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發布,在成渝地區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未來的方向更加明確,前進腳步更加堅定。接下來,要以更加飽滿的精神和昂揚的姿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政策方向更清晰
“我們受到極大鼓舞!”重慶市渝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川渝高竹新區籌委會主任劉章權說,作為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試驗區,高竹新區要全面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精神,以建成高質量“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重慶中心城區新型衛星城為統領,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高舉改革大旗,全面推動國家重大戰略部署落地見效。
“要推進區域發展‘一盤棋,主動融入‘雙核引領大格局;推進科技創新‘一座城,打造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進產業協作‘一條鏈,全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進基礎設施‘一張網,加快建設內暢外聯交通網絡體系;推進生態共治‘一江水,切實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推進公共服務‘一卡通,大力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劉章權表示。
“《規劃綱要》的發布,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令我們倍感振奮、倍添信心。”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宣傳處處長代仁德表示,特別是《規劃綱要》明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略定位,確立了到2025年的發展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提出了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多項重點任務大。
城市藍圖更合理
“《規劃綱要》發布,對重慶與四川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對重慶‘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有強大的指引作用。”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林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位凸顯,地緣優勢突出,正在成為中國西向開放的主要承載地、內陸開放高地,也會是在國際政治復雜多變時期維持中國穩定發展的中流砥柱,還是在新發展格局下推進雙循環不可或缺的戰略支點。”
王林認為,《規劃綱要》作為“施工圖”、“指揮棒”,將實質性地推動國家重大戰略部署落實落地,形成一體化發展機制,構建共建共享、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也將會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新興經濟集聚區域,日益成為全球向往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規劃綱要》的發布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助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增強空間治理和保護能力。”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表示。
戴賓認為,接下來,成渝地區要依托綜合交通樞紐和立體開放通道,提高參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整體經濟效率,培育競爭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富有巴蜀特色的多元消費業態。尤其是要充分發揮重慶和成都的雙核帶動功能,重點建設成渝發展主軸、沿長江和“成德綿樂城市帶”,促進川南、“南遂廣”、達州萬州城鎮密集區加快發展,提高空間利用效率,構建“一軸兩帶、雙核三區”空間發展格局。
企業環境更適宜
重慶普天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兵第一時間關注了《規劃綱要》的發布,心情十分激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戰略地位。《規劃綱要》的發布對我們公司的發展無疑是一針‘強心劑。”徐兵說,接下來,公司上下將對標對表《規劃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同四川的政企合作,暢通雙方協商渠道,不斷完善同四川政企合作的規章制度,進一步暢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加快成渝地區物流的互聯互通。
徐兵表示,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公司希望主動對接四川物流方面的先進技術體系,以科技協同創新作為雙方合作的優先領域,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為服務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互聯互通貢獻更大的力量。
“作為立足于成渝地區的企業,《規劃綱要》的發布讓我們看到了新的機遇。”成都耐視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龔隆有說。一方面,成都有著高質量的軟件產業,正在高速向“世界軟件名城”邁進;另一方面,重慶有著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將成都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與重慶制造業、金融、交通的優勢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
“今年8月,我們在重慶成立分公司,旨在為重慶制造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助力制造業發展。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相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勢必將帶動產業集群的發展,只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有機會突出重圍。”龔隆有說。未來,成都耐視特科技會更加專注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群眾笑容更燦爛
“看到《規劃綱要》的發布,我打從心底的開心。”重慶涪陵小伙王劍冰說。2018年,他因為工作調動去了成都,最開始家人十分不舍,但隨著成渝兩地合作共建的程度不斷加深,爸媽的態度也有了極大改變。而且,他回家的時間更短了,路上奔波的時間更少了。
最重要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個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給王劍冰的事業發展帶來了更大信心。再加上《規劃綱要》的發布,不難預見,落在老百姓身上的利好是巨大的。“不僅僅是成渝兩地,《規劃綱要》的發布將吸引更多其他地區的人才加入到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來,為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盡一份心力。”王劍冰說。
“《規劃綱要》提出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讓我備受鼓舞。”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西華街道鄰里文化生活館負責人余華芬開心地表示。作為長期來往于成渝兩地的旅游愛好者,她切實享受到了成渝一體化帶來的便捷。從與大眾息息相關的公積金互認,到社保互通,再到成渝中線高鐵通勤時間縮短至1小時,她感受到了點點滴滴的變化。
“在探親訪友更快捷的同時,我也能更多地把身邊的非遺歌曲《青杠染》、蜀繡文化等宣傳出去,帶給更多的重慶朋友。以后旅游時,與朋友勢必有更多選擇、有更多看點,也會有更多的重慶非遺文化開拓我的視野。”余華芬說。