視頻,以此來激活高中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意識,提高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分析與聯想、遷移與創新等能力。教師將化學實驗與網絡上的熱門視頻相連接,使化學實驗課堂充滿神奇,正面引導學生探索能量守恒的本質。然后教師在大屏幕上拖動演示實驗裝置的模擬圖,讓高中生在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印象,從而快速、準確的連接實驗裝置,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他們的動手技能及觀察素養。為了鍛煉高中生的化學自主認知意識,教師鼓勵他們大膽設計和猜想,根據所學知識和已有經驗,設計出不同的實驗裝置連接方案,并且讓他們親身進行驗證來感知電子轉移的本真。
思維導圖借助圖像這一工具來實現思考和知識連接的認知工具,可以規范高中生的學習行為,檢測高中生的復習效果,使“認知本位”教學轉向“素養本位”教學。高中化學預設實驗的種類之多、操作之繁瑣,容易造成高中生厭煩實驗,而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則可以改變這一現象,尤其是在實驗專題復習階段,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將化學實驗按照專題進行劃分和整理,給學生提供清晰、詳細的實驗導圖,以圖示、圖解直觀呈現,富有邏輯性地解釋化學原理、儀器組裝方式及各種反應類型等。
如,在開展實驗專題的復習時,我們化學教師可緊密結合教材,為學生制作“化學實驗技能點訓練專題”思維導圖,包括清晰所用儀器,實驗儀器裝配技巧,實驗藥品存取及實驗儀器使用方法,實驗溶液配置過程等等。這不僅規范了高中生的實驗操作過程與方案設計,還為高中生建構化學基礎知識與基本素養的體系,有助于高中生的長遠發展。同時,高中化學教師還要引導高中生自己繪制化學實驗復習的思維導圖,鍛煉高中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豐富高中生的實驗知識結構,養成良好的實驗意識和終身實驗的習慣。
化學實驗一直以來都是高中化學教與學最主要的形式,在化學課改中,高中化學教師應該注重實驗教學策略的引導,多層面的滲透實驗的可行性和創新性,挖掘高中生的實驗潛質,使高中生在化學實驗中受益。傳統的化學實驗方式和途徑難以激發高中生的實驗熱情,也失去了提升學生創造力的機會,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鼓勵高中生對實驗方案進行創新設計,培養高中生的化學思維。
如,在完成教材中《鈉與無水乙醇的反應》實驗任務中,傳統的實驗方法就是用實驗室試管作為反應儀器,再將已經插好導管的塞子緊緊地塞在試管瓶口,但是由于操作的差異會導致試管的氣密性不佳,導致實驗效果的不理想,甚至是實驗的不成功。高中化學教師提倡高中生集思廣益,創新實驗方式,以此確?;瘜W實驗可行性和順利完成。有的學生提出可以用注射器作為鈉與無水乙醇的反應的容器,這樣就避免了氣密性出現問題的現象,而且也使實驗現象特別明顯,便于高中生觀察細節變化并準確記錄,保護了高中生的創新和求異熱情。
總之,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是化學課程改革的新要求、新目標,也是提升高中化學教師實驗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日常教學中,化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化學認知特點規律,積極融合信息化教學手段,打造富有知識性和生活化的化學課堂,通過化學實驗鍛煉高中生的綜合素養,為高中生的成長筑牢素養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