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春麗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蘇安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000)
美術活動是幼兒自發地運用美術語言表現自我、想象和創造自己世界的重要途徑。小班幼兒正處于涂鴉期,不但沒有接觸過有組織的美術活動,更不清楚美術是怎樣一回事。當畫畫時,他們總說:“老師,我不會畫。”面對這情況,教師進行了不斷的思考、實踐、反思,發現能正確有效地引導小班幼兒進入繽紛絢麗的藝術殿堂的金鑰匙——投其所好再對癥下藥。
1.1 美術活動之游戲導入。游戲對幼兒具有特殊意義。游戲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美術活動就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導入。小班美術活動《吹泡泡》,在導入的環節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吹泡泡游戲,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仔細觀察泡泡樣子,幼兒在玩泡泡的游戲中萌發了學習樂趣,很好的為下面的活動進行鋪墊。
1.2 美術活動之游戲過程。幼兒是在游戲中生活、學習、成長的。利用小班幼兒這一特點,嘗試將游戲貫穿在美術活動中,讓美術活動與游戲很好結合,更好激發幼兒興趣和創造力。如小班美術活動《羊圈》,其中就是以畫直線為主的游戲,教師與幼兒一起覺得扮演,畫直線——造籬笆,老師用“羊媽媽”的口吻進行引導,提示把籬笆造得密、直,不然“大灰狼”會來捉走“小羊”。活動結束時,教師用大灰狼木偶佯裝無法鉆進小羊家,只能灰溜溜的走掉,使幼兒體會美術活動的樂趣,激發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活動中的游戲始終都是貫穿其中的,不論是一開始的動物形象小羊、羊媽媽和大灰狼還是后來的籬笆,都是以游戲展開的,尤其最后教師佯裝的大灰狼,幼兒始終沉浸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將美術作品完成了。
1.3 美術活動之游戲講評。枯燥的游戲講評是不能引起小班幼兒興趣的。穿插了游戲講評,卻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術活動《蘿卜》中,我就利用小兔子喜歡吃蘿卜的這一特點,在最后幼兒完成作品時,為幼兒戴上頭飾,一起挑選你最喜歡的“蘿卜”,說說喜歡的理由,不知不覺就將活動的講評變得趣味盎然了。
2.1 美術活動之故事選材巧妙性。我們可利用好聽的故事,讓幼兒創作故事畫。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聽淺顯易懂、形象分明的故事。在聽故事的同時,我發現幼兒會跟著故事的情節不斷的展開想象,去定位自己心目中的一些故事人物形象等,通過故事的描述,幼兒再造想象。
2.2 美術活動之故事選材靈動性。有的美術活動特別適合配上好聽的故事,那就需要老師在選擇畫畫內容時要進行仔細的考慮,看看是否能與美術活動進行完美的結合。美術活動《暖洋洋》,就以故事《小兔子找太陽》來進行切入的,其中幼兒完全是跟著故事中的小兔子一起找暖暖的太陽,沉浸在好聽的故事中,最后隨著小兔子發現了燈籠、氣球和蘿卜這些紅紅的東西,但是這些都不是太陽,當最后找到太陽時,達到幼兒的情緒高點,再讓幼兒一起來畫《暖洋洋》的太陽時,他們積極性相當高,畫出了心目中紅紅的太陽,并進行添畫,整個活動十分生動活潑。
2.3 美術活動之故事選材生活化。幼兒的生活就是活的教育,幼兒教育就是幼兒的生活。幼兒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兒生活經驗,才能發揮其效果。所以選擇適合幼兒的美術活動也應堅持淺顯性的原則,從幼兒的生活、興趣、探索、談話和爭論中選擇,與幼兒生活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就像美術活動《我眼中的春天》,就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在幼兒對春天已有的經驗上展開,通過到戶外寫生的形式,讓幼兒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聞一聞、玩一玩等來激發幼兒畫畫的興趣。
其實無論是哪類故事,從幼兒的心理上來講,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給他們不斷的新奇和自身參與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果能運用趣味性的故事情境就可使幼兒學起來毫無思想負擔,在不知不覺中,自然的接受繪畫技能。
3.1 美術活動之鼓勵肯定幼兒的想法。幻想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從簡單的幼兒繪畫涂色這一塊,很多老師會直接告訴幼兒這個物體是什么顏色的,所以你應該選擇什么顏色去填充。主觀地去引導幼兒認知世界。所以畫出來的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我們應讓幼兒自己自由顏色搭配,給他們更充足的自我發揮空間。其實幼兒用色明快、大膽,并不是按常理去涂的。如一次活動中陽陽畫太陽,他把太陽畫成綠色,在作品欣賞講評時,我有意識地讓他介紹自己的太陽,他對我說“夏天,爸爸在工地上干活很熱,我給他畫一個綠太陽,就不會那么曬了”。大家都被他的話感動了。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在孩子創作繪畫的同時,也學會關心身邊的人。
3.2 美術活動之創設自由繪畫的環境。幼兒畫畫創作需要一定的氛圍,教師可以為幼兒創造具有濃郁的藝術氛圍,讓幼兒在環境的感染下投入畫畫活動,并在環境的互相作用中提高畫畫能力,保持對畫畫的濃厚的興趣。在小班是很有必要的,如在美術活動區域中提供畫畫筆、紙、橡皮泥、廢舊物品等各種材料,讓幼兒隨時可以畫、貼、捏制作等,就比如美術活動《糖果盒》,我為幼兒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盒子,不僅有糖果盒,還有餅干盒等,還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裝飾的彩紙,用彩紙剪成的大大小小的形狀,為幼兒營造一個自由、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幼兒可以自由自在地、充滿興趣地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3.3 美術活動之發散幼兒思維。繪畫活動中,可嘗試提出疑問讓幼兒改變思路,肯定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敢于把想法表現出來。如美術活動——畫太陽,教師可讓幼兒自由發揮,太陽都是圓圓的嗎?引導幼兒通過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心目中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對太陽的光線和形狀有所改變。一百個小朋友有一百個不同的太陽。他們可以是任何形狀的,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與其不斷克隆,不如我們去創新和尋找元化的新大陸。每個幼兒都蘊藏著無限潛能,需要教師恰當地引導與開發,并為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注重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自由創作,并不意味著教師“什么都不用管”。恰恰相反,教師需要利用合適的支持性策咯,啟發幼兒的思維,鼓勵其主動嘗試、學習、創作。如此,才能真正實現美術活動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